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萍芝专利>正文

机动车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819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适应各种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的机动车防盗锁,由开启装置(7),锁齿舌部件(8),定位板(9),上接口(10),下接口(11),中间节(12),固定螺母(13),锁齿卡(14),弹簧(15),固定板(16),螺钉(17),垫圈(18),轴承(19)(20),钢珠(22),弹簧(23)构成。其特点为锁齿舌部件(8)包括锁齿(30),锁舌(31)和连片(32),锁齿(30)挖有一锁齿槽(33),开启装置(8)中的锁拨(26)插入锁齿槽(33)中,在锁舌(31)下端相对的中间节(12)和下接口(11)设有数量和大小均与其相吻合的锁舌孔(3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造型美观,操作简单,防盗性能好,报警准确度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锁,尤其是一种能适应各种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的机动车防盗锁。目前我们所熟悉的汽车防盗技术装置,有电子防盗报警装置,S型防盗锁。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有1、报警不准确,不论任何物体触及汽车都会自动报警,而产生误报,噪音影响居民的生活。2、被人破坏控制线路,失去报警防盗功能。S型防盗锁主要是机械地锁住方向盘,使其不能自由操作,达到防盗的目的。它存在的主要缺点不文雅美观,适应范围窄,易被人锯断,失去防盗功能。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适应各种机动车型,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具有防锯、防撬、防砸,报警准确可靠的机动车防盗锁。本技术依据汽车在行驶时,为适用外界条件的变化,靠操作方向盘(使作用在方向盘的力通过转向轴、转向机传递到转向轮)来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达到正常行驶的基本原理。将汽车转向装置的转向轴,分为上、下两截,分别与防盗锁的上接口、下接口连接,使其防盗锁与转向装置合为一个机械整体,并通过接近开关的常开开关组与汽车点火线路相联接,常闭开关组与报警装置联接,形成具有机械、报警、切断点火线路三重功能的机动车防盗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右视图(开启状态);图3为本技术图1右视图(关闭状态);图4为本技术图1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4B-B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开启装置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安装示意图;图中1.方向盘 2.防盗锁 3.转向轴 4.转向机 5.前轴 6.转向轮7.开启装置 8.锁齿舌部件 9.定位板 10.上接口 11.下接口12.中间节 13.固定螺母 14.锁齿卡 15.弹簧 16.固定板17.螺钉 18.垫圈 19.轴承 20.轴承 21.接近开关 22.钢珠23.弹簧 24.锁心 25.锁片 26.锁拨 27.弹子 28.弹簧29.锁头体 30.锁齿 31.锁舌 32.连片 33.锁齿槽 34.锁舌孔本技术由开启装置(7),锁齿舌部件(8),定位板(9),上接口(10)下接口(11),中间节(12)固定螺母(13),锁齿卡(14),弹簧(15),固定板(16),螺钉(17),垫圈(18),轴承(19)(20),钢珠(22),弹簧(23)组成。开启装置(7)包含锁心(24),锁片(25),锁拨(26),弹子(27),弹簧(28),锁头体(29)。将钥匙插入锁心(24),将弹子(27)装平5个锁心孔,再插入锁头体(29),在锁心(24)端部装上锁拨(26),锁片(25),而后在锁头体(29)5孔中各装入弹子(27),弹簧(28)各一个,然后用薄铜皮包裹,铆牢。其工作原理如下在钥匙的带动下,锁心(24),锁拨(26)可做360度旋转。锁齿舌部件(8)包括锁齿(30),锁舌(31)和连片(32),锁舌(31)和锁齿(30)通过连片(32)铆接为一体,锁齿(30)挖有一锁齿槽(33),开启装置(7)中的锁拨(26)插入锁齿槽(33)中;在锁舌(31)下端相对的中间节(12)和下接口(11)设有数量和大小均与其相吻合的锁舌孔(34),其中锁舌(31)和锁舌孔(34)均以6个最佳。