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明章专利>正文

电控后视镜的换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8065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控后视镜的换向器,特别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后视镜中,用于自动调节后视镜中镜片的角度以扩大视角,适宜在各种型号的车辆中安装使用。由安装在底座、后盖板中带减速装置的电机、电机盖与调节机构组成,而调节机构又由浮动圈通过与其连接的齿条与电机轴端齿轮啮合,浮动杆与浮动圈活动连接又与底座隔板上的顶柱连接构成。只要按动装在车门把手上的控制开关就可使换向器作上、下、左、右摆动或万向旋转,从而带动与换向器连接的带视镜的视镜板运动,达到调整后视镜角度的目的。(*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配件,特别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后视镜中与带有视镜的视镜板连接,用于自动调节后视镜中镜片的角度,以扩大视角的电控后视镜的换向器。现国产车的后视镜多数还是由驾驶员手工操作调节,不方便、不安全。专利号95207812.0“汽车电动万向后视镜”也提供了一种在驾驶室内就能调节镜片角度,扩大视野的电动后视镜,但其结构复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在各种型号车辆上使用的电控后视镜的换向器,在驾驶室内就能自动调节后视镜中镜片的角度,以扩大视角的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电控后视镜的换向器由安装在底座,后盖板中带减速装置的电机、电机盖与调节机构组成,而调节机构又由浮动圈通过与其连接的齿条与电机轴端齿轮啮合,浮动杆与浮动圈活动连接又与底座隔板上的顶柱连接构成。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A视图。图3.浮动杆与隔板上顶柱连接的局部剖视图。图4.齿轮与齿条啮合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浮动圈(1)为圆环形,上表面有凹槽、加强肋、外壁上有等分的4卡扣(8),内壁上有互为垂直带有盲孔的圆柱形固定柱(4),在2个固定柱(4)中间位置上有对称的两带弧形槽的凸柱(2),下表面为球面并形成球面槽(14)。底座(10)为圆盆形,底面上有圆形、方形通孔、加强肋、支撑板、定位槽、定位肋、垂直隔板(15),隔板(15)顶部中间有一圆弧形顶柱(16),两侧边各有一月牙形凸块(17),上端部为带有等分4缺口的球面与浮动圈(1)下端的球面及球面槽(14)配合。浮动杆(3)为两端有椭圆形通孔,顶端上有⊥形凸柱,中间为两带弧形长孔(19)的弧形板,内壁中间有一凹槽(18)。后盖板(12)边缘有止口和出线孔,内表面有3个带通孔的连接柱。防尘罩(13)由橡胶材料制作成的圆环形。齿条(5)顶端一侧为球体,一侧为三角体,下端为长条体,其中一与顶端球体垂直的长条面上有与齿轮(6)啮合的齿。将两个带有减速装置的电机(9)放在底座(10)底面上隔板(15)两边的定位槽,定位肋上,将齿条(5)插入底座(10)上的通孔内,并使电机(9)轴端的齿轮(6)与齿条(5)啮合,再盖上电机盖(11)使其用其上的凸柱固定在电机(9)的减速装置上。将浮动杆(3)用顶端上的凸柱嵌放在浮动圈(1)内壁上的2个凸柱(2)上,使其能沿着其上的弧形槽作180°的转动。将带有浮动杆(3)的浮动圈(1)用下端的球面与底座(10)上端的球面配合连接成一体,并将隔板(15)上的顶柱(16)扣在浮动杆(3)上的凹槽(18)内,凸块(17)扣在浮动杆(3)的弧形长孔(19)内,浮动杆(3)能围绕隔板(15)上的顶柱(16)转动,再将齿条(5)顶端的球体扣在固定柱(4)内,盖上后盖板(12),周边底座(10)、浮动圈(1)处套上防尘罩(13)换向器装配成。使用时,在底座(10)上的3通孔内放入铜套(20),并用3个螺钉穿过电机盖(11)、底座(10)、后盖板(12)上的通孔固定在汽车后视镜底板上的螺孔内,再用浮动圈(1)上的4卡扣(8)将其扣在带有视镜的视镜板的背面槽扣内固定(图未画)。