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星莹专利>正文

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6233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有一基板及多个散热件;该散热件为一导体,导体以弧圈状弯折形成有多个弧圈部,各弧圈部相互错位堆叠间隔排列,该导体的一端形成连接部,该连接部连接在该基板的一侧面上;实际使用时,该基板的另一侧面可连接发热元件,该发热元件产生的热能由基板传导至散热件,由于空气可在散热件的弧圈部内部流通,在对流同时将散热件表面的热能带离,改进了现有技术的散热装置散热效率不良的缺点,具有较佳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长条状的导体形成为螺旋状外型的散热件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的灯泡以取代传统钨丝灯泡的技术已日渐普遍,而发光二极管于使用时会产生热能,如果没有将热能及时进行散热,发光二极管在高温下的能源转换效率会降低并且会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于灯源的发光元件上设置散热装置以进行散热。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常见的散热装置,其为一铝挤型的散热基座,该散热基座为一块体,其一侧表面凹入形成多个散热鳍片,其另一侧表面连接至一发光元件,由此于发光元件使用时,将其产生的热能以散热基座传导至散热鳍片表面处进行散热,然而实际使用后发现,其无法有效的将热量进行散热,原因为其相邻的各散热鳍片间的间隙有限无法有效的提供空气以顺畅的对流方式将热能进行散热,因此现有技术的散热装置,其运用在如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上时,尚无法对此种发光二极管的灯具提供其有效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散热装置具有散热效率不佳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率较佳的散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包括有一基板及多个散热件;该基板为一板体;该散热件为一长条状导体,导体以弧圈状弯折形成有多个弧圈部,各弧圈部沿该散热件的轴向方向相互错位堆叠间隔排列,该导体的一端形成连接部,该多个散热件的连接部连接至该基板的一侧面。 优选地,所述散热件的导体的外侧壁面与各弧圈部的一侧外壁相互连接,该散热件的相邻弧圈部的同一侧壁相互接合连结形成为一体,也即散热件的相邻弧圈部分别以一侧外壁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散热件的另一端形成次连接部,该次连接部的导体朝向基板方向延伸并连接至基板一侧面。 优选地,所述散热件的次散热部与其各弧圈部的一侧外壁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进一步包含有相对的设置在散热件一侧的导热件,该导热件分别连接所述弧圈部的一侧,该导热件的一端连接在该基板上。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为一金属导热体,该导热件上至少形成有一内凹的U型槽结构,该U型槽结构在两个侧壁分别形成有一夹壁,该导热件的两个夹壁分别与所述弧圈部相互接触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的整体外型呈长条形状。 优选地,所述基板上一体成形设有该导热件。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的整体外型呈圆形体形状,该U型槽结构位在该导热件的环面上。 优选地,所述基板上设有至少一导热件,各导热件在没有设置U型槽结构的相邻侧面相互叠置。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外侧壁面突出有数片间隔设置的片体,该散热件位在该导热件的两个片体之间并以该弧圈部与该片体相互连接。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借此上述的技术手段运用,由于各弧圈部内部的空间及其相互的间隔处皆可提供空气对流,当基板所连接的发热元件产生热能时,热能将由基板传导至各散热件,空气由各散热件的弧圈部进行对流时,可同时将散热件表面的热能带离,改进了现有技术的散热装置散热效率不良的缺点,而使空气容易与散热件内部相互连通对流,具有良好的散热效率。 2、该散热件的相邻弧圈部分别以一侧外壁相互连接时,相邻弧圈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热能可更容易地由连接部传导至散热件的另一端,使其散热效率提升。 3、该散热件的另一端形成次连接部并连接至基板一侧面,增加该散热件与基板间的接触面积,基板处的热能可分别经由连接部及次连接部同时传导至散热件的整体结构,,使基板及散热件间的导热效率更佳,提升散热效果;该次散热部的外侧壁面与各弧圈部的一侧外壁更可相互连接,提升次散热部及各相接弧圈部之间的导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设有多个第一实施例散热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以六支第一实施例的散热件配置在基板上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仰视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仰视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实施例单元块体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0B、10C、10D、10E、10F 基板 11安装孔 20A, 20B, 20C, 20D, 20E, 20F, 20G, 20H 散热件 21A、21B、21C、21D、21E、21F、21G、21H 弧圈部 210A、210B 接合部 22A、22B 连接部 23B次连接部 30 螺栓 30C, 30D, 30E, 30F, 30G, 30H 导热件 31 螺帽 31D>31E 长夹槽 3IG 片体 3IH 容室 32D、32E 夹壁 32G 容室 32 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散热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有一基板10及多个散热件20A ; 该基板10为一金属板体,亦可为一具有较佳导热性的板体,其一侧面可供连接发热元件(图中未示出),例如:该发热元件为一发光二极管。 该散热件20A为一长条状导体,导体以弧圈状弯折形成有多个弧圈部21A,各弧圈部21A沿该散热件20A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列,该导体的一端形成连接部22A,该多个散热件20A的连接部22A连接至该基板10的一侧面,另外该散热件20A的各相邻弧圈部21A分别以一侧外壁相互连接形成一接合部210A,其连接方式可使用超声波热熔、焊接或粘合等方式,使相邻的弧圈部21A通过接合部210A增加两者间的接触面积,另外可在热能传导至接合部210A时,除了可沿原有弧圈部21A的导体进行导热外,亦可直接导热至另一弧圈部21A,将可增加热能传导至每一弧圈部21A的效率,同时提升其散热效果。 该连接部22A及基板10间可使用焊接、粘合、铆接或超声波热熔等各种现有的连接方式,或如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示,将该散热件20A的连接部22A形成一环状,并于基板10表面相对于各散热件20A设置位置穿设有一安装孔11,再以一螺栓30贯穿该连接部22A及安装孔11并与一螺帽31相互结合,使该散热件20A固定于基板10上,该螺栓30上套设有多个垫片32并位在基板10与螺帽31处,例如,在螺栓30 —端的螺头与基板10之间设有该垫片32或在螺栓30与基板10之间设有该垫片32,提供其防松的作用。 配合参阅图4所不,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在基板10上设有多个散热件20A的具体实施例,其中一种实施例为六支,图中所示的多个散热件20A以同心圆的配置形态且直立位在该基板10上,该基板10的底面可与发热元件相互连接,该基板10在吸热后可将热直接传导至多个散热件20A上。 借此上述的技术手段,由于各弧圈部21A内部的空间及其相互的间隔处皆可提供空气对流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一基板及至少一散热件;该基板为一板体;该散热件为一长条状导体,该导体以弧圈状弯折形成有多个弧圈部,各弧圈部相互错位堆叠间隔排列,该导体的一端形成连接部,该连接部连接在该基板的一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一基板及至少一散热件; 该基板为一板体; 该散热件为一长条状导体,该导体以弧圈状弯折形成有多个弧圈部,各弧圈部相互错位堆叠间隔排列,该导体的一端形成连接部,该连接部连接在该基板的一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的导体的外侧壁面与各弧圈部的一侧外壁相互连接,该散热件的相邻弧圈部的同一侧壁相互接合连结形成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进一步包含有相对的设置在散热件一侧的导热件,该导热件分别连接所述弧圈部的一侧,该导热件的一端连接在该基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为一金属导热体,该导热件上至少形成有一内凹的I型槽结构,该V型槽结构在两个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星莹刘建志王栋钦
申请(专利权)人:何星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