锁齿舌部件(8)的主要功能为在锁拨(26)的作用下,将锁舌(31)插入下接口(11)的6个锁舌孔(34)中,起传递扭矩力的作用。下接口(11)端面均布有6个锁舌孔(34)及1个定位孔,在下接口(11)轴上装入轴承(20),在定位孔中装入弹簧(23)1只,钢珠(22)1个,使中间节(12)与下接口(11)定位孔相配装上轴承(19),并将轴端铆牢,将锁舌部件(8)中的锁舌(31)插入中间节(12)下接口(1 1)的6个锁舌孔(34)之中;开启装置(7)通过中间节(12)经向孔中插入,与装配有固定螺母(13)的定位板(9)相配,用螺钉(17)与开启装置(7)连接旋紧,将定位板(9)与中间节(12)焊牢,将锁齿片(14),弹簧(15)套入固定螺母(13),并将弹簧(15)两端钢丝放入锁齿卡(14)孔槽之中,然后固定板(16)与锁齿卡(14)相配,并用螺钉(17),垫圈(18)与固定螺母(13)连接旋紧,将固定板(16)与中间节(12)焊牢,将上接口(10)与中间节(12)相配,铆紧焊牢。为增加报警、切断点火线路防盗功能,在下接口(11)的一个锁舌孔(34)下端设一接近开关(21)。接近开关(21)与下接口(11)相连。经调试后,用接近开关(21)自配螺母旋紧,其常闭开关组与电子报警装置连接,常开开关组与汽车点火线路连接。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将钥匙插入开启装置(7),在弹簧(28)力的作用下弹子(27)自动填平锁心(24)孔,使其锁心(24)能自由转动上锁,钥匙带动锁心(24)顺时针旋转180度,锁拨(26)将锁齿卡(14)自动顶起,带动锁齿舌部件(8)中的锁舌(31)插入下接口(11)的锁舌孔(34)中,当旋转角大于180度时锁齿卡(14)在弹簧(15)的作用下,自动将锁齿(30)卡牢防止上、下串动,再旋转360度时,锁拨(26)带动锁齿(30),锁舌(31)进一步插入下接口(11)之锁舌孔(34),此时,转向轴已具有传递扭矩力的功能,同时,锁舌(31)触发接近开关(21)发出信号,1.自动将电子报警线路切断,2.自动将点火线路接通,此时汽车即可点火启动,正常行驶。开锁钥匙带动锁心(24),锁拨(26),逆时针旋转180度,锁拨(26)将锁齿卡(14)自动顶起来,带动锁齿舌部件(8)退出下接口(11),当旋转角大于180度时锁齿卡(14)在弹簧(15)的作用下,自动将锁齿(30)卡牢,防止上、下串动,再旋转360度时,锁拨(26)带动锁齿(30)锁舌(31)全部退出下接口(11),转向轴分别形成上、下两个有独立转向的自由体,使之操作方向盘的力无法通过转向轴传递到转向轮上,导致方向盘失灵,汽车无法驾驶,同时由于锁舌(31)离开接近开关(21),发出信号,常开开关组复位,自动断开汽车点火线路,常闭开关组复位,自动合上汽车电子报警装置线路,当任何物体触及方向盘时即可报警,此时汽车具有机械、报警、无法启动三重防盗功能。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造型美观,操作简单,防盗性能好,报警准确度高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防盗锁,由开启装置(7),锁齿舌部件(8),定位板(9),上接口(10),下接口(11),中间节(12),固定螺母(13),锁齿卡(14),弹簧(15),固定板(16),螺钉(17),垫圈(18),轴承(19)、(20),钢珠(22),弹簧(23)构成,其特征在于锁齿舌部件(8)包括锁齿(30),锁舌(31)和连片(32),锁舌(31)和锁齿(30)通过连片(32)铆接为一体,锁齿(30)挖有一锁齿槽(33),开启装置(7)中的锁拨(26)插入锁齿槽(33)中,在锁舌(31)下端相对的中间节(12)和下接口(11)处设有数量和大小均与其相吻合的锁舌孔(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锁舌(31)和锁舌孔(34)均为6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在下接口(11)的一个锁舌孔(34)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防盗锁,由开启装置(7),锁齿舌部件(8),定位板(9),上接口(10),下接口(11),中间节(12),固定螺母(13),锁齿卡(14),弹簧(15),固定板(16),螺钉(17),垫圈(18),轴承(19)、(20),钢珠(22),弹簧(23)构成,其特征在于:锁齿舌部件(8)包括锁齿(30),锁舌(31)和连片(32),锁舌(31)和锁齿(30)通过连片(32)铆接为一体,锁齿(30)挖有一锁齿槽(33),开启装置(7)中的锁拨(26)插入锁齿槽(33)中,在锁舌(31)下端相对的中间节(12)和下接口(11)处设有数量和大小均与其相吻合的锁舌孔(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萍芝
申请(专利权)人:肖萍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