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体盒、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5240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感光体盒及处理盒和具有它们的图像形成装置。鼓盒(18)具有感光鼓(20)和栅控式电晕充电器(22),排纸开口(49)与支承栅控式电晕充电器(22)的充电器支承部(90)相邻。在使用于对栅控式电晕充电器(22)的充电金属线(23)进行清洁的清洁部件(117)移动时而把持的清洁器把持部(118),投影到左右方向时向正交方向突出,该正交方向是与沿通过感光鼓(20)的轴中心和充电金属线(23)的直线(R)的方向正交的方向。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抑制充电器与感光体的相对配置产生变化,且可对充电金属线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其所具有的处理盒和感光体盒。
技术介绍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如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已知有一种打印机,其装卸自如地具有对充电器进行保持的盒。作为这种装卸自如地设在打印机上的盒,提出了下述处理单元,其具有对感光体鼓、转印辊及充电器进行保持的感光体盒。并且,在这种处理单元中,纸张在感光体鼓与转印辊之间被转印上由显影剂形成的可视图像后,从形成于感光体盒的开口排出。另外,附着在充电器的充电金属线上的纸粉或尘埃等的附着物,通过使用者用手指将设在感光体鼓的相反侧的清洁部件按压到充电金属线上,并沿充电金属线对清洁部件进行操作而被去除。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250310号公报近年来,希望打印机小型化,随之,也希望安装在打印机上的处理盒和感光体盒小型化。然而,在将上述的感光体盒小型化的情况下,对感光体鼓、转印辊、充电器及开口尺寸小型化是限度的。另一方面,当将设有它们的壳体小型化时,开口相对于壳体的比例就变大,存在壳体的强度下降的不良情况。尤其,当对充电金属线进行清洁时,由于使用者一边用手指按压清洁部件一边对其进行操作,因此,有时支承清洁部件的壳体产生挠曲,充电器的充电金属线及栅极受到负荷,充电器与感光体的相对配置会产生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充电器与感光体的相对配置产生变化,且可对充电金属线进行清洁的感光体盒及处理盒、以及具有它们的图像形成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感光体盒具有:框体;感光体,所述感光体能够旋转,并且构成为在周面上承载显影剂图像;转印部件,所述转印部件与感光体的周面相对配置,用于将显影剂图像从感光体的周面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充电器,所述充电器隔开间隔地与感光体的周面相对配置,并且构成为使感光体的表面带电,充电器具有:充电金属线,该充电金属线沿感光体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构成为通过电晕放电而使感光体带电;清洁部件,该清洁部件能够与充电金属线滑动摩擦并沿充电金属线移动,所述清洁部件用于对充电金属线进行清洁;以及把持部,该把持部构成为当使清洁部件移动时对所述把持部进行把持,框体具有:将转印部件支承成能够旋转的转印部件支承部;对充电器进行支承的充电器支承部;以及第1开口,该第1开口形成在充电器支承部与转印部件支承部之间,用于使记录介质通过,该记录介质从感光体与转印部件相对的相对部排出,第1开口在感光体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与充电器支承部相邻,当投影到所述轴线方向时,把持部向交叉方向突出,所述交叉方向与沿着通过感光体的轴中心和充电金属线的直线的方向交叉。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在框体中,第1开口与充电器支承部相邻配置,因此,实现得框体的小型化。另一方面,当实现框体的小型化时,有时充电器支承部的强度会下降,但采用上述的结构,可对把持部进行把持,并使清洁部件沿充电金属线移动。即,由于对把持部进行把持而使清洁部件移动的力是沿充电金属线进行作用的,因此,可对充电金属线进行清洁而不会将负荷赋予充电器支承部。另外,在清洁时,即使力作用在与把持部的突出方向相反方向,该方向由于是与沿通过感光体轴中心和充电金属线的直线的方向相交叉的交叉方向,因此,可抑制充电器与感光体的沿上述直线的方向中的相对配置产生变化。其结果,可抑制充电器与感光体的相对配置产生变化,并可对充电金属线进行清洁。(2)另外,也可以是,框体具有:第1框架,该第1框架在沿着通过充电器和感光体的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感光体配置在充电器侧;以及第2框架,该第2框架在沿着通过充电器和感光体的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感光体配置在充电器的相反侧,第1开口形成在第1框架上。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在第1框架上形成第1开口,因此,与通过组合第1框架和第2框架而形成第1开口的情况相比,可使第1开口的位置稳定。(3)另外,也可以是,第1框架具有充电器支承部、以及第1转印部件支承部,第2框架具有第2转印部件支承部,通过组合第1转印部件支承部和第2转印部件支承部,从而形成转印部件支承部。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对具有充电器支承部的第1框架和第2框架进行组合的这种简单结构,可形成转印部件支承部。(4)另外,也可以是,充电器支承部具有板状部件,该板状部件能够与把持部相对地、形成在充电金属线的轴线方向上。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充电器支承部具有形成在充电金属线的轴线方向上的板状部件,因此,可提高充电器支承部的刚性。因此,当对充电金属线进行清洁时,即使负荷作用在充电器支承部上,也可保证充电器支承部的刚性。其结果,能可靠地维持充电器与感光体的相对配置,并且对充电金属线进行清洁。(5)另外,板状部件也可在沿着通过充电器与感光体的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把持部设在感光体侧,并且在交叉方向上,与把持部相比,从充电器支承部更加突出。