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丙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9398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丙烯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丙烯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丁烯为原料,包括以下步骤:a) 将原料丁烯通入异构化反应器,在异构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得到2-丁烯和1-丁烯的摩尔比为1~5:1的丁烯Ⅰ;b) 将丁烯Ⅰ通入在歧化反应器,在歧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丙烯与2-戊烯;c) 分离形成的丙烯与2-戊烯;d) 在歧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2-戊烯与乙烯进行反应,生成丙烯和1-丁烯;e) 分离所生成的丙烯与1-丁烯;f) 将生成的1-丁烯送回步骤a)中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生产丙烯的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传统的乙烯联产和炼厂回收丙烯方法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丙烯需求,采用烯 烃歧化技术在不降低石脑油裂解苛刻度的同时可以消化C 4馏分,并可增产丙烯,因而烯烃 歧化制丙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不仅对提高丙烯的产量,同时对促进低附加值C4馏分的综合 利用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丁烯歧化生产丙稀使一种很有前途的工艺。 烯烃歧化反应又称为烯烃双键置换反应,是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一种烯烃转化 现象,自此烯烃歧化反应就成为烯烃转化的一类重要过程,利用烯烃歧化反应可以将一些 较为廉价、丰富的烯烃原料转化为多种附加值较高的烯烃产品。 CN 102811986 A描述了在有效用于烯烃歧化的条件和催化剂下转化包含丁烯,例 如所有或大部分单C4烯烃异构体如1-丁烯的烃原料的方法。烯烃产物,特别是丙烯在催化 剂的存在下形成,所述催化剂包含固体载体和键合于载体中存在的氧化铝上的氢化钨。这 不管烯烃歧化反应机理导致具有其它碳数的烯烃产物形成的预期而发生。 US6271430中提出一种通过丁烯-1和丁烯-2歧化作用得到丙稀和戊烯的工艺。 该工艺采用釜式反应器,催化剂为Re 2O7Al2O3,反应温度为0?150°C,反应压力为2? 200bar。 W000014038介绍了一种丁烯歧化制丙烯的方法。原料丁烯为丁烯-1、丁烯-2或 其混合物,催化剂为W03/Si02,通常的反应温度为500-550°C,反应压力为latm。 US513891报道了烯烃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催化剂组成为B2O3-Re2O 7Al2O3/ SiO2,以无定形硅铝作为催化剂载体,烯烃歧化反应的活性大大提高。 EP0152112报道了用Ti修饰W03/Si02催化剂载体;US5905055报道了用Nb修饰 W03/Si02催化剂载体,烯烃歧化活性都获得提高。 CN 201110032235. 5公开了一种同时具有介孔和大孔复合孔结构的烯烃歧化用催 化剂,包括选自铼、钥、钨的氧化物中至少一种的催化活性金属和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剂 载体为具有介孔/大孔复合孔道结构的氧化铝。所述催化剂载体通过含铝化合物和介孔模 板剂以及大孔颗粒模板剂混合、焙烧而制备得到。上述催化剂解决了以往技术中低碳烯烃 歧化中存在催化剂活性低、失活较快的问题。还公开了所述烯烃歧化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88107893.X公开了适于作为烯烃歧化的催化剂体系的组合物,它含有载于氧 化铝之上的氧化钥,用该组合物为催化剂进行歧化的方法。 CN95196917. X公开了用于歧化反应催化剂的硅酸铝载体,提供了负载在硅酸铝上 的铼氧化物,如果需要,可添加硼氧化物、钨氧化物、钥氧化物或钒氧化物,它用于烯烃和 官能化烯烃的歧化反应,特别是羧酸酯的歧化反应,而载体材料进行水热处理。 CN96108099. X公开了采用歧化法将C4烯烃馏分转化成聚异丁烯和丙烯的方法。 所述的方法包括三个相继的步骤:1)选择性氢化二烯烃,同时1-丁烯异构化成2-丁烯,2) 异丁烯聚合,可能包括预提取异丁烯,3) 2-丁烯与乙烯歧化。在C5馏分氢异构化后,部 分或全部C4馏分可来自于C5烯烃馏分与乙烯的歧化反应。在蒸气裂化的C4和C5馏分方 面的应用。 CN97193071. 6涉及一种制备α -烯烃产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一种内烯烃在非 平衡条件下歧化。从而生成在形成时被除掉的一种较低沸点的内烯烃产物和一种较高沸点 的中链内烯烃产物,随后使较高沸点的中链内烯烃产物与乙烯接触并反应,生成分子量范 围狭窄的α-烯烃产物。 CN02807165. 4公开了由丁烯-1出发,通过丁烯-1的歧化和其中产生的己烯-3 异构化为己烯-1,生产乙烯和己烯-1。初始原料是混合丁烯流,其中丁烯-1异构化为丁 烯-2,并从中分离出异丁烯,然后丁烯-2异构化为丁烯-1,该丁烯-1即作为歧化的进料。 CN02137461.9涉及一种用于丁烯歧化生产丙烯的固定床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 文献中存在产物分离困难、催化剂价格高、需消耗乙烯或反应温度高,能耗高的问题。本发 明通过采用以二氧化硅为载体,负载氧化钨的固定床催化剂,且催化剂比表面积为270? 550米V克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丁烯歧化制丙烯的工业生产中。 以上文献中的用于生产丙烯的反应时,均存在丙烯收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丙烯收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 的。