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切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425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03:25
一种传动切换机构,包括:驱动轴;冲击机构,具有曲柄机构及联接套筒,联接套筒可转动地套设于驱动轴且可相对驱动轴往复移动;旋转机构,具有从动元件及与该从动元件相互啮合的输出元件;开关,具有分别驱动冲击机构及旋转机构运动的第一销部及第二销部;弹性件,套于驱动轴且位于联接套筒及输出元件之间;驱动轴设有锁扣部及光滑部,输出元件设有与锁扣部啮合的扣合部,光滑部的外径小于扣合部的内径,当输出元件的扣合部与锁扣部啮合时,输出元件相对驱动轴处于静止状态;当第一销部挤压输出元件朝联接套筒侧移动时,弹性件收缩变形,输出元件的扣合部与锁扣部分离,且该输出元件移动至驱动轴的光滑部上,使输出元件相对驱动轴处于旋转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机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锤钻工具上的传动切换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采用的电动工具传动切换机构,如中国专利公告第101633163B号,在驱动轴上分布有两个联接套筒、两个输出元件,两个联接套筒可轴向移动的支承在驱动轴上。两个联接套筒与驱动轴和相应的输出元件之间都是以形锁合形式作用连接的,将驱动轴的转矩分别传递到旋转驱动机构或凿打锤击机构上,以实现电动工具具有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当上述工具在只锤非钻的情况下,驱动开关,调节输出元件与联接套筒的脱离,但是本专利技术在两者脱离的情况下,该联接套筒一直与驱动轴保持在高速运转动作中,且该开关与联接套筒保持接触中,从而无形中增加了两者之间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改善使用寿命的电动工具传动切换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动切换机构,用于安装有刀具的电动工具上,该传动切换机构包括:驱动轴;冲击机构,具有曲柄机构及与曲柄机构可结合或分离的联接套筒,该联接套筒可转动地套设于驱动轴且可相对驱动轴沿轴向往复移动;旋转机构,具有供刀具转动的从动元件及与该从动元件相互啮合的输出元件;开关(22),是具有分别驱动冲击机构及旋转机构运动的第一销部及第二销部;弹性件,是套于驱动轴上,且位于联接套筒及输出元件之间;所述驱动轴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锁扣部及光滑部,输出元件对应设有与锁扣部啮合的扣合部,所述光滑部的外径小于扣合部的最小内径,当输出元件的扣合部与锁扣部啮合时,使输出元件相对驱动轴处于静止状态;当第一销部挤压输出元件朝联接套筒侧移动时,弹性件收缩变形,该输出元件的扣合部与锁扣部分离,且该输出元件移动至驱动轴的光滑部上,使输出元件相对驱动轴处于旋转状态。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元件设有径向延伸的突出部,第一销部抵持于突出部上。进一步的,所述联接套筒设有位于一端的凸起、位于另一端的凸齿及位于中间内侧的第二扣合部,所述驱动轴设有与第二扣合部配合的第二锁扣部,第二销部可顶推联接套筒的凸起,使联接套筒的凸齿与曲柄机构相互脱离。进一步的,所述锁扣部、光滑部及第二锁扣部沿驱动轴的轴向依次排列。进一步的,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销部与第二销部的连线与驱动轴的轴心线平行。进一步的,电动工具传动切换机构进一步包括锁定输出元件的锁扣装置,该锁扣装置包括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卡止部及自卡止部一体延伸的抵靠部,开关具有凸轮状的外缘,该凸轮状的外缘驱动锁扣装置的抵靠部使卡持部与输出元件分离。本技术电动工具传动切换机构,结构更为简单,且由于在锤凿、钻孔模式下,虽然输出元件/联接套筒被第一销部/第二销部抵接,但由于输出元件/联接套筒已经停止转动,不会因相对转动而产生剧烈摩擦,从而确保了传动的稳定性,防止两者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动工具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电动工具的传动转换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开关逆时针旋转90度时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开关顺时针旋转90度时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输出元件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驱动轴的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锁扣装置锁死输出元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在电动工具10水平的驱动轴12沿轴向套设有曲柄机构16、输出元件14、联接套筒20、卡止部38以及弹簧28,所述弹簧28两端分别抵靠输出元件及联接套筒,卡锁结构38锁死输出元件,防止其从驱动轴12脱落上述零件都可自由运转地支撑在驱动轴12上。电动工具10通过联接套筒20与摆杆轴承16的配合驱动冲锤40,冲锤40击打冲击杆以实现锤凿功能,通过输出元件14与齿轮26的传动至从动轴(未标号),从而实现钻孔功能。