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罩稳专利>正文

汽车碰撞消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530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碰撞消能装置,由至少两个消能装置,一个以上储油箱和油管组成,消能装置中分别装有油液、空心带杆活塞和油针,将本装置装设于汽车保险杠上,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保险杠传递的撞击动能推动消能装置中的带杆活塞移动,迫使油液流动,将撞击动能变为热能消耗掉,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避免车辆损坏。本装置受力强度大,消耗能量快,是一种理想的机动车碰撞消能装置。(*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碰撞消能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碰撞消能装置。机动车在行车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碰撞事故,事故不仅对车辆造成损伤,还给乘车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人们都在企盼有一种装置在机动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乘车人员伤亡,避免车辆的损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碰撞消能装置,能实现人们这一愿望。当汽车受到强烈碰撞时,该装置能将汽车保险杠传来的撞击动能最大限度地转变成为热能消耗掉,使事故发生所造成的人员和车辆的伤害降到最低的程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汽车碰撞消能装置,是由至少两个消能装置4、10,一个以上储油箱14和油管7、13组成,消能装置4、10中分别装有油液和空心带杆活塞2、8,带杆活塞2、8将消能装置4、10分别分为前腔室3、9和后腔室5、11,后腔室5、11中分别装设有油针6、12,消能装置4中的带杆活塞2通过油管7与消能装置10的前腔室9连通,消能装置10中的带杆活塞8通过油管13与储油箱14连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当汽车受到强烈的撞击时,能有效地将撞击动能转变成热能消耗掉;受力强度大、消耗能量快;能延长撞击时间,减少撞击力,实现了液压和真空双重消能,是一种理想的机动车碰撞消能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消能装置4、10装有油液和带杆活塞2、8,带杆活塞2、8将消能装置4、10分为前腔室3、9和后腔室5、11。带杆活塞2、8为空心活塞杆,后腔室5、11中分别装有油针6、12。储油箱14装设于消能装置10的一侧。油管7的一端与消能装置4的带杆活塞2连通,另一端与消能装置10的前腔室9连通;油管13的一端与消能装置10的带杆活塞8连通,另一端与储油箱14连通。油针6、12分别装设于两消能装置的后腔室。将本技术汽车碰撞消能装置安装于汽车前面,其带杆活塞前端与汽车保险杠1连接。当汽车受到碰撞时,汽车保险杠传递的撞击动能推动带杆活塞2、8向后移动,压迫消能装置后腔室5、11中的油液高速流动,消能装置4的后腔室5中的油液经油针6进入带杆活塞2,又经油管7进入消能装置10的前腔室9,推动带杆活塞8后移;消能装置10的后腔室11中的油液经油针12进入带杆活塞8,又经油管13进入储油箱14,将撞击动能变为热能消耗掉,油针6、12用来控制油液的流量,延长撞击时间。由于带杆活塞2、8的移动,使前腔室3、9的容积变大,形成一定的真空,对带杆活塞2、8产生吸力,达到进一步的液压和真空消能,保证了汽车和乘车人的安全。本技术中消能装置和储油箱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加。本技术汽车碰撞消能装置,也可以安装在汽车尾部,防止追尾事故的发生。同时本装置还可以安装在公路转弯的路段,以及船舶、码头和其他怕碰撞的场所,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碰撞消能装置,由至少两个消能装置(4)(10)、一个以上储油箱(14)和油管(7)(1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装置(4)、(10)中分别装有油液和空心带杆活塞(2)、(8),带杆活塞(2)、(8)将消能装置(4)、(10)分别分为前腔室(3)、(9)和后腔室(5)、(11),后腔室(5)、(11)中分别装设有油针(6)、(12),消能装置(4)中的带杆活塞(2)通过油管(7)与消能装置(10)的前腔室(9)连通,消能装置(10)中的带杆活塞(8)通过油管(13)与储油箱(1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碰撞消能装置,由至少两个消能装置(4)(10)、一个以上储油箱(14)和油管(7)(1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装置(4)、(10)中分别装有油液和空心带杆活塞(2)、(8),带杆活塞(2)、(8)将消能装置(4)、(10)分别分为前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罩稳
申请(专利权)人:李罩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