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信息存储的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7965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信息存储的防伪标识,包括防伪标识基底和附在防伪标识基底表面的隐形防伪图案,所述隐形防伪图案由微米/纳米颗粒分散液或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根据预设防伪图案制备在防伪标识基底表面,进而固化得到,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由微米/纳米颗粒与聚合物溶液混合获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伪标识,由于防伪图案可以隐形,在遇到水或水溶液后又可以重新显现出来,不仅可以存储信息,而且兼具防伪效果,实用性好,适用性广;且该防伪标识制备工艺多元化,可以制备各种复杂图案,适用多种基底,工艺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防伪标识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标识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据《2013-2017年中国防伪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统计,全世界受到假冒伪劣产品影响的市场达到了 3000亿美元,每年假冒伪劣产品的成交额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0%。在我国,假冒伪劣产品规模是3000-4000亿人民币,特别是烟、酒、农贸、食品、化妆品等行业,已是假冒伪劣商品的重灾区。所以,防伪行业已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目前,我国防伪行业市场容量已达到了 8000亿元。中国有90%以上的药品、15%以上的食品、95%以上的烟酒产品都使用了防伪技术。前瞻产业研宄院防伪行业小组分析认为由于下游市场需求旺盛,中国防伪行业容量将会进一步增大。 英国自然杂志社的子刊杂志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2013,3,1484)报道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新型隐形技术,可以将电脑排版设计的文字、图案等通过紫外光书写到高分子基磁响应光子晶体纸上,平时肉眼不可见,外加一弱的磁场后即可显示存储的文字或图案等隐形信息,这种隐形光子晶体在防伪商标制作、指纹存储等多个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未来新型防伪标识的开发与应用开辟了一条途径。然而,这些防伪技术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繁琐,而且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于提供,其可制备得到隐形防伪图案,该隐形防伪图案在遇到水或水溶液时即可显现出来,实用性好,适用性广,且该防伪标识的制备工艺多元化,可以制备各种复杂图案,适用多种基底,工艺简单。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用于信息存储的防伪标识,包括防伪标识基底和附在所述防伪标识基底表面的隐形防伪图案,所述隐形防伪图案由微米/纳米颗粒分散液或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根据预设防伪图案制备在所述防伪标识基底表面,进而固化得到,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由微米/纳米颗粒与聚合物溶液混合获得。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伪标识,其隐形防伪图案在遇到水或水溶液时即可显现出来,可满足市场对一次使用后即失效的防伪标识的需求,可以制备各种复杂图案,适用多种基底,实用性好。 优选地,所述微米/纳米颗粒包括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铁、四氧化三铁、金、银或其改性颗粒、以及复合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可以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铁、四氧化三铁、金、银的微球,也可以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醋、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铁、四氧化三铁、金、银的改性微球,或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铁、四氧化三铁、金、银的复合微球O 优选地,所述的聚合物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壳聚糖、琼脂糖、明胶、果胶、海藻酸盐、白蛋白、豆蛋白、淀粉、纤维素、蚕丝、酪素、黄原胶或其改性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专利技术上述利用的聚合物具有生物相容性,因此拓展了本专利技术防伪标识的应用领域。 优选地,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尺寸为10纳米?500微米。 更优选地,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尺寸为50纳米?5微米。 优选地,所述微米/纳米颗粒分散液的质量浓度为0.001%?20%。 优选地,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中,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质量浓度为0.001?99.999%,所述聚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001?99.999%。 优选地,所述防伪标识基底的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玻璃、硅片、陶瓷、金属、纸或木材。 优选地,所述隐形防伪图案通过将所述微米/纳米颗粒分散液或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采用喷墨打印、3D打印、涂覆、喷涂或压印的方法制备在所述防伪标识基底表面进而固化得到。 优选地,所述隐形防伪图案的表面进一步包括聚合物涂层,所述聚合物涂层的聚合物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壳聚糖、琼脂糖、明胶、果胶、海藻酸盐、白蛋白、豆蛋白、淀粉、纤维素、蚕丝、酪素、黄原胶或其改性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涂层为一层或多层。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涂层的厚度为0.1微米?5000微米。 聚合物涂层的设置可使隐形防伪图案在遇到水或水溶液完成第一次显现后,待水分挥发后,又重新将防伪图案隐形,再遇到水或水溶液时又重新显现出来,因此,既能起到将防伪图案隐形的目的,又能确保防伪图案适时显现出来,实现防伪图案的反复显现与隐形,满足市场对能实现反复显现与隐形的防伪标识的需求。其防伪图案的显现与隐形是由微米/纳米颗粒在聚合物中独特的光散射效应带来的,不仅可以存储信息,而且兼具防伪效果,适用性广,使用便捷。 