将整个装配好的后视镜,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外,接好线就可使用。而控制开关安装在车门把手上,在驾驶室内按动控制开关。使换向器内的两电机(9)经减速装置后作相反方向的低速转动或一个电机(9)转动,使与其啮合的齿条(5)作上、下运动,从而使与齿条(5)连接转动的浮动圈(1)作上下、左右方向的摆动,同时在浮动圈(1)上还活动连接能在180°范围内转动的浮动杆(3),围绕底座(10)上的顶柱(16)转动,从而控制浮动圈(1)在一定范围内围绕浮动杆(3)作上、下、左、右摆动或万向旋转,从而带动带视镜的视镜板运动,达到调整后视镜角度的目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换向器中的各零部件之间主要靠其上的定位槽,定位肋和采用塑料件的弹性卡扣连接成整体,因此装、折方便、易装配、安装,不需专用工具。而齿条上端为球形,下端为上有齿的长条形,使齿条与浮动圈的连接为球形铰接,使电机带动齿条的直线运动转变成浮动圈的上、下、左、右摆动,此调节机构结构简单、体积小。权利要求1.一种电控后视镜的换向器,由安装在底座(10),后盖板(12)中带减速装置的电机(9),电机盖(11)与调节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又由浮动圈(1)通过与其连接的齿条(5)与电机(9)轴端齿轮(6)啮合,浮动杆(3)与浮动圈(1)活动连接又与底座(10)隔板(15)上的顶柱(16)连接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换向器周边的底座(10)与浮动圈(1)处套有由橡胶材料制作成的圆环形的防尘罩(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浮动圈(1)为圆环形,上表面有凹槽、加强肋、外壁上有等分的4卡扣(8),内壁上有互为垂直带有盲孔的圆柱形固定柱(4),在2个固定柱(4)中间位置上有对称的两带弧形槽的凸柱(2),下表面为球面并形成球面槽(14);底座(10)为圆盆形,底面上有圆形、方形通孔、加强肋、支撑板、定位槽、定位肋、垂直隔板(15),隔板(15)顶部中间有一圆弧形顶柱(16),两侧边各有一月牙形凸块(17),上端部为带有等分4缺口的球面与浮动圈(1)下端的球面及球面槽(14)配合;浮动杆(3)为两端有椭圆形通孔,顶端上有⊥形凸柱,中间为两带弧形长孔(19)的弧形板,内壁中间有一凹槽(18);后盖板(12)边缘有止口和出线孔,内表面有3个带通孔的连接柱;齿条(5)顶端一侧为球体,一侧为三角体,下端为长条体,其中一与顶端球体垂直的长条面上有与齿轮(6)啮合的齿。专利摘要一种电控后视镜的换向器,特别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后视镜中,用于自动调节后视镜中镜片的角度以扩大视角,适宜在各种型号的车辆中安装使用。由安装在底座、后盖板中带减速装置的电机、电机盖与调节机构组成,而调节机构又由浮动圈通过与其连接的齿条与电机轴端齿轮啮合,浮动杆与浮动圈活动连接又与底座隔板上的顶柱连接构成。只要按动装在车门把手上的控制开关就可使换向器作上、下、左、右摆动或万向旋转,从而带动与换向器连接的带视镜的视镜板运动,达到调整后视镜角度的目的。文档编号B60R1/06GK2335831SQ9821720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康明章 申请人:康明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后视镜的换向器,由安装在底座(10),后盖板(12)中带减速装置的电机(9),电机盖(11)与调节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又由浮动圈(1)通过与其连接的齿条(5)与电机(9)轴端齿轮(6)啮合,浮动杆(3)与浮动圈(1)活动连接又与底座(10)隔板(15)上的顶柱(16)连接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明章
申请(专利权)人:康明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