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建专利>正文

一种机动车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98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安全座椅,包括坐垫、与坐垫连接的靠背,以及安装在靠背上面的头枕,在所述座椅上增设一个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呈半包围式设在所述座椅的边缘位置,在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呈凹型。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保护乘座在座椅上的人体,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发生位移时的安全,又能够保证人体在惯性的作用下,防止碰撞到前面的座椅靠背或挡风玻璃。同时,二次撞击时的减振作用,使用简便,美观,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上的安全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动车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当机动车发生碰撞、侧翻、翻滚等交通事故时,常常会造成车辆严重损坏和人员伤亡。目前一些机动车制造厂家为了减少人员伤亡,保护车内司机和乘客的安全,在乘座的座椅上加装三点式安全带,当发生事故时,进行缓冲和保护作用。但是,上述安全带同样存在着技术缺陷,如,当机动车辆侧翻或翻滚时,传统安全带是防止人由于惯性和重力的作用,碰撞到前面的座椅靠背或挡风玻璃上,不能有效的保护人体在左右或上下方向上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车辆发生侧翻、翻滚或坠落时,不能有效保证人体的安全,而提供一种预先设定的机动车安全座椅。本技术的思路是,提供一种机动车安全座椅,包括坐垫、与坐垫连接的靠背,以及安装在靠背上面的头枕,在所述座椅上增设一个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呈半包围式设在所述座椅的边缘位置,在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呈凹型。所述防护罩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的防护罩,内层材料为柔性材料,外层为刚性材料。内层柔性材料为柔性泡沫材料或海绵材料。所述防护罩上还设有安全带,安全带通过安全带支架与防护罩相连。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的座椅上安装一个半包围式的安全防护罩,在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呈凹型。所述防护罩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的防护罩,内层材料为柔性材料,外层为刚性材料。内层柔性材料为柔性泡沫材料或海绵材料。这样的设计,当车辆发生侧翻、翻滚或坠落时,可以有效保证乘座在座椅上的人体在左右、上下位移时的安全防护。当人体在左右、上下位移时,会受到所述防护罩的内层阻隔,人体直接接触防护罩的内层,又因为内层为柔性材料的海绵或柔性泡沫材料,因此可以进行缓冲而进行保护。外层作成刚性材料,有利于框状防护罩的定型和固定。所述防护罩上还设有安全带,所述安全带通过安全带支架与防护罩相连。这样又能够保证人体在惯性的作用下,防止碰撞到前面的座椅靠背或挡风玻璃。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保护乘座在座椅上的人体,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发生位移时的安全,又能够保证人体在惯性的作用下,防止碰撞到前面的座椅靠背或挡风玻璃。同时,二次撞击时的减振作用,使用简便,美观,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合如下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其中,坐垫1;靠背2;头枕3;防护罩4;安全带5;安全带支架6;升降架7;泡沫垫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机动车安全座椅,在所述的座椅上安装一个半包围式的安全防护罩4,该安全罩内部的整体形状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原理,该安全罩通过螺钉连接在座椅上。所述安全罩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形状呈凹型。该凹型的边缘高出座椅的本体部分,该高度优选10-20CM。所述防护罩4为双层结构,其中内层材料为柔性材料,外层为刚性材料。内层柔性材料为柔性泡沫材料或海绵材料。因为在防护罩4的坐垫1、靠背2、头枕3的内层等各部位磨损程度不一,因此在坐垫1等位置的内层材料分块组合安装,便于磨损后拆卸、更换。在所述防护罩4的靠背2后方安装有可上下调节的升降架7,便于适合不同身高的乘客使用。乘客根据自身身高的位置,调节升降架7的高度,使防护罩4的靠背2和头枕3部位上下移动调节,满足乘客不同的要求。所述防护罩4上还设有安全带5,所述安全带5通过安全带支架6与防护罩4相连。在所述的防护罩4上安装有双安全带5,其中一条安装在位于乘客胸部位置,另一条安装在乘客大腿部位的位置。所述安全带7通过固连在防护罩4上的安全带支架6与防护罩4连接。这样又能够保证人体在惯性的作用下,防止碰撞到前面的座椅靠背2或挡风玻璃。所述防护罩4上设有多个通气孔,这样使乘坐安全罩内的乘客在侧面和后面得到良好的通气效果。为了防止后排乘客在惯性力或重力的作用下,撞击到前排座椅的背面,因此,在所述座椅的背面粘贴一层柔性材料,优选材料为弹性泡沫垫8。这样的设计,当车辆发生侧翻、翻滚或坠落时,可以有效保证乘座在座椅上的人体在左右、上下位移时的安全防护。当人体在左右、上下位移时,会受到所述防护罩4的内层阻隔,人体直接接触防护罩4的内层,又因为内层为柔性材料的海绵或柔性泡沫材料,因此可以进行缓冲而进行保护。外层做成刚性材料,有利于框状防护罩4的定型和固定。所述防护罩4上还设有安全带5,所述安全带5通过安全带支架6与防护罩4相连。这样又能够保证人体在惯性的作用下,防止碰撞到前面的座椅靠背2或挡风玻璃。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保护乘座在座椅上的人体,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发生位移时的安全,又能够保证人体在惯性的作用下,防止碰撞到前面的座椅靠背2或挡风玻璃。同时,二次撞击时的减振作用,使用简便,美观,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该实施例仅为本技术其中一种最佳实施例,任何与本技术技术方案等同的设计构思,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安全座椅,包括坐垫(1)、与坐垫(1)连接的靠背(2),以及安装在靠背(2)上面的头枕(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上设有一个防护罩(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4)呈半包围式设在座椅边缘位置,在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呈凹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4)为双层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4),内层材料为柔性材料,外层为刚性材料。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柔性材料为柔性泡沫材料。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柔性材料为海绵材料。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4)上还设有安全带(5),所述安全带通过安全带支架(6)与防护罩(4)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安全座椅,包括坐垫、与坐垫连接的靠背,以及安装在靠背上面的头枕,在所述座椅上增设一个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呈半包围式设在所述座椅的边缘位置,在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呈凹型。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保护乘座在座椅上的人体,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发生位移时的安全,又能够保证人体在惯性的作用下,防止碰撞到前面的座椅靠背或挡风玻璃。同时,二次撞击时的减振作用,使用简便,美观,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B60R21/02GK2875888SQ20062006925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0日专利技术者谭建 申请人:谭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安全座椅,包括坐垫(1)、与坐垫(1)连接的靠背(2),以及安装在靠背(2)上面的头枕(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上设有一个防护罩(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建
申请(专利权)人:谭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