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蝶翅鳞片微纳结构的彩色防伪标识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2043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蝶翅鳞片微纳结构的彩色防伪标识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银衬底进行预处理;(2)通过提拉法在银衬底上排列单层小球模板,采用电镀法在该模板上获得反结构;(3)通过原子层沉积法结合掩模法在所述反结构表面交替镀上多个周期的薄膜,获得最终彩色防伪标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标识为凹坑结构,其侧面颜色和底部颜色因为入射角度的不同将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而且凹坑结构的侧面可以将入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改变九十度。因此,通过旋转两块偏振片将可以看到有凹坑结构的部位和无此结构部位的颜色区别,制备过程中安全无毒,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蝶翅鳞片微纳结构的彩色防伪标识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仿生学,纳米光子学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蝶翅鳞片微纳结构的彩色防伪标识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防伪技术一般采用激光全息防伪、数码防伪、印刷防伪等单色防伪技术,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看起来外观都差不多,不好确认真假。彩色防伪因其辨识度高,鉴定简便,对于市场终端用户可以实现快速、准确、便捷地真伪辨识。现有的彩色防伪一般使用光变油墨等技术,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技术面临者技术门槛降低,专利失效等问题。因此新的彩色防伪技术的发展变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科学家在研究燕尾蝶鳞翅时发现,这种鳞翅的颜色是一种混合结构颜色。具体地说,这种混合颜色来源于鳞翅表面的凹坑微结构和凹坑微结构之下的多层膜。这种凹坑微结构的尺寸小于人眼衍射极限,而凹坑的存在使得入射光线照射至该结构时,在不同部位以不同角度入射,因此产生不同的色彩。通过肉眼,我们看到的最终是不同部分颜色的混合平均效果。另一方面,凤蝶鳞翅表面的凹坑结构还具有改变入射光偏振态的作用,入射于侧面的光线将会被反射两次,偏振方向改变九十度,而入射底面的光线只会被反射一次,偏振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蝶翅鳞片微纳结构的彩色防伪标识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蝶翅鳞片微纳结构的彩色防伪标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银衬底进行预处理;(2)通过提拉法在银衬底上排列单层小球模板,采用电镀法在该模板上获得反结构;(3)通过原子层沉积法结合掩模法在所述反结构表面交替镀上多个周期的薄膜,获得最终彩色防伪标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蝶翅鳞片微纳结构的彩色防伪标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银衬底进行预处理;(2)通过提拉法在银衬底上排列单层小球模板,采用电镀法在该模板上获得反结构;(3)通过原子层沉积法结合掩模法在所述反结构表面交替镀上多个周期的薄膜,获得最终彩色防伪标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蝶翅鳞片微纳结构的彩色防伪标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对银衬底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和水性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蝶翅鳞片微纳结构的彩色防伪标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是将银衬底置于有机溶剂中,超声10~6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并用氮气吹干;所述的水性处理为:将清洗后的银衬底进入摩尔比为HCl:H2O2:H2O=1:1:6的混合液中,超声10~6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并用氮气吹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蝶翅鳞片微纳结构的彩色防伪标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在银衬底上排列单层小球模板是将银衬底整个浸没在提拉液中10min,然后均匀匀速拉出,待溶液挥发之后即在银衬底上排列了单层小球模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赵炎亮曹峻李亚南石旺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