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406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用筒管,包括管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管体的两端的管盖,所述管体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管体的外侧紧配合的压片,所述压片的一端与所述管体连接,所述压片的另一端活动设置,纺线的首端线头可穿过并压紧设置于所述压片与所述管体之间;所述管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可沿所述管体的径向滑动的固定柱,纺线的末端线头可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上。该纺织用筒管结构简单、能有效固定纱线线头,方便运输和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用筒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用筒管。
技术介绍
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之一,在纺织生产过程中,筒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零件,这种筒管的形状一般是两个圆形管盖夹合一个圆柱形管体的形状。在纺织生产过程中,筒管常用来卷绕纱线,纱线缠绕完成后通常连同筒管一起取下,并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现有的筒管不能固定纱线头,在运输和储存纱线的过程中,纱线因没有固定好纱线头容易松散,并用于下一道工序。现有的筒管不能固定纱线头,纱线容易松散,且纱线之间容易交错缠绕,给纱线的运输和储存以及下一道工序的进行都将带来不便,因此,现有的筒管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固定纱线线头,方便运输和储存的纺织用筒管。 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用筒管,包括管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管体的两端的管盖,所述管体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管体的外侧紧配合的压片,所述压片的一端与所述管体连接,所述压片的另一端活动设置,纺线的首端线头可穿过并压紧设置于所述压片与所述管体之间;所述管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可沿所述管体的径向滑动的固定柱,纺线的末端线头可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上。 其中,所述管盖的内侧面上沿所述管体的径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同向的滑动槽,所述固定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顶部设置有球形头部,所述柱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部,所述球形头部的顶部开设有十字交叉的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与穿过其中的纺线形成紧配合,且所述球形头部的顶部不高于所述凹槽,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 其中,所述压片的个数为4个,4个所述压片环形并间隔设置在所述管体上。 其中,所述管体与所述管盖为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管体为轻质耐磨塑料制成的管状结构,所述管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磨砂层。 其中,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孔。 其中,所述管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的外形呈半球形。 其中,所述弹性凸起呈环形排列,每个环形排列有6个所述弹性凸起。 其中,所述管盖上设置有柔性须条,所述柔性须条包括主体须条,所述主体上倾斜设置有多根辅助须条。 其中,所述柔性须条与所述管盖为可拆卸连接。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技术的纺织用筒管,通过在管体的外侧设置有与管体的外侧紧配合的压片,压片的一端与管体连接,压片的另一端活动设置,纺线的首端线头可穿过并压紧设置于压片与管体之间;管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可沿管体的径向滑动的固定柱,纺线的末端线头可固定于固定柱上,这就解决了在绕线之初需要人为预先缠绕几圈并将首端线头压紧后才能机器绕线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筒管上绕线绕满之后末端线头自由放置导致松散,进而导致交错缠绕的问题,将首端与末端的线头有效固定,方便使用,且方便运输和储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纺织用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纺织用筒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纺织用筒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纺织用筒管在A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纺织用筒管在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纺织用筒管在B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_管体;2-管盖;3_固定柱;11_压片;12_弹性凸起;21_凹槽;22_滑动槽;31_球形头部;32_滑动部;311-过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6所示,一种纺织用筒管,包括管体1,以及设置于管体I的两端的管盖2,管体I的外侧设置有与管体I的外侧紧配合的压片11,压片11的一端与管体I连接,压片11的另一端活动设置,纺线的首端线头可穿过并压紧设置于压片11与管体I之间;管盖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可沿管体I的径向滑动的固定柱3,纺线的末端线头可固定于固定柱3上。 