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耀南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用托架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81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输领域一种汽车用托架的改良,尤指一种供汽车托运自行车之托架结构改良。它包括套座、托架、调整座。套座装在支臂上,调整座将托架连为一体。其突出特点是将传统的环座改为套座,调整座的手柄与轴连接处为偏心结构,从而使该托架更加完善适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领域一种汽车用托架结构改良,尤指一种供汽车托持载运自行车之托架结构改良。请参阅图7,系利用汽车尾部固设一托架,而使该托架突伸出二支臂,供载运的自行车前管得以托持,其中传统式作法是在该托持部位设颈弧形状的软质海绵环座,用来托垫自行车的前管,再用具有松紧度的绳索缠绕束固,以利于汽车承载。据查,上述以托架支臂上的对称环座来托垫自行车前管下方,而再以绳索固结的装运方式,略显简略,且需浪费时间去思考索如何缠绕绑束,方得使自行车牢固载运。另传统的调整座系用螺杆轴与螺母方法将外、中、内座连为一体,调整方位时,很不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创造一种结构精良、牢固托持、组装迅速、调整角度方便等多项功能特性的托固结构,经实际打样、测试后,证实本技术方案可行、性能优异。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它包括套座、托架、调整座,套座装在托架的支臂上,调整座将托架连接为一个整体;套座的下段有一迫孔,该迫孔的上方设有形成“V”状的两块托片,一托片的端缘延伸出一条单向齿列之束带,另一托片的端缘中部凹设有一套口和可拨动的挡片。调整座包括外座、中座、内座、轴、手柄,中座两侧隐设有环齿列,外座、内座贴中座的一侧均设有单向环齿列,外座、中座、内座依次通过轴与手柄连接,手柄靠轴连接处为偏心结构。本技术的优点①托架支臂上采用了套座,可利用套座上的束带和挡片,将自行车前管迅速束固在“V”状两托片内。②套座上有一迫孔,套座能在支臂上作360°旋转,可以符合各种不同车型(如倾斜前管之淑女车图6所示)之束固。③调整座采用偏心快拆压手柄,通过简单的按压运动,可达到变换角度之目的。为便于审查员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功能及特性,特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套座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挡片卡固束带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套座束固前管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套座使用实施例图(一)图4A为本技术调整座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套座使用实施例图(二)图6为本技术套座使用实施例图(三)图7为原用环座托持自行车实施例图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套座(1),其下段设有一贯穿的迫孔,可供束固托架(2)的支臂(21)于适应位置;又迫孔(11)的上方延伸突设两块呈“V”形的托片(12)(13),而托片(12)的端缘一体延伸出一束带(14),且束带(14)之中间处凹设有一套口(131),而该套口(131)的上方又设有一挡片(132),且挡片(132)的底端则为一刃端(133),其恰可反向抵止束带(14)之单向齿列(141)位移,其中该挡片(132)的中段处向两侧延伸枢轴(134)而与套口(131)的内侧壁一体固结,以利其定位。由托片(12)(13)形成之“V”状恰供容置自行车前管(3)用束带(14)以插入卡固方式使自行车前管(3)迅速束固,其中由于束带(14)上的单向齿列(141),插入套口(131)底端处,而使挡片(132)之刃端(133)形成单向卡抵,致使该束带(14)能顺齿列方向迅速插入卡固,而当欲释卸自行车前管时,仅略经施力拨起挡片(132),使其刃端脱离单向齿列(141),则可顺利抽出束带。请对阅图4A,本技术的调整座(8)系由外座(83)、中座(82)、内座(81)等组合而成,并由一偏心快拆压手柄(86)作松释或迫紧运动。其中中座(82)系连接托架(2),并据此作角度位移调整;而外座(83)连接支臂(21),内座(81)则连接靠架(22),又中座(82)两侧隐设有环齿列(88),可供与两侧端外座(83)、内座(81)之单向环齿列(88)卡合,通过轴(85)、手柄(86)使外座(83)、中座(82)、内座(81)组合成一整体,由快拆压手柄(86)的调整,而达到角度变换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用托架结构改良,它包括套座(1)、托架(2)、调整座(8),套座(1)装在托架(2)的支臂(21)上,调整座(8)将托架(2)连接为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套座(1)的下段有一贯通的迫孔,该迫孔的上方设有两块呈V形的托片(12)(13),托片(12)的端缘延伸出一条单向齿列之束带(14),另一托片(13)的端缘中部凹设有一套口(131)和可拨动的挡片(1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托架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调整座(8)包括外座(83)、中座(82)、内座(81)、轴(85)、手柄(86)、中座(82)两侧隐设有环齿列(88),外座(83)、内座(81)贴中座(82)的一侧均设有单向环齿列(88),外座、中座、内座依次通过轴(85)与手柄(86)连接,轴(85)与手柄(86)连接处为偏心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运输领域一种汽车用托架的改良,尤指一种供汽车托运自行车之托架结构改良。它包括套座、托架、调整座。套座装在支臂上,调整座将托架连为一体。其突出特点是将传统的环座改为套座,调整座的手柄与轴连接处为偏心结构,从而使该托架更加完善适用。文档编号B60R9/00GK2180530SQ9323509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黄耀南 申请人:黄耀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托架结构改良,它包括套座(1)、托架(2)、调整座(8),套座(1)装在托架(2)的支臂(21)上,调整座(8)将托架(2)连接为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套座(1)的下段有一贯通的迫孔,该迫孔的上方设有两块呈V形的托片(12)(13),托片(12)的端缘延伸出一条单向齿列之束带(14),另一托片(13)的端缘中部凹设有一套口(131)和可拨动的挡片(1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耀南
申请(专利权)人:黄耀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