该方法用于生产丙烯时,具有丙烯收率高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以丁烯 为原料,包括以下步骤: a) 将原料丁烯通入异构化反应器,在异构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得到2- 丁烯和 1-丁烯的摩尔比为1?5 :1的丁烯; b) 将上述异构化反应后的丁烯通入歧化反应器,在歧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得到 丙烯与2-戊烯,; c) 分离形成的丙烯与2-戊烯; d) 在歧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2-戊烯与乙烯进行反应,生成丙烯和1-丁烯; e) 分离所生成的丙烯与1- 丁烯; f) 将生成的1-丁烯送回步骤a)中; 所述歧化催化剂为含有至少一种元素周期表中第VIB或VIIB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所 述异构化催化剂为含有至少一种元素周期表中第I A或II A族的金属化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2-丁烯和1-丁烯摩尔比的优选范围为2?5 :1 ;异构化催化剂 的优选方案为: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1) (Γ10份氧化锂;(2) 90?100份氧化 镁;异构化反应器的优选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00?400°C,反应压力0?3Mpa,丁烯质 量空速0. 1?IOtT1 ;歧化催化剂的优选方案为: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1) 1~20份 氧化钨;(2) (Γ2份氧化锡;(3) 78?99份氧化硅;歧化反应器的反应优选条件为:反应温 度200?400°C,反应压力1?5Mpa,丁烯质量空速0. 1?IOtT1 ;步骤a)中的原料丁烯为 1-丁烯、2-丁烯和异丁烯中的至少一种;原料丁烯的优选方案为1-丁烯和2-丁烯中的至 少一种。原料丁烯的最优选方案为1-丁烯;当步骤a)中原料丁烯含有异丁烯时,原料丁烯 在通入异构化反应器前先进入脱异丁烷塔,再通入异构化反应器;步骤d)中2-戊烯和乙烯 的摩尔比为2?4:1 ;2_戊烯和乙烯的摩尔比的优选范围为2?3:1。 本专利技术中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可采用浸渍、化学吸附、化学沉积、离子交换、物理混 合等方法制备,通过挤条、滚球、压片等方面对催化剂进行成型。 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将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第VIB或 VIIB族的过渡金属所相应的盐或氧化物溶于水中制成溶液I ;2)将选自元素周期表第IV 族元素相应的盐或氧化物加入到溶液I制成溶液II ;3)在溶液II加入硅的氧化物得到催 化剂前体。 异构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a)以碱土金属氧 化物为原料,以碱金属溶液为水合溶剂,水合溶剂与原料的重量比为1?10,原料与水合溶 剂的混合物在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丙烯的方法,以丁烯为原料,包括以下步骤:a)  将原料丁烯通入异构化反应器,在异构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得到2‑丁烯和1‑丁烯的摩尔比为1~5:1的丁烯;b)  将上述异构化反应后的丁烯通入歧化反应器,在歧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丙烯与2‑戊烯;c)  分离形成的丙烯与2‑戊烯;d)  在歧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2‑戊烯与乙烯进行反应,生成丙烯和1‑丁烯;e)  分离所生成的丙烯与1‑丁烯;f)  将生成的1‑丁烯送回步骤a)中;所述歧化催化剂为含有至少一种元素周期表中第VIB或VIIB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所述异构化催化剂为含有至少一种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或ⅡA族的金属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生产丙烯的方法,以丁烯为原料,包括以下步骤: a) 将原料丁烯通入异构化反应器,在异构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得到2-丁烯和 1-丁烯的摩尔比为1?5 :1的丁烯; b) 将上述异构化反应后的丁烯通入歧化反应器,在歧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得到 丙烯与2-戊烯; c) 分离形成的丙烯与2-戊烯; d) 在歧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2-戊烯与乙烯进行反应,生成丙烯和1- 丁烯; e) 分离所生成的丙烯与1- 丁烯; f) 将生成的1-丁烯送回步骤a)中; 所述歧化催化剂为含有至少一种元素周期表中第VIB或VIIB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所 述异构化催化剂为含有至少一种元素周期表中第I A或II A族的金属化合物。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2-丁烯和1-丁烯的 摩尔比为2?5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生产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异构化催化剂以重量份数 计,包括以下组分:(1) (T10份氧化锂;(2) 90?100份氧化镁。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静宣东刘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