本专利技术的纺织用筒管,通过在管体I的外侧设置有与管体I的外侧紧配合的压片11,压片11的一端与管体I连接,压片I的另一端活动设置,纺线的首端线头可穿过并压紧设置于压片11与管体I之间;管盖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可沿管体I的径向滑动的固定柱3,纺线的末端线头可固定于固定柱3上,在绕线之初,可以将首端线头穿过压片11与管体I之间,利用压片11与管体I的紧配合使得纺线被压紧其中,即可进行绕线,无需人为预先缠绕,这就解决了在绕线之初需要人为预先缠绕几圈并将首端线头压紧后才能机器绕线的问题,减少绕线工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绕线完成后,将末端线头缠绕在固定柱3上进行固定,也就解决了筒管上绕线绕满之后末端线头自由放置导致松散,进而导致交错缠绕的问题,将首端与末端的线头有效固定,方便使用,且方便运输和储存。 优选的,压片11的个数为4个,4个压片11环形并间隔设置在管体I上。利用间隔设置在管体I上的压片11,对首端线头进行间隔式的固定,不仅在绕线之初起到压紧力,固定首端线头以利于绕线,而且在该纺织用筒管上的纺线即将用完时,压片11对首端线头的固定不会影响纺织机的抽线,也就是首端线头最后也被抽出用于纺线,不会造成纺织机抽线装置与纺织用筒管之间的拉扯,避免损坏设备,还能完全利用纺线,不会造成浪费。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管盖2的内侧面上沿管体I的径向设置有凹槽21,凹槽21的底部设置有与凹槽21同向的滑动槽22,固定柱3包括柱体,柱体的顶部设置有球形头部31,柱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部32,球形头部31的顶部开设有十字交叉的过线槽311,过线槽311与穿过其中的纺线形成紧配合,且球形头部31的顶部不高于凹槽21,滑动部32与滑动槽22滑动配合。通过将固定柱3的滑动部32可滑动的设置在滑动槽22中,利用滑动部32与滑动槽22的滑动配合,带动固定柱3沿着管体I的径向滑动,以适应当前末端线头所处位置;在固定末端线头时,可将末端线头直接缠绕在球形头部31的底部的柱体上,再将末端线头穿过十字交叉的过线槽311中,使得纺线与过线槽311紧密配合,以夹紧纺线的末端线头,防止其自动松散,因而可以避免纺线缠绕。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滑动槽22中设置有用于限定滑动部32滑动位置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为滑动槽22的侧壁设置有波浪形的凸起,而对应的,在滑动部32的侧周设置有波浪形的凹槽,利用波浪形的凸起与波浪形的凹槽之间的配合,起到基本的限位。但是,本专利技术的限位装置也并不仅限于此,只要能起到限定滑动部32,进而限定固定柱3可以停止在任意位置的结构,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优选的,管体I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磨砂层,在初期绕线时可以增大纺线与管体I之间的摩擦,有利于纺线的首端线头稳定地固定于压片11与管体I之间。管体I为轻质耐磨塑料制成的管状结构,且管体I上设置有孔,这将大大减轻纺织用筒管的重量,减低成本,降低能耗。 为了方便运输,管体I与管盖2为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管盖2的内孔中设置有内螺纹,而管体I的外周设置外螺纹,连接时,筒管螺纹连接配合即可实现管体I与管盖2的装配,拆卸时,拧开管盖2即可拆卸。操作方便,有有利于运输过程中的空间有效利用。 同时,本专利技术纺织用筒管的管体I的内侧面设置有弹性凸起12,弹性凸起12的外形呈半球形。优选的,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用筒管,包括管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管体(1)的两端的管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管体(1)的外侧紧配合的压片(11),所述压片(11)的一端与所述管体(1)连接,所述压片(11)的另一端活动设置,纺线的首端线头可穿过并压紧设置于所述压片(11)与所述管体(1)之间;所述管盖(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可沿所述管体(1)的径向滑动的固定柱(3),纺线的末端线头可固定于所述固定柱(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用筒管,包括管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管体(I)的两端的管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I)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管体(I)的外侧紧配合的压片(11 ),所述压片(11)的一端与所述管体(I)连接,所述压片(11)的另一端活动设置,纺线的首端线头可穿过并压紧设置于所述压片(11)与所述管体(I)之间;所述管盖(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可沿所述管体(I)的径向滑动的固定柱(3),纺线的末端线头可固定于所述固定柱(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2)的内侧面上沿所述管体(I)的径向设置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21)同向的滑动槽(22),所述固定柱(3)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顶部设置有球形头部(31),所述柱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部(32),所述球形头部(31)的顶部开设有十字交叉的过线槽(311),所述过线槽(311)与穿过其中的纺线形成紧配合,且所述球形头部(31)的顶部不高于所述凹槽(21),所述滑动部(32)与所述滑动槽(22)滑动配合。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关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荡口通和纺织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