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镜头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7050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9 10:35
描述了一种变焦镜头。该变焦镜头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该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两个负透镜和单个正透镜,该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光力;第二透镜组,该第二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该第二透镜组的至少一个校正透镜可在与光轴相交的表面中移动以执行图像抖动校正,该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光力;第三透镜组,该第三透镜组包括单个负透镜,该第三透镜组具有负折光力;以及第四透镜组,该第四透镜组具有正折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焦镜头和电子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9月10日在日本专利局递交的2013-187717号日本专利申请 和2014年2月1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递交的10-2014-001865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该里通过引用将该些申请的公开内容全部并入。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涉及变焦镜头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使用诸如电荷禪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型图像传感器和互补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CM0巧型图像传感器之类的 固态成像器件的成像装置已被广泛使用。该些成像装置包括数字静态相机、视频相机和可 更换镜头相机。另外,使用固态成像器件的成像装置适合于微型化,从而,近年来,该些成像 装置已被应用到诸如蜂窝电话和智能电话之类的小型信息终端。例如,就高分辨率和宽视 角而言,用户要求高性能成像装置。另外,消费者关于相机的专口知识也在不断增长。 整体上具有负折光力的透镜组处于前导位置的负极(negative lead)型变焦镜头 可相对较容易实现广角和前导位置的透镜的直径的微型化,从而其被广泛使用。 在该种负极型变焦镜头中,在从广角位置到摄远位置的变焦期间,希望有高光学 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包括一种变焦镜头,其具有高变焦速率并且能够适当地校正 在变焦和图像抖动校正期间由于像平面的偏移而生成的像差。 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一种紧凑且轻量型的变焦镜头。 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种变焦镜头, 该变焦镜头具有高变焦速率并且能够适当地校正在变焦和图像抖动校正期间由于像平面 的偏移而生成的像差。 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种紧凑且轻量 型的变焦镜头。 另外的实施例一部分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记载,一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清楚显现, 或者可通过实践给出的实施例来获知。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变焦镜头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该第 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两个负透镜和单个正透镜,该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光力;第二透镜组,该 第二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该第二透镜组的至少一个校正透镜可在与光轴相交的表面上移 动W执行图像抖动校正,该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光力;第H透镜组,该第H透镜组包括单个 负透镜,该第H透镜组具有负折光力;W及第四透镜组,该第四透镜组具有正折光力,其中, 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第H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在从广角位置到摄远位置 的变焦期间被改变,并且该变焦镜头满足W下条件: 0. 05<M4/M2<1. 0, W及 0. 巧.0, 其中表示在从广角位置到摄远位置的变焦期间第二透镜组在朝着光轴的方向 上的移动量,M4表示在从广角位置到摄远位置的变焦期间第四透镜组在朝着光轴的方向上 的移动量,f4表示第四透镜组的合成焦距,并且ft表示在摄远位置的总焦距。 可在第二透镜组内位于最邻近像侧之处的校正透镜可被在与光轴相交的表面中 移动W执行图像抖动校正。 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可位于第H位置的校正透镜可被在与光轴相交的表面中移动 W执行图像抖动校正。 第H透镜组的负透镜可W是双凹透镜。 第H透镜组的负透镜可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表面。 第四透镜组可包括单个正透镜。 第四透镜组的正透镜可W是在像侧凸起的弯月形透镜。 变焦镜头可满足W下条件: 1. 65<nd3, W及 0. 005<nd3-nd4, [00巧]其中nds表示第H透镜组的负透镜在d线的折射率,并且nd4表示第四透镜组的正 透镜在d线的折射率。 变焦镜头可满足W下条件: 0. 55<M3/M2<1. 0, 其中M2表示在从广角位置到摄远位置的变焦期间第二透镜组在朝着光轴的方向 上的移动量,并且Ms表示在从广角位置到摄远位置的变焦期间第H透镜组在朝着光轴的方 向上的移动量。 变焦镜头可满足W下条件: 0. I<|f3/fj<0. 8, 其中fs表示第H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t表示在摄远位置的总焦距。 第二透镜组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可包括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具有正折光力的 第二透镜W及具有正折光力的第H透镜。 变焦镜头可满足W下条件: 0. l<f2/%<〇. 8, [00巧]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t表示在摄远位置的总焦距。 第二透镜组的第一透镜可W是双凸透镜并且可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表面。 第二透镜组的第二透镜可W是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负透镜和正透镜的胶合透 镜。 变焦镜头可满足W下条件: 2. 0钟5/%<2〇. 0, 其中fg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第二透镜的焦距,并且ft表示在摄远位置的总焦距。 