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913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9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料机构,括锥度管,与锥度管连通的缓冲管,以及设置于缓冲管出口处的单向门;所述单向门位于连接管内且其上部与缓冲管铰接;所述单向门上设有用于控制单向门开度的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单向门上设置控制机构,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单向门的开度,从而使得单向门能够与螺旋挤压机的挤出机构相配合,对物料挤压,从而控制物料的干湿度;当单向门开度较小时,挤出的物料较干,当开度较大时,挤出的物料相对较湿;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机构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污废处理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出料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螺旋挤压机出料方式大多为径向出料,即在过滤筒末端侧壁设置排渣口,进行固液分离后的固体物料则从排渣口排出,其一方面的问题是排渣不连续,后续的收集、运输过程较为麻烦,另一方面其仅通过螺旋的作用力对固态物料进行挤压排液,挤压效果欠佳,常常导致排渣呈稀涝状,严重影响后续工序操作,在该方面现有技术虽然有改进,如通过减少螺旋未端的螺距、增加主轴末端直径等方式以求提高其挤压力,但取得的效果仍不够好,而且也无法解决排渣不连续的问题。尤其是在污废处理方面,不连续的排渣不仅不便于打包运输处理,而且很可能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ZL201320794856.1,具有锥度挤压出料机构的螺旋挤压机,提出通过锥度管的安置,以及缓冲管和单向门的配合,能够对物料进一步挤压,提高挤压固化的效果;但是该装置仍然存在问题,主要是无法控制(调节)物料的干湿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固液分离系统出料口处物料干湿度的出料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出料机构,包括锥度管,与锥度管连通的缓冲管,以及设置于缓冲管出口处的单向门;所述单向门位于连接管内且其上部与缓冲管铰接;所述单向门上设有用于控制单向门开度的控制机构。其中,缓冲管的出口端还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单向门上方并与缓冲管固定相连的支撑板,以及一端与单向门背面铰接,另一端穿过支撑板并与支撑板活动连接的连接杆。 再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为螺纹杆,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连接杆一端通过铰接件与单向门相连,另一端穿过通孔;同时在连接杆上设有位于支撑板远离单向门一侧的螺帽,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还设有用于阻止螺帽向上运动的阻挡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阻挡板为倒“U”型结构,且其两端固定于支撑板上,螺帽则位于“U”型槽内。 作为另一种选择,所述缓冲管出口端的外侧还设有口径大于缓冲管口径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底部还设有与其连通的排放管。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端与单向门背面铰接,另一端穿过连接管顶部侧壁并与连接管活动连接的连接杆。 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为螺纹杆,所述连接管顶部侧壁上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连接杆一端通过铰接件与单向门相连,另一端穿过通孔;同时在连接杆上设有位于连接管外部的螺帽,所述连接管外壁上还设有用于阻止螺帽向上运动的阻挡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阻挡板为倒“U”型结构,且其两端固定于连接管外侧,螺帽则位于“U”型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铰接件为倒“U”型结构,其两端部通过销轴与单向门铰接,且顶部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接杆一端端部穿过通孔,且在该端端部上还设有用于阻止连接杆与铰接件分离的阻挡块;该阻挡块位于“U”槽内。 此外,所述连接管远离缓冲管一端的端口处设有操作门;所述排放管底部设有排放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通过在单向门上设置控制机构,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单向门的开度,从而使得单向门能够与螺旋挤压机的挤出机构相配合,对物料挤压,从而控制物料的干湿度;当单向门开度较小时,挤出的物料较干,当开度较大时,挤出的物料相对较湿;另外,本技术的控制机构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方便使用,而且能够实现完全封闭缓冲管出口,使得单向门与缓冲管之间不存在缝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21 ] 1-锥度管,2-缓冲管,3-单向门,4-支撑板,5-连接杆,6_铰接件,7_螺帽,8_阻挡板,9-连接管,10-排放管,11-密封圈,12-操作门,13-排放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出料机构,包括锥度管1,与锥度管连通的缓冲管2,以及设置于缓冲管出口处的单向门3 ;所述单向门位于连接管内且其上部与缓冲管铰接;所述单向门上设有用于控制单向门开度的控制机构。