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多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9143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器多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至第十一电阻、变压器、整流器、第一至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至第五三极管、稳压管、电位器和双向可控硅。一旦输入电压超过预置电压,第一三极管导通,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截至,双向可控硅无触发电流而关断,主回路被断开。调节电位器,可以预置断开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与多种用电器的电源保护,应用范围广,有效的保护用电器和提高用电器的使用寿命,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电路结构简单、采用元件少、成本低廉的特点,有利于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器多用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器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电器的过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电器的过压保护器是在当被保护线路的电源电压高于一定数值时,保护器切断该线路;当电源电压恢复到正常范围时,保护器自动接通。而现有技术中的过压保护器的应用单一,一个保护器只针对一种电器,适用范围不广泛看,且电路结构复杂、采用电子元件多、成本较高,不利于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电器的过压保护 >J-U ρ?α装直。 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专利技术包括变压器、整流器、第一电阻至第i^一电阻、第一电容至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至第五三极管、稳压管、电位器和双向可控硅,交流电源的零线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变压器初级的第一端和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同时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变压器初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为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次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整流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稳压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双向可控娃的控制端连接。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与多种用电器的电源保护,应用范围广,有效的保护用电器和提高用电器的使用寿命,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电路结构简单、采用元件少、成本低廉的特点,有利于普及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变压器T、整流器DR、第一电阻Rl至第十一电阻R11、第一电容Cl至第三电容C3、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三极管VTl至第五三极管VT5、稳压管DW、电位器RP和双向可控硅SCR,交流电源的零线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变压器T初级的第一端和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端OUT的第一端连接,交流电源的火线同时与双向可控硅SCR的第一端、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第i^一电阻Rll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五三极管VT5的发射极和变压器T初级的第二端连接,双向可控硅SCR的第二端为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端的第二端,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与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同时与电位器RP的第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变压器T次级的两端分别与整流器DR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整流器DR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五三极管VT5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稳压管DW的负极和第五三极管VT5的基极连接,整流器DR的负极输出端与稳压管DW的正极连接,电位器RP的第二端与第十一电阻Rll的第二端连接,电位器RP的滑动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十电阻Rll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lO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四三极管VT4的基极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四三极管VT4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和第三三极管VT3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第三三极管VT3的基极、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与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三极管VT4的集电极同时与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同时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VTl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VTl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VTl的集电极与双向可控硅SCR的控制端连接。 如图1所示:正常工作时,第二三极管VT2、第三三极管VT3、第四三极管VT4导通,双向可控硅SCR被触发导通,被保护的电源接通,一旦输入电压超过预置电压,第一三极管VTl导通,第二三极管VT2、第三三极管VT3、第四三极管VT4截至,双向可控硅SCR无触发电流而关断,主回路被断开。调节电位器RP,可以预置断开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器多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整流器、第一电阻至第十一电阻、第一电容至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至第五三极管、稳压管、电位器和双向可控硅,交流电源的零线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变压器初级的第一端和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同时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变压器初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为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端的第二端,所述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次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整流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稳压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器多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整流器、第一电阻至第十一电阻、第一电容至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至第五三极管、稳压管、电位器和双向可控硅,交流电源的零线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变压器初级的第一端和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同时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变压器初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为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端的第二端,所述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靖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昊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