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012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凝聚物产生的油墨容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油墨容器是用于向具备喷出油墨组合物的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供给所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油墨容器具有能够收容上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室和能够向该油墨室补充上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注入口,上述油墨室具备支撑体,该支撑体与划分该油墨室的壁的内侧连接并支撑划分该油墨室的壁,上述油墨注入口能够开关,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填充有上述油墨室容积的50%的油墨组合物时,上述支撑体与油墨组合物接触的面积小于上述支撑体与大气接触的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墨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在喷墨记录装置的、能够补充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容器。
技术介绍
-直以来,已知有利用从喷墨记录用的记录头的喷嘴喷出的微小墨滴在记录介质 上记录图像等的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装置具有用于向记录头供给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容 器(例如,墨盒等)。 作为这样的油墨容器,已知有当油墨容器内的油墨组合物达到一定量以下时,更 换油墨容器本身的类型的容器(所谓的墨盒),除此之外还有不更换油墨容器而向连续供 给型的油墨容器内补充(注入)油墨组合物的类型的容器(所谓的连续供给型油墨容器)。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从连续供给型油墨槽介由油墨供给管向喷墨喷头供给油墨的 喷墨记录装置,该油墨槽具有可再填充油墨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这种连续供给型油墨槽的内部具备用于收容油墨组合物 的油墨室。这样的油墨室中有时设有支撑体(例如,加强筋等)用于保持油墨容器的形状、 提高其强度、刚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2 - 1485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这种连续供给型油墨容器是油墨室对大气开放的所谓的大 气开放型的容器。因此,油墨室内产生存在于油墨室的上方的空气与油墨的界面(气液界 面)。 在此,如果油墨室内的油墨被消耗,则附着在支撑体的油墨与存在于油墨室上方 的空气接触而干燥,容易形成薄膜。形成的薄膜容易剥离,剥离的薄膜在油墨中有时形成凝 聚物。其结果,凝聚物被供给到喷头,有时引起喷头(喷嘴)的堵塞等。 另外,有时在油墨容器的油墨流路设有捕捉凝聚物等的过滤器。使用不补充油墨 而更换的墨盒类型的油墨容器时,即便凝聚物被过滤器捕捉,在油墨的供给被捕捉到的凝 聚物阻碍之前油墨容器大多已被交换。因此,过滤器堵塞很少成为问题。然而,可再填充油 墨的连续供给型油墨容器与墨盒类型的油墨容器相比,由于使用时间长,所以被过滤器捕 捉的凝聚物所致的油墨的供给不良等不良现象有明显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油墨室的油墨注入口在向油墨室注入油墨时打开,但有时尽管打开了 油墨注入口但在不向油墨室注入油墨的情况下还是被关闭。这种情况下,油墨室上方的空 气从此前一直存在的饱和状态的空气替换成从外部导入的非饱和状态的空气。特别是油墨 室内的油墨的消耗量多,存在于油墨室上方的空气的比率变大的情况下,由于非饱和状态 的空气被大量导入油墨室,所以油墨室的油墨的挥发剧烈进行。这种情况下,有时附着于油 墨中存在的支撑体的油墨剧烈挥发,产生大量凝聚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几个方式通过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供能够抑制凝聚物 产生的油墨容器。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进行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或应用例 来实现。 应用例1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油墨容器的一个方式是用于向具备喷出油墨组合物的记录头的喷 墨记录装置供给所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油墨容器具有能够收容上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室和能够向该油墨室补充上 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注入口, 上述油墨室具备支撑体,该支撑体与划分该油墨室的壁的内侧连接,支撑划分该 油墨室的壁, 上述油墨注入口能够开关, 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填充有上述油墨室容积的50%的油墨组合物时, 上述支撑体与油墨组合物接触的面积小于上述支撑体与大气接触的面积。 根据应用例1的油墨容器,即便非饱和状态的空气导入到油墨室时,也能够抑制 由附着于油墨中存在的支撑体的油墨引起的凝聚物的产生,所以喷墨记录装置的油墨组合 物的喷出稳定性变得优异。 应用例2 在应用例1中, 可以具有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填充到上述油墨室的上述油墨组合物减 少时,油墨组合物的气液界面变窄的区域。 应用例3 在应用例1或应用例2中, 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上述支撑体在与上述油墨容器的铅垂方向交叉的 方向可以设置多个。 应用例4 在应用例1?应用例3的任1例中, 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上述支撑体的上表面可以是沿铅垂方向朝上凸的 形状且不具有水平面。 应用例5 在应用例1?