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镜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748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9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抖动校正用的镜头平移用致动器的镜头镜筒,其具有:第1镜头驱动部,其对保持平移用透镜组和所述镜头平移用致动器的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进行驱动;以及第2镜头驱动部,其对位于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的像侧的透镜组进行驱动,所述第2镜头驱动部被配置在如下位置:在从沿着光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位于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的内侧,且不与所述镜头平移用致动器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镜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伸缩且具有镜头平移(lens shift)用致动器的镜头镜筒。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相机和摄像机等摄像装置的小型化,例如有时会使用在日本特开2012-78806号公报中公开的在非摄影状态下能够缩短全长的镜头镜筒。此外,在保持变焦镜头作为摄影光学系统的镜头镜筒的情况下,要求既实现小型化又实现较高的变倍比。 此外,近年来实现了具有基于所谓的镜头平移方式的抖动校正功能的镜头镜筒,通过使构成摄影光学系统的一部分透镜组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平行地移动,从而在成像面上使像移动。 为了使摄影光学系统既实现小型化又实现较高的变倍比,虽然例如可以考虑增设能够独立移动的透镜组的方法,然而由于用于驱动透镜组的致动器的数量会增加,因而镜头镜筒整体的外形变大。尤其是具有基于所谓的镜头平移方式的抖动校正功能的镜头镜筒的情况下,用于镜头平移的致动器也配设于镜头镜筒内,因此小型化更为困难。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对可伸缩且具有镜头平移用致动器的镜头镜筒实现缩短状态时全长的缩短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镜头镜筒保持通过多个透镜组构成的摄影光学系统,在非摄影时能够缩短全长,其特征在于,该镜头镜筒具有:基座部,其位置相对于所述摄影光学系统的像面固定;平移用透镜组,其是包含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中的透镜组,通过沿着与光轴垂直的平面移动进行像抖动的校正;圆筒状的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其配设于所述基座部的物体侧,在保持所述平移用透镜组的同时相对于所述基座部沿着光轴移动;第I镜头驱动部,其沿着光轴驱动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镜头平移用致动器,其固定于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使所述平移用透镜组沿着与光轴垂直的平面移动;快门/光圈单元,其固定于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包含快门和驱动该快门的快门用致动器,以及光圈和驱动该光圈的光圈用致动器;以及第2镜头驱动部,其固定于所述基座部,以独立于所述平移用透镜组的方式,沿光轴对配设在比所述平移用透镜组靠像侧的位置处的透镜组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驱动,在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的内侧,所述镜头平移用致动器、所述快门用致动器和所述光圈用致动器被配设成在所述平移用透镜组的侧方包围所述平移用透镜组,所述第2镜头驱动部配设在如下位置:在从沿着光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在比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的外径靠内侧且比所述平移用透镜组的外径靠外侧的不与所述镜头平移用致动器、所述快门用致动器和所述光圈用致动器重叠的位置,在该镜头镜筒成为缩短状态且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与所述基座部接近的情况下,所述第2镜头驱动部从所述基座部朝物体侧突出,使得物体侧的端部位于所述平移用透镜组的侧方。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镜头镜筒的摄像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镜头镜筒的立体图。 图3是镜头镜筒的主视图。 图4是缩短状态的镜头镜筒的沿着光轴的纵剖视图。 图5是广角端状态的镜头镜筒的沿着光轴的纵剖视图。 图6是望远端状态的镜头镜筒的沿着光轴的纵剖视图。 图7是镜头镜筒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镜头镜筒的背面的立体图。 图9是将缩短状态的镜头镜筒的与光轴O垂直的平面作为剖面的剖视图(图4的IX-1X剖视图)。 图10是放大基座部的立体图。 图11是将凸轮框的外周面展开并示出凸轮轮廓的图。 图12是将凸轮框的内周面展开并示出凸轮轮廓的图。 图13是表示凸轮框的旋转角Θ与从像面到第I透镜组?第3透镜组的面顶的距离L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4是第3透镜组保持框的立体图。 图15是镜头平移机构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从前方观察第3透镜组保持框和可动框的图。 图17是图16的XVI1-XVII剖视图。 图18是表示第2透镜组保持框的前表面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各图中,将各构成要素采取能够在附图上识别的程度的大小,因而按照各构成要素采用不同的比例尺,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这些附图所示的构成要素的数量、构成要素的形状、构成要素的大小的比率和各构成要素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本专利技术的镜头镜筒I例如用于数字相机、数字摄像机等摄像装置,对通过多个镜头构成的摄影光学系统进行保持。 图1示出作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镜头镜筒I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数字相机100的外观。另外,以下内容中,将与由镜头镜筒I保持的多个镜头等构成的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O平行的轴作为Z轴,将在垂直于Z轴的平面上彼此垂直的2个轴作为X轴和Y轴。将数字相机100保持为所谓的直立状态的情况下,Z轴和X轴为水平的轴,Y轴为铅直的轴。X轴、Y轴和Z轴在各图中适当进行图示。另外,在以下内容中,关于沿着Z轴的方向,将物体侧(被摄体侧)作为前方,将像侧(摄像元件侧)作为后方。 