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塑料薄膜中分离EPS泡沫的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183669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塑料薄膜中分离EPS泡沫的分离系统,包括:包括进料口、薄膜出料口、EPS泡沫出料口和加水口;所述进料口靠近所述分离筒体的底端设置,位于所述分离筒体的水位液面以下;所述薄膜出料口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所述水位液面和所述进料口之间;所述EPS泡沫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分离筒体的水位液面以上,靠近水位液面设置;进一步,还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分离筒体内,适宜于对所述分离筒体内的液体物料进行搅拌。采用该分离系统可以实现连续进料和连续出料,且分离效果好,能够有效从塑料薄膜混合物中分离出EPS泡沫,使塑料薄膜得到更好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分离
,具体是一种从塑料薄膜中分离EPS泡沫的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塑料制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在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以及使用过的塑料制品越来越多,如果上述废旧塑料得不到很好的回收利用,将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回收利用废旧塑料,首先要根据其具体组成进行分离。现有技术中,用于废旧塑料的分离方法主要有人工分离法和风力分离法。其中,人工分离法只能分离较大体积的废旧塑料,而且对于外观接近的废旧塑料难以分离,较多偏重于不同颜色的废旧塑料的分离,最重要的是该法分离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风力分离法是依据废旧塑料的相对密度不同、相近体积的塑料随风漂移的距离不同进行分离,这种方法不经可以分开相对密度差异较大的塑料,而且也可以将相对密度较大的碎石块、沙土块分离出去,但是由于废旧塑料的规格不同,粉碎后的体积或粒度不公或者因为塑料制品中填料含量不同而引起碎块的密度改变等因素,对分离效果造成很大影响,所以该法通常用于废旧塑料的初选工序。可以看出,上述两种分离方法均不能有效的分离废旧塑料。为了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塑料薄膜中分离EPS泡沫的分离系统,包括:   分离筒体(1),在所述分离筒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2)、薄膜出料口(3)、EPS泡沫出料口(4)和加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靠近所述分离筒体(1)的底端设置,位于所述分离筒体(1)的水位液面(5)以下;所述薄膜出料口(3)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所述水位液面(5)和所述进料口(2)之间;所述EPS泡沫出料口(4)设置在所述分离筒体(1)的水位液面(5)以上,靠近水位液面(5)设置;还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分离筒体(1)内,适宜于对所述分离筒体(1)内的液体物料进行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塑料薄膜中分离EPS泡沫的分离系统,包括:   
分离筒体(1),在所述分离筒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2)、薄膜出料口(3)、EPS泡沫出料口(4)和加水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口(2)靠近所述分离筒体(1)的底端设置,位于所述分离筒体(1)的水位液面(5)以下;
所述薄膜出料口(3)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所述水位液面(5)和所述进料口(2)之间;
所述EPS泡沫出料口(4)设置在所述分离筒体(1)的水位液面(5)以上,靠近水位液面(5)设置;
还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分离筒体(1)内,适宜于对所述分离筒体(1)内的液体物料进行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出料口(3)设置所述分离筒体(1)的侧壁上,与所述薄膜出料口(2)连通设置有出料管(6),所述出料管(6)由所述分离筒体(1)的内侧延伸至所述分离筒体的外侧,所述出料管(1)的直径沿由内向外的方向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设置在所述分离筒体(1)靠近所述分离筒体(1)底端的侧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进料口(2)连接设置有螺旋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璞张健林炳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嘉三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美星三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