采用这种结构,由于相比于把持部从充电器支承部突出的板状部件配置在把持部的感光体侧,因此,可防止把持部与感光体接触。因此,当使用者对把持部进行把持时,能够不碰到感光体地对把持部进行把持而对充电金属线进行清洁。(6)另外,板状部件的自由端部也可配置在向沿着通过充电器与感光体的直线的方向进行投影时,与感光体相比,、从充电器支承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板状部件的自由端部配置在比感光体从充电器支承部突出的位置上,因此,能够遮挡来自沿着通过充电器与感光体的直线的方向上的自把持部侧的光。因此,可保证感光体的质量。(7)另外,框体也可还具有相对于感光体形成在充电器的相反侧的底壁,底壁与转印部件支承部形成有第2开口,所述第2开口用于使供给到相对部的记录介质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容易地确保第2开口相对于相对部的相对配置精度。因此,能使记录介质可靠地通过第2开口而供给到相对部。(8)本专利技术的处理盒,具有:上述的感光体盒;以及显影盒,所述显影盒收纳显影剂,并且构成为相对于感光体盒装卸自如,感光体盒具有盒收纳部,显影盒一边转动一边装卸于所述盒收纳部,显影盒具有当脱离盒收纳部时与板状部件抵接的抵接部。采用这种结构,显影盒的抵接部当脱离盒收纳部时与板状部件抵接。因此,当使显影盒脱离时,可利用板状部件来保护把持部。其结果,可抑制在通过对把持部进行把持使清洁部件移动而被清洁的充电金属线及栅极上作用负荷。(9)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的处理盒,在处理盒的记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光体盒,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57);感光体(20),所述感光体能够旋转,并且构成为在周面上承载显影剂图像;转印部件(21),所述转印部件与所述感光体(20)的周面相对配置,并且构成为将所述显影剂图像从所述感光体(20)的周面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充电器(22),所述充电器隔开间隔地与所述感光体(20)的周面相对配置,并且构成为使所述感光体(20)的表面带电,所述充电器(22)具有:充电金属线(23),该充电金属线沿所述感光体(20)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构成为通过电晕放电而使所述感光体(20)带电;清洁部件(117),该清洁部件能够与所述充电金属线(23)滑动摩擦并沿所述充电金属线(23)移动,所述清洁部件用于对所述充电金属线(23)进行清洁;以及把持部(118),该把持部构成为当使所述清洁部件移动时对该把持部进行把持,所述框体(57)具有:将所述转印部件支承成能够旋转的转印部件支承部(63,92);对所述充电器进行支承的充电器支承部(90);以及第1开口(49),该第1开口形成在所述充电器支承部(90)与所述转印部件支承部(63,92)之间,用于使所述记录介质通过,该记录介质从所述感光体(20)和所述转印部件(21)相对的相对部(46)排出,所述第1开口(49)在所述感光体(20)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与所述充电器支承部(90)相邻,当投影到所述轴线方向时,所述把持部(118)向交叉方向突出,所述交叉方向与沿着通过所述感光体(20)的轴中心和所述充电金属线(23)的直线的方向交叉。...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7.09 JP 2012-1541511.一种感光体盒,其特征在于,具有:
框体(57);
感光体(20),所述感光体能够旋转,并且构成为在周面上承载显影剂图像;
转印部件(21),所述转印部件与所述感光体(20)的周面相对配置,并且构成为
将所述显影剂图像从所述感光体(20)的周面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充电器(22),所述充电器隔开间隔地与所述感光体(20)的周面相对配置,并且
构成为使所述感光体(20)的表面带电,
所述充电器(22)具有:
充电金属线(23),该充电金属线沿所述感光体(20)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构成
为通过电晕放电而使所述感光体(20)带电;
清洁部件(117),该清洁部件能够与所述充电金属线(23)滑动摩擦并沿所述充
电金属线(23)移动,所述清洁部件用于对所述充电金属线(23)进行清洁;以及
把持部(118),该把持部构成为当使所述清洁部件移动时对该把持部进行把持,
所述框体(57)具有:
将所述转印部件支承成能够旋转的转印部件支承部(63,92);
对所述充电器进行支承的充电器支承部(90);以及
第1开口(49),该第1开口形成在所述充电器支承部(90)与所述转印部件支承
部(63,92)之间,用于使所述记录介质通过,该记录介质从所述感光体(20)和所
述转印部件(21)相对的相对部(46)排出,
所述第1开口(49)在所述感光体(20)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与所述充电器支承部
(90)相邻,
当投影到所述轴线方向时,所述把持部(118)向交叉方向突出,所述交叉方向与
沿着通过所述感光体(20)的轴中心和所述充电金属线(23)的直线的方向交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57)具有:
第1框架(59),该第1框架在沿着所述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感光体(20)
配置在所述充电器侧;以及
第2框架(58),该第2框架在沿着所述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感光体(20)
配置在所述充电器的相反侧,
所述第1开口(49)形成在所述第1框架(59)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框架(59)具有:所述
充电器支承部(90)、以及第1转印部件支承部(92),
所述第2框架(58)具有第2转印部件支承部(63),
通过对所述第1转印部件支承部(92)和所述第2转印部件支承部(63)进行组
合,从而形成所述转印部件支承部(63,9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久间进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