数字相机100在相机主体101具有镜头镜筒1、摄像元件102、释放开关103、闪光灯单元104、电源开关105和变焦操作开关106。 闪光灯单元104在未使用时容纳于相机主体101内,在使用时配设为在将数字相机100保持直立状态时朝上方突出。闪光灯单元104被配设成,在从前方观察处于直立状态的数字相机100的情况下,位于镜头镜筒I的右侧。 如图2示意性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I能够变化为如下2种状态,即保持摄影光学系统的多个框部件向前方(被摄体侧)送出而能够进行在摄影光学系统的像面的成像的摄影可能状态、所述多个框部件向后方(数字相机100的主体侧)送入而使Z轴方向的全长比摄影状态短的缩短状态。 此外,摄影光学系统是能够变更焦距的变焦镜头,镜头镜筒I使多个框部件沿着光轴O移动,从而能够变更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图4是镜头镜筒I处于缩短状态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图5是镜头镜筒I处于摄影状态且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为最短的广角端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图6是镜头镜筒I处于摄影状态且摄影光学系统的焦距为最长的望远端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具体情况在后面叙述,镜头镜筒I的缩短状态与摄影状态的切换动作和焦距的变更动作主要是通过变焦驱动单元31中包含的电动马达即变焦驱动电机31a的动力进行的。 图7是镜头镜筒I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图8是表示镜头镜筒I的背面的立体图。图9是将与光轴O垂直的平面作为剖面的剖视图(图4的IX-1X剖视图)。图10是放大了基座部2的立体图。 镜头镜筒I保持的摄影光学系统是具有正折射力的第I透镜组21、具有负折射力的第2透镜组22、具有正折射力的第3透镜组23、具有负折射力的第4透镜组24和具有正折射力的第5透镜组25的5组结构。此外,在第2透镜组22与第3透镜组23之间配设有具有快门机构和光圈机构的快门/光圈单元16。本实施方式的快门/光圈单元16具有在光轴O上选择性配置ND滤镜(中性密度滤镜)的机构。 镜头镜筒I具有分别保持第I透镜组21、第2透镜组22、第3透镜组23、第4透镜组24和第5透镜组25的第I透镜组保持框11、第2透镜组保持框12、第3透镜组保持框13、第4透镜组保持框14和第5透镜组保持框15。快门/光圈单元16配设于第3透镜组保持框13。 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镜头镜筒I具有实现基于所谓镜头平移方式的抖动校正功能的镜头平移机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镜头镜筒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头镜筒,其保持通过多个透镜组构成的摄影光学系统,在非摄影时能够缩短全长,其特征在于,该镜头镜筒具有:基座部,其位置相对于所述摄影光学系统的像面固定;平移用透镜组,其是包含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中的透镜组,通过沿着与光轴垂直的平面移动进行像抖动的校正;圆筒状的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其配设于所述基座部的物体侧,在保持所述平移用透镜组的同时相对于所述基座部沿着光轴移动;第1镜头驱动部,其沿着光轴驱动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镜头平移用致动器,其固定于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使所述平移用透镜组沿着与光轴垂直的平面移动;快门/光圈单元,其固定于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包含快门和驱动该快门的快门用致动器,以及光圈和驱动该光圈的光圈用致动器;以及第2镜头驱动部,其固定于所述基座部,以独立于所述平移用透镜组的方式,沿光轴对配设在比所述平移用透镜组靠像侧的位置处的透镜组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驱动,在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的内侧,所述镜头平移用致动器、所述快门用致动器和所述光圈用致动器被配设成在所述平移用透镜组的侧方包围所述平移用透镜组,所述第2镜头驱动部配设在如下位置:在从沿着光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在比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的外径靠内侧且比所述平移用透镜组的外径靠外侧的不与所述镜头平移用致动器、所述快门用致动器和所述光圈用致动器重叠的位置,在该镜头镜筒成为缩短状态且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与所述基座部接近的情况下,所述第2镜头驱动部从所述基座部朝物体侧突出,使得物体侧的端部位于所述平移用透镜组的侧方。...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05 JP 2013-1842581.一种镜头镜筒,其保持通过多个透镜组构成的摄影光学系统,在非摄影时能够缩短全长,其特征在于,该镜头镜筒具有: 基座部,其位置相对于所述摄影光学系统的像面固定; 平移用透镜组,其是包含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中的透镜组,通过沿着与光轴垂直的平面移动进行像抖动的校正; 圆筒状的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其配设于所述基座部的物体侧,在保持所述平移用透镜组的同时相对于所述基座部沿着光轴移动; 第I镜头驱动部,其沿着光轴驱动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 镜头平移用致动器,其固定于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使所述平移用透镜组沿着与光轴垂直的平面移动; 快门/光圈单元,其固定于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包含快门和驱动该快门的快门用致动器,以及光圈和驱动该光圈的光圈用致动器;以及 第2镜头驱动部,其固定于所述基座部,以独立于所述平移用透镜组的方式,沿光轴对配设在比所述平移用透镜组靠像侧的位置处的透镜组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驱动, 在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的内侧,所述镜头平移用致动器、所述快门用致动器和所述光圈用致动器被配设成在所述平移用透镜组的侧方包围所述平移用透镜组, 所述第2镜头驱动部配设在如下位置:在从沿着光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在比所述平移用透镜组保持框的外径靠内侧且比所述平移用透镜组的外径靠外侧的不与所述镜头平移用致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山翼太田雅也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