应用例4的任1例中, 划分上述油墨室的壁可以具有由膜形成的第1壁部和由上述膜以外的材料构成 的多个面所形成的第2壁部, 上述支撑体可以具有第2支撑体和第3支撑体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1支撑体, 上述第1支撑体可以与上述第1壁部的内侧和上述第2壁部的内侧连接, 上述第2支撑体可以与上述第1支撑体和上述第2壁部的内侧连接, 上述第3支撑体可以与构成上述第2壁部的上述多个面中至少2个面的内侧连 接。 应用例6 在应用例5中, 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上述第2支撑体时出现的面 可以具有与上述第2壁部连接的边, 在上述面内与上述边平行的线段的长度可以比该边的长度短。 应用例7 在应用例5或应用例6中, 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沿铅垂方向朝下观察上述第3支撑体时出现的面 可以具有与上述第2壁部连接的边, 在上述面内与上述边平行的线段的长度可以比该边的长度短。 应用例8 在应用例1?应用例7的任1例中, 在上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的该油墨容器的姿态可以与在上述油墨容器的注 入状态下的该油墨容器的姿态相同。 应用例9 在应用例1?应用例8的任1例中, 在向上述记录头供给上述油墨组合物时的上述油墨容器的姿态中,填充有上述油 墨室容积的50 %的油墨组合物时,可以具有与上述油墨组合物接触的支撑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单元被 收纳在记录单元收容盒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概念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中的从大气开 放口到油墨导出部的路径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内部结构的 一部分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在使用状态下的内 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在使用状态下的内 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在使用状态下的内 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在使用状态下的内 部结构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在使用状态下的内 部结构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在使用状态下的内 部结构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的形状的侧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容器的油墨室内的油墨 液面的推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一 个例子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墨容器,是用于向具备喷出油墨组合物的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供给所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容器,所述油墨容器具有能够收容所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室和能够向该油墨室补充所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注入口,所述油墨室具备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与划分该油墨室的壁的内侧连接,支撑划分该油墨室的壁,所述油墨注入口能够开关,在所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填充有所述油墨室容积的50%的油墨组合物时,所述支撑体与油墨组合物接触的面积小于所述支撑体与大气接触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19 JP 2013-169713;2013.08.19 JP 2013-169431. 一种油墨容器,是用于向具备喷出油墨组合物的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供给所述油 墨组合物的油墨容器, 所述油墨容器具有能够收容所述油墨组合物的油墨室和能够向该油墨室补充所述油 墨组合物的油墨注入口, 所述油墨室具备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与划分该油墨室的壁的内侧连接,支撑划分该油 墨室的壁, 所述油墨注入口能够开关, 在所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填充有所述油墨室容积的50%的油墨组合物时,所述 支撑体与油墨组合物接触的面积小于所述支撑体与大气接触的面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容器,其中,具有在所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填充到 所述油墨室的所述油墨组合物减少时,油墨组合物的气液界面变窄的区域。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墨容器,其中,在所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下,所述支 撑体在与所述油墨容器的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被设置多个。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1项所述的油墨容器,其中,在所述油墨容器的使用状态 下,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是沿铅垂方向朝上凸的形状且不具有水平面。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1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智仁青木克子笠原奖骑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