一孔径光阔可布置在第二透镜组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组的第二透镜之间。 第一透镜组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可包括朝着物侧凸起的负透镜、双凹负透镜和朝着 物侧凸起的正透镜。 第一透镜组中包括的透镜中的至少一个可W是非球面透镜。 变焦镜头可满足W下条件: 0. 2<|fi/fJ<0. 8, 其中表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t表示在摄远位置的总焦距。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变焦镜头和捕捉由变焦镜头形成的图 像的固态成像器件。变焦镜头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该第一透镜组包括至 少两个负透镜和单个正透镜,该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光力;第二透镜组,该第二透镜组包括 多个透镜,该第二透镜组的至少一个校正透镜可在与光轴相交的表面上移动W执行图像抖 动校正,该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光力;第H透镜组,该第H透镜组包括单个负透镜,该第H 透镜组具有负折光力;W及第四透镜组,该第四透镜组具有正折光力,其中,第一透镜组、第 二透镜组、第H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在从广角位置到摄远位置的变焦期间被改 变,并且变焦镜头满足W下条件: 0. 05<]VM2<1. 0, W及 0. 8<f/ft<5. 0, 其中M2表示在从广角位置到摄远位置的变焦期间第二透镜组在朝着光轴的方向 上的移动量,M4表示在从广角位置到摄远位置的变焦期间第四透镜组在朝着光轴的方向上 的移动量,f4表示第四透镜组的合成焦距,并且ft表示在摄远位置的总焦距。 【附图说明】 通过W下结合附图对各种实施例的描述,该些和/或其他实施例将变得清楚并且 更容易明白,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视图; 图2是处于广角位置(W)、中间位置(M)和摄远位置(T)的图1的变焦镜头的布 置; 图3示出了处于广角位置(W)、中间位置(M)和摄远位置(T)的图1的变焦镜头的 球面像差、像散场曲和崎变; [00巧]图4A示出了处于广角位置(W)的图1的变焦镜头的横向像差; [005引图4B示出了处于摄远位置讯的图1的变焦镜头的横向像差; 图5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了处于广角位置(W)、中间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焦镜头和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镜头,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该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两个负透镜和单个正透镜,该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光力;第二透镜组,该第二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该第二透镜组的至少一个校正透镜可在与光轴相交的表面中移动以执行图像抖动校正,该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光力;第三透镜组,该第三透镜组包括单个负透镜,该第三透镜组具有负折光力;以及第四透镜组,该第四透镜组具有正折光力,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在从广角位置到摄远位置的变焦期间被改变,并且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05<M4/M2<1.0,以及0.8<f4/ft<5.0,其中M2表示在从广角位置到摄远位置的变焦期间所述第二透镜组在朝着光轴的方向上的移动量,M4表示在从广角位置到摄远位置的变焦期间所述第四透镜组在朝着光轴的方向上的移动量,f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组的合成焦距,并且ft表示在摄远位置的总焦距。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10 JP 2013-187717;2014.02.18 KR 10-2014-001. 一种变焦镜头,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 第一透镜组,该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两个负透镜和单个正透镜,该第一透镜组具有负 折光力; 第二透镜组,该第二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该第二透镜组的至少一个校正透镜可在与 光轴相交的表面中移动以执行图像抖动校正,该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光力; 第三透镜组,该第三透镜组包括单个负透镜,该第三透镜组具有负折光力;以及 第四透镜组,该第四透镜组具有正折光力,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在从广角位 置到摄远位置的变焦期间被改变, 并且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 05〈M4/M2〈1. 0,以及 0. 8<f4/ft<5. 0, 其中M2表示在从广角位置到摄远位置的变焦期间所述第二透镜组在朝着光轴的方向 上的移动量,M4表示在从广角位置到摄远位置的变焦期间所述第四透镜组在朝着光轴的方 向上的移动量,f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组的合成焦距,并且ft表示在摄远位置的总焦距。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内位于最邻近像侧之处的 所述校正透镜被在与光轴相交的表面中移动以执行图像抖动校正。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按从物侧起的顺序位于第三位置的所述校正 透镜被在与光轴相交的表面中移动以执行图像抖动校正。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组的负透镜是双凹透镜。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组的负透镜具有至少一个非球 面表面。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组包括单个正 透镜。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组的正透镜是在像侧凸起的弯 月形透镜。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组的正透镜具有至少一个非球 面表面。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1. 65〈nd3,以及 0? 005〈nd3_nd4, 其中nd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负透镜在d线的折射率,并且nd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组 的正透镜在d线的折射率。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萩原宏行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