其中,锥度管远离缓冲管的一端口径大于与缓冲管相连一端的口径,且从口径大的一端逐渐缩小。其中,缓冲管的出口端还设有密封圈11。 上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单向门上方并与缓冲管固定相连的支撑板4,以及一端与单向门背面铰接,另一端穿过支撑板并与支撑板活动连接的连接杆5。通过连接杆的拉动控制单向门的开度,从而实现控制物料的干湿度。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连接杆为螺纹杆,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连接杆一端通过铰接件6与单向门相连,另一端穿过通孔;同时在连接杆上设有位于支撑板远离单向门一侧的螺帽7,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还设有用于阻止螺帽向上运动的阻挡板8。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当需要增大单向门的开度时,只需拧动连接杆,使其向支撑板上方运行,此时,由于连接杆与单向门相连便会带动单向门向上运动,从而是单向门的开度增大,由于设置了螺帽,则可防止单向门由于重力的原因带动连接杆向下运动,当然为了防止旋转连接杆时螺帽随其发生位移,无法达到固定连接杆,故而采用了阻挡板,使得螺帽无法发生位移,仅能够在支撑板与阻挡板之间极小范围的发生位移;同时支撑板上的通孔孔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使得连接杆能够左右晃动,但是螺帽的外径是大于该通孔孔径,是为了防止螺帽从通孔中穿过。之所以支撑板上的通孔孔径要大于连接杆的直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将单向门将缓冲管出口密封,倘若连接杆的直径与通孔孔径大小相当,那么单向门关闭之后必然会与缓冲管之间存在较小的间隙。但是采用本实施例的设计,则是能够是单向门完全关闭。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使得操作方便,所述阻挡板为倒“U”型结构,且其两端固定于支撑板上,螺帽则位于“U”型槽内。通过该设计,螺帽就仅能够在“U”型槽内发生较小的位移,同时之所以设置成“U”型结构,目的是在旋转连接杆时,使用者能够极方便的拧住螺帽,然后旋转连接杆,操作十分简单。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铰接件为倒“U”型结构,其两端部通过销轴与单向门铰接,且顶部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接杆一端端部穿过通孔,且在该端端部上还设有用于阻止连接杆与铰接件分离的阻挡块;该阻挡块位于“U”槽内。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轻松的旋转连接杆,而且旋转连接杆时不会影响铰接件的正常运行;同时在连接杆发生移动时,铰接件能够随着连接杆移动方向发生旋转。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出料机构,包括锥度管1,与锥度管连通的缓冲管2,以及设置于缓冲管出口处的单向门3 ;所述单向门位于连接管内且其上部与缓冲管铰接;所述单向门上设有用于控制单向门开度的控制机构,其中,缓冲管的出口端还设有密封圈11。所述缓冲管出口端的外侧还设有口径大于缓冲管口径的连接管9 ;所述连接管底部还设有与其连通的排放管10。通过上述设置,在排料的时候,物料能够随着自身重力从排放管排出,防止直接从缓冲管出口排出到处洒落;通过排放管的设置,只需再排放管下方防止一个收集袋或者收集桶,便能成功的将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料机构,包括锥度管(1),与锥度管连通的缓冲管(2),以及设置于缓冲管出口处的单向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门位于连接管内且其上部与缓冲管铰接;所述单向门上设有用于控制单向门开度的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料机构,包括锥度管(1),与锥度管连通的缓冲管(2),以及设置于缓冲管出口处的单向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门位于连接管内且其上部与缓冲管铰接;所述单向门上设有用于控制单向门开度的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单向门上方并与缓冲管固定相连的支撑板(4),以及一端与单向门背面铰接,另一端穿过支撑板并与支撑板活动连接的连接杆(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螺纹杆,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连接杆一端通过铰接件(6)与单向门相连,另一端穿过通孔;同时在连接杆上设有位于支撑板远离单向门一侧的螺帽(7),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还设有用于阻止螺帽向上运动的阻挡板(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为倒“U”型结构,且其两端固定于支撑板上,螺帽则位于“U”型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出口端的外侧还设有口径大于缓冲管口径的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底部还设有与其连通的排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辉杨正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鑫超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