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记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105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6: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标记模具,包括:下模,设有一下模空间,所述下模空间底部设有一下标记槽,所述下标记槽设有下标记模,所述下模空间中设有一隔离层;上模,设有一上模空间,所述上模空间连通一引流管;注料装置,与所述引流管连通,在上模、下模合模时,所述注料装置通过所述引流管对所述上模空间和下模空间注入液态胶体以包覆所述隔离层;检测装置,对所述液态胶体进行流量检测,以防止液态胶体注入过量。本申请的标记模具,通过隔离层设置,利用胶体将上标记模和下标记模紧密的粘合在商品之上,同时通过检查装置防止胶体过溢,使标记紧密粘合在商品之上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标记模具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记模具
本申请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标记模具。
技术介绍
许多商品为了提供商品相关资讯或提高知名度,都会在商品表面形成可辨识的文字标记、图形标记等。由于商品材质的不同,标记的结合方式也不同,例如金属表面通常采用压模方式形成凹陷或者凸出的标记,而塑胶表面通常采用黏贴贴纸的方式,或者采用液态橡胶配合手工点胶方式将凸出的标记逐一贴合在商品的橡胶表面。但是,上述的标记方式由于凸出的标记黏贴作业比较复杂,手工加工速度又相当缓慢,生产效率较差,增加了生产成本的同时,标记的粘附性也较差,容易造成粘附的标记与商品表面脱离。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标记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粘合紧密的标记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标记模具,包括: 下模,设有一朝上方向开设的下模空间,所述下模空间底部设有一下标记槽,所述下标记槽设有文字或图案的形状的下标记模,所述下模空间中设有一隔离层; 上模,设有一朝着下模方向开设的与所述下模空间对应的上模空间,所述上模空间连通一引流管; 注料装置,与所述引流管连通,在上模、下模合模时,所述注料装置通过所述引流管对所述上模空间和下模空间注入液态胶体以包覆所述隔离层,以及; 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引流管管口,对所述液态胶体进行流量检测,以防止液态胶体注入过量。 优选的,所述下标记槽凸出或者凹陷设置于所述下模空间底部。 优选的,所述上模空间顶部凸出或者凹陷设有一上标记槽,所述上标记槽设有文字或图案的形状的上标记模。 优选的,所述下模设有复数个朝着上模方向的限位柱,所述上模设有与所述限位柱配合的相同数量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柱套设于所述限位孔内,以便上模空间和下模空间进行对应校正。 优选的,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时,所述限位柱凸出于该上模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顶部设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隔离层与所述下模之间设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液态胶体为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标记模具,通过隔离层设置,利用胶体将上标记模和下标记模紧密的粘合在商品之上,同时通过检查装置防止胶体过溢,使标记紧密粘合在商品之上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标记模具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标记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标记模具的加工进程示意图(I); 图3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标记模具的加工进程示意图(2); 图4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标记模具的加工进程示意图(3); 图5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标记模具的成品剖视图; 图6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标记模具的成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技术。 参考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标记模具100,包括下模1、上模2、注料装置 3、检测装置4,本技术的标记模具100对商品进行标记,具体如下: 下模1,设有一朝上方向开设的下模空间11,下模空间11底部设有一下标记槽12,下标记槽12设有文字或图案的形状的下标记模13,下模空间11中设有一隔离层14。隔离层14与下模I之间设有间隙。 上模2,设有一朝着下模I方向开设的与下模空间11对应的上模空间21,上模空间21连通一引流管22。 注料装置3,与引流管22连通,在上模2、下模I合模时,注料装置3通过引流管22对上模空间21和下模空间11注入液态胶体以包覆隔离层14,以及。优选的,液态胶体为橡胶。 检测装置4,设置于引流管22管口,对液态胶体进行流量检测,以防止液态胶体注入过量。 下模I设有复数个朝着上模2方向的限位柱15,上模2设有与限位柱15配合的相同数量个限位孔25,限位柱15套设于限位孔25内,以便上模空间21和下模空间11进行对应校正。如此设计,使上模2只能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防止上模空间21和下模空间11的错位。优选的,上模2和下模I合模时,限位柱15凸出于上模2的顶部,防止合模时上模2的滑脱,同时限位柱15顶部设有倒角151,有利于合模时与限位孔25的对位。 具体的,下标记槽12凸出或者凹陷设置于下模空间11底部。上模空间21顶部凸出或者凹陷设有一上标记槽23,上标记槽23设有文字或图案的形状的上标记模24。故,本申请的上标记槽23与下标记槽12的设置方式可以自由组合,根据商品要求调整上标记槽23为凹陷或凸出设置、下标记槽12为凹陷或凸出设置。优选的,本申请的上标记槽23为凸出设置,下标记槽12为凹陷设置。当然,如果商品的只需标记一侧,则根据需要只在上模2或者下模I上设置标记槽即可。 下面结合标记模具100的加工进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2、图3、图4所示,上标记槽23处设有上标记模24,下标记槽12处设有下标记模13,同时,下模I内设有隔离层14,隔离层14与下模I之间设有间隙,当合模时,限位柱15与限位孔25对位套设,使上模空间21与下模空间22紧密对位形成一个新的结合空间,完全包覆隔离层14。此后,注料装置3通过引流管22对上述结合空间注入液态胶体,令胶体充满整个结合空间,此时检测装置4检测液态胶体的流入量,当超过预定值时,停止注料装置3的注料。由于隔离层14与下模I之间存在间隙,所以液态胶体在充满结合空间后形成一层包覆隔离层14的胶体层5,参考图4、图5和图6,胶体层5冷却形成固态后,分离上模2和下模1,此时上标记模24和下标记模13分别紧密粘合在胶体层5的顶面和底面,不易脱离,同时粘合的标记美观,没有胶体从标记溢出。 本技术的标记模具,通过隔离层设置,利用胶体将上标记模和下标记模紧密的粘合在商品之上,同时通过检查装置防止胶体过溢,使标记紧密粘合在商品之上的同时,操作简单,有效地提高了标记模具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标记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设有一朝上方向开设的下模空间,所述下模空间底部设有一下标记槽,所述下标记槽设有文字或图案的形状的下标记模,所述下模空间中设有一隔离层;上模,设有一朝着下模方向开设的与所述下模空间对应的上模空间,所述上模空间连通一引流管;注料装置,与所述引流管连通,在上模、下模合模时,所述注料装置通过所述引流管对所述上模空间和下模空间注入液态胶体以包覆所述隔离层,以及;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引流管管口,对所述液态胶体进行流量检测,以防止液态胶体注入过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记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设有一朝上方向开设的下模空间,所述下模空间底部设有一下标记槽,所述下标记槽设有文字或图案的形状的下标记模,所述下模空间中设有一隔离层; 上模,设有一朝着下模方向开设的与所述下模空间对应的上模空间,所述上模空间连通一引流管; 注料装置,与所述引流管连通,在上模、下模合模时,所述注料装置通过所述引流管对所述上模空间和下模空间注入液态胶体以包覆所述隔离层,以及; 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引流管管口,对所述液态胶体进行流量检测,以防止液态胶体注入过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标记槽凸出或者凹陷设置于所述下模空间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佳晨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乐余永益塑料模具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