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881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特别涉及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安装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包括支架板(1)、螺母孔(2),所述支架板(1)上设置焊接凹筋(4),所述支架板(1)通过焊接凹筋(4)与车体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成型工艺性好;外型规则方正,材料利用率高;有交叉的加强凹筋,零件强度更好;焊接凹筋方便焊接定位,同时也有加强零件本身强度功能;焊接凹筋的深度可以各自根据与之焊接的车身部件而设置,适应平面、凸凹面和弧面连接,增大了电子控制单元(ECU)安装结构的普及性、稳定性和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特别涉及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电子控制单元——ECU (Electronic Control Unit),其功用是 根据其内存的程序和数据对空气流量计及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息进 行运算、处理、判断,然后输出指令,向喷油器提供一定宽度的电脉 冲信号以控制喷油量。电控单元由微型计算机、输入、输出及控制电 路等组成。电子控制单元ECU (Electronic Control Unit),又称行 车电脑、车载电脑等。从用途上讲则是汽车专用微机控制器,也 叫汽车专用单片机。目前常见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安装结构主要包括支架板,螺 母孔,安装螺母,焊接撑脚。该类电子控制单元(ECU)安装结构零 件安装是通过四个焊接撑脚与车体(经常是座椅框架和前轮罩板等) 进行电阻点焊连接。该类电子控制单元(ECU)安装结构的支架板成型工艺简单,但 零件材料利用率不理想,而且本身结构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安装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控 制单元安装结构存在的材料利用率不理想,结构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设置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包括支架板l、螺母孔2,所述支架板1上设置焊接凹筋4,所述支架板l 通过焊接凹筋4与车体固接。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支架板1为方形。 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支架板l通过焊 接凹筋4与车体的固接方式为电阻点焊连接。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支架板1上焊接凹筋4深度和与之焊接的车体部件相适应。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螺母孔2上焊接安装 螺母,电子控制单元模块通过安装螺母与支架板1固接。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支架板1上设置加强 凹筋5。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加强凹筋5为交叉型。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成型工艺性好;外型规则方正,材 料利用率高;有交叉的加强凹筋,零件强度更好;焊接凹筋方便焊接 定位,同时也有加强零件本身强度功能;焊接凹筋的深度可以各自根 据与之焊接的车身部件而设置,适应平面、凸凹面和弧面连接,增大 了电子控制单元安装结构的普及性、稳定性和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安装结构与车体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控制单元(ECU)安装结构由支架板l, 螺母孔2,焊接凹筋4,加强凹筋5组成。支架板l是冲压板金,成 型工艺简单,外观方正规则,材料利用率高,是电子控制单元(ECU) 安装结构的主体;支架板1上设置加强凹筋5和焊接凹筋4,其凹筋 各自深度根据与之焊接的车身部件而设置,适应平面、凸凹面和弧面 连接。在支架板l根据电子控制单元(ECU)实际情况设置螺母孔2; 在螺母孔2上焊接安装螺母。加强凹筋5的功能是提高支架板1的结 构强度。焊接凹筋4的作用是提供电子控制单元(ECU)安装结构本 身与车体的焊接面,并同时有加强本体作用。螺母孔2和安装螺母是 提供车辆电子控制单元(ECU)模块的安装和固定。参见图2,本专利技术安装结构与车体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该新型电子控制单元(ECU)安装结构与前轮罩板6通过焊接凹筋4与前轮罩板进行电阻点焊连接,焊接凹筋4的深度与前轮罩板6 对应部位相适应,加强凹筋5的深度与前轮罩板6上对应部位相适应。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 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 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 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板(1)、螺母孔(2),所述支架板(1)上设置焊接凹筋(4),所述支架板(1)通过焊接凹筋(4)与车体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板(1)、螺母孔(2),所述支架板(1)上设置焊接凹筋(4),所述支架板(1)通过焊接凹筋(4)与车体固接。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1)为方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1)通过焊接凹筋(4)与车体的固接方式为电阻点焊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回黎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