【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包括亲贝暂养、亲贝产卵、孵化担轮幼虫、D型幼虫、后期幼虫培养、稚贝培养过程;在亲贝暂养过程中投放微生物制剂,亲贝产卵过程投放壳聚糖除污剂,孵化担轮幼虫期间投放微生物制剂,D型幼虫、后期幼虫培养期间投放微藻制剂,稚贝培养期间投喂扁藻作为饵料直至成品收获。本专利技术从亲贝暂养、整个苗种培育以及幼贝培育期间均投放净化物质对贝肉进行净化,不但从源头杜绝污染物的污染,并且保证培育过程是健康、绿色无污染的,培育的成品体内的重金属、石油、呋喃类药物等污染物显著降低,对大肠杆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弧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等也具有很好的脱除作用;可以培育出完全符合食品安全的青蛤成品。【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贝类繁殖培育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青蛤隶属于鳃瓣纲、帘蛤目、帘蛤科,俗称黑蛤、铁蛤、蛤蜊、圆蛤、石头螺等,为暖 水性种类,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属于高蛋白食品。自20世纪 80年代开始青蛤进行人工育苗研宄以来,青蛤在土池培育、工厂化育苗等研宄方面取得了 令人满意的成果。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青蛤净化繁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亲贝暂养:每年6月上旬~9月中旬亲贝排卵前2~3d,将收获的青蛤亲贝清洗干净后放于暂养池中,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20~22℃、盐度20~25、pH7.2~8.0,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生物制剂;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包括苏云金杆菌冻干粉、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地衣芽孢杆菌冻干粉、蕈菌子实体冻干粉和硅藻土;(2)亲贝产卵:暂养24~48h后,捞出亲贝阴干12h后放入催产网箱中置于水温26~28℃、盐度22‑25、pH7.8~8.3、水位1.0~1.2m、壳聚糖除污剂0.01~0.05g/L水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东,孙同秋,王玉清,刘兆胜,曾海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