结合图2,所述驱动轴12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光滑部32及第一齿部31(即锁扣部),所述输出元件设有第一扣合部18及与输出元件啮合的凸齿17,在弹簧28的推压作用下,锁扣部与扣合部卡扣以实现输出元件14与驱动轴12相接合,驱动轴12带动输出元件12,两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光滑部的外径小于扣合部的最小内径,当输出元件运动至光滑部32时,驱动轴12空转,而不会驱动输出元件14,由此,驱动轴12相对输出元件处于旋转状态。请参照图2、图5至图7,所述驱动轴14还设有第二齿部30(即第二锁扣部),所以第一齿部31、光滑部30、第二齿部32沿驱动轴的轴向依次排列。所述联接套筒20沿背离光滑部方向内凹设有收容部33,弹簧28抵靠于收容部33的内表面。所述联接套筒20的结构与输出元件大致相同,所述联接套筒20设有位于一端的凸起21、位于另一端的凸齿17及位于中间内侧的第二扣合部(19)第二扣合部19的结构与第一扣持部18相同,同时联接套筒20与摆杆轴承16啮合实现传动,从而驱使电动工具作锤凿动作。结合图2,电动工具10还包括开关22,本实施例中优选旋转开关,开关22用于在锤凿、钻孔、钻孔三种模式下切换。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销部241与第二销部242的连线与驱动轴(12)的轴心线平行。所述旋转开关至少具有第一销部241及第二销部242,在开关逆时针旋转至90度时,第一销部241驱动输出元件14径向设置的突出部141从第一齿部31向光滑部32滑动,输出元件14停止转动,电动工具进入锤凿模式(只锤不钻模式),如图3所示;顺时针旋转开关至90度时,第二销部242可顶推联接套筒的凸起21,使联接套筒的凸齿23与曲柄机构16相互脱离。进入钻孔模式(只钻不锤),此时联接套筒20到达一端极限位置,且被一锁扣装置50锁定,具体可参看图4;当开关位于初始位置时,输出元件14及联接套筒20均与输出轴12啮合而处于共同旋转模式,即处于锤钻模式(既锤又钻)。当开关自初始位置逆时针旋转45度时,即电动工具也是处于锤凿模式,但输出元件14未到达极限位置,即未被锁扣装置50锁定。在锤凿模式下,所述输出元件14与第一销部241相对静止,不会像现有传动机构中的有相对转动而发生剧烈摩擦而产生震动。所述锁扣装置50包括一端保持于机壳的弹簧51、一端连接弹簧51的卡止部52及自卡止部一体延伸的抵靠部53。所述开关22的外缘呈凸轮状,抵靠部抵靠凸轮状的外缘,逆时针旋转时,开关凸轮状的外缘推动抵靠部向一端极限位置运动,当旋转至45度时,卡止部未到达极限位置,当旋转至90度时,卡止部到达极限位置而锁死输出元件20,在锤凿模式下输出元件14不会因震动而发生旋转。藉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具机的传动切换机构,减小了结构的复杂性,使传动方式简单而稳定,从而降低了组装难度及制造成本,且输出元件14在非钻模式下处于静止状态,防止两者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除上述优选实施方案之外,本技术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切换机构,用于安装有刀具的电动工具上,该传动切换机构包括:驱动轴(12);冲击机构,具有曲柄机构(16)及联接套筒(20),该联接套筒(20)可转动地套设于驱动轴且可相对驱动轴沿轴向往复移动,以与曲柄机构可结合或分离;旋转机构,具有供刀具转动的从动元件(26)及与该从动元件(26)相互啮合的输出元件(14);开关(22),是具有分别驱动冲击机构及旋转机构运动的第一销部(241)及第二销部(242);弹性件,是套于驱动轴(12)上,且位于联接套筒(20)及输出元件(14)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2)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锁扣部(31)及光滑部(32),输出元件(14)对应设有与锁扣部啮合的扣合部(18),所述光滑部(32)的外径小于扣合部(18)的最小内径,当输出元件的扣合部(18)与锁扣部(31)啮合时,使输出元件(14)相对驱动轴(12)处于静止状态;当第一销部(241)挤压输出元件(14)朝联接套筒(20)侧移动时,弹性件(28)收缩变形,该输出元件的扣合部(18)与锁扣部(31)分离,且该输出元件(14)移动至驱动轴的光滑部(32)上,使输出元件相对驱动轴处于旋转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切换机构,用于安装有刀具的电动工具上,该传动切换机构包括:
驱动轴(12);
冲击机构,具有曲柄机构(16)及联接套筒(20),该联接套筒(20)可转动地套设于驱动轴且可相对驱动轴沿轴向往复移动,以与曲柄机构可结合或分离;
旋转机构,具有供刀具转动的从动元件(26)及与该从动元件(26)相互啮合的输出元件(14);
开关(22),是具有分别驱动冲击机构及旋转机构运动的第一销部(241)及第二销部(242);
弹性件,是套于驱动轴(12)上,且位于联接套筒(20)及输出元件(14)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轴(12)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锁扣部(31)及光滑部(32),输出元件(14)对应设有与锁扣部啮合的扣合部(18),所述光滑部(32)的外径小于扣合部(18)的最小内径,当输出元件的扣合部(18)与锁扣部(31)啮合时,使输出元件(14)相对驱动轴(12)处于静止状态;当第一销部(241)挤压输出元件(14)朝联接套筒(20)侧移动时,弹性件(28)收缩变形,该输出元件的扣合部(18)与锁扣部(31)分离,且该输出元件(14)移动至驱动轴的光滑部(32)上,使输出元件相对驱动轴处于旋转状态。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维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成机电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