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用于信息存储的防伪标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微米/纳米颗粒分散于溶剂中,得到微米/纳米颗粒分散液;或将微米/纳米颗粒与聚合物溶液混合均匀,得到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 提供一防伪标识基底,将所述微米/纳米颗粒分散液或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根据预设防伪图案制备在所述防伪标识基底表面,进而固化,得到隐形防伪图案,即得到包括防伪标识基底和附在所述防伪标识基底表面的隐形防伪图案的可用于信息存储的防伪标识。 优选地,所述微米/纳米颗粒包括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铁、四氧化三铁、金、银或其改性颗粒、以及复合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可以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铁、四氧化三铁、金、银的微球,也可以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醋、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铁、四氧化三铁、金、银的改性微球,或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铁、四氧化三铁、金、银的复合微球O 优选地,所述的聚合物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壳聚糖、琼脂糖、明胶、果胶、海藻酸盐、白蛋白、豆蛋白、淀粉、纤维素、蚕丝、酪素、黄原胶或其改性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尺寸为10纳米?500微米。 更优选地,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尺寸为50纳米?5微米。 优选地,所述微米/纳米颗粒分散液的质量浓度为0.001 %?20%。 优选地,所述溶剂为水。 优选地,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中,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质量浓度为0.001?99.999%,所述聚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001?99.999%。 优选地,所述防伪标识基底的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玻璃、硅片、陶瓷、金属、纸或木材。 优选地,所述将微米/纳米颗粒与聚合物溶液混合均匀,得到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的具体过程为:将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粉末或悬浮液加入到聚合物溶液中,制得微米/纳米颗粒与聚合物混合液。其中微米/纳米颗粒悬浮液中的溶剂为水。 优选地,在形成所述隐形防伪图案后,还包括:在所述隐形防伪图案表面设置聚合物涂层,所述聚合物涂层的聚合物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壳聚糖、琼脂糖、明胶、果胶、海藻酸盐、白蛋白、豆蛋白、淀粉、纤维素、蚕丝、酪素、黄原胶或其改性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涂层为一层或多层。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涂层的厚度为0.1微米?5000微米。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0.001 %?20%。所述聚合物溶液的溶剂为水。 优选地,在所述隐形防伪图案表面设置聚合物涂层的具体方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用于信息存储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包括防伪标识基底和附在所述防伪标识基底表面的隐形防伪图案,所述隐形防伪图案由微米/纳米颗粒分散液或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根据预设防伪图案制备在所述防伪标识基底表面,进而固化得到,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由微米/纳米颗粒与聚合物溶液混合获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信息存储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包括防伪标识基底和附在所述防伪标识基底表面的隐形防伪图案,所述隐形防伪图案由微米/纳米颗粒分散液或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根据预设防伪图案制备在所述防伪标识基底表面,进而固化得到,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由微米/纳米颗粒与聚合物溶液混合获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信息存储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纳米颗粒包括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铁、四氧化三铁、金、银或其改性颗粒、以及复合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信息存储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壳聚糖、琼脂糖、明胶、果胶、海藻酸盐、白蛋白、豆蛋白、淀粉、纤维素、蚕丝、酪素、黄原胶或其改性物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信息存储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尺寸为10纳米?500微米,所述微米/纳米颗粒分散液的质量浓度为0.001 %?20%;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中,所述微米/纳米颗粒的质量浓度为0.001?99.999%,所述聚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001?99.999%。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信息存储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识基底的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玻璃、硅片、陶瓷、金属、纸或木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信息存储的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防伪图案通过将所述微米/纳米颗粒分散液或微米/纳米颗粒的聚合物混合液采用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学敏吴天准李腾跃韩学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