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240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外壳、内胆及填充在外壳与内胆之间的发泡层,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以排出箱体内污浊空气的排气装置和引入外部新鲜空气的吸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吸气装置均包括吸入口、排出口、连接吸入口与排出口的气流通道、及设置在排出口的直流风扇,排气装置的排出口和吸气装置的吸入口开设在外壳上,排气装置的吸入口和吸气装置的排出口开设在内胆上,排气装置和吸气装置的气流通道均埋设在发泡层内,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冰箱不仅能够在冰箱门关闭的状态下排出污浊空气,引入外部新鲜空气,彻底解决冰箱内异味、臭味的问题,同时还能节约空间、不影响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冰箱,尤其涉及一种在冰箱门关闭时能够低能耗地进行冰箱内外气体相互置换的冰箱。
技术介绍
冰箱是一种利用制冷作用使冰箱内部维持在低温状态从而保存食物的装置。目前,冰箱为了解决异味严重、空气污浊的问题,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吸附法,所谓吸附法就是利用吸附剂吸附气体的原理,将吸附剂置于冷藏室内,以直接吸附异味和臭味分子,但是由于吸附剂量不大,吸附能力有限,因此只能在短期和短时间内解决异味、臭味的问题,无法有效彻底解决冰箱的异味、臭味问题;2、电离分子法,所谓电离分子法就是利用高压放电和金属催化剂将水分子、异味、臭味分子电离分解,但是这种方法会产生附加物,有些附加物会危害人体健康并残留在冰箱内,并且这种方法电离分解异味、臭味分子有限,只对特定少数几种分子有用,不能彻底解决冰箱内异味、臭味的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冰箱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能够在冰箱门关闭的状态下排出污浊空气,同时引入外部新鲜空气,从而使得冰箱内的空气时刻保持新鲜,并且效果恒定,排污效果不会随着时间衰竭,能彻底解决冰箱内异味、臭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外壳、内胆及填充在外壳与内胆之间的发泡层,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以排出箱体内污浊空气的排气装置和引入外部新鲜空气的吸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吸气装置均包括吸入口、排出口、连接吸入口与排出口的气流通道、及设置在排出口的直流风扇,排气装置的排出口和吸气装置的吸入口开设在外壳上,排气装置的吸入口和吸气装置的排出口开设在内胆上,排气装置和吸气装置的气流通道均埋设在发泡层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包括冷藏内胆和冷冻内胆,所述排气装置的吸入口和吸气装置的排出口均开设在冷藏内胆上,并靠近冷藏内胆顶部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装置的吸入口开设在冷藏内胆的侧壁上、排出口开设在外壳上对应冷冻内胆的位置处、直流风扇放置在外壳的外侧并与排出口相连通,以排出箱体内的污浊空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气装置的吸入口开设在外壳上对应冷藏内胆下部的位置处、排出口开设在冷藏内胆的后壁上、直流风扇放置在冷藏内胆的内侧并与排出口相连通,以将外部新鲜空气引入至冷藏内胆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冰箱发泡层内埋设有冷凝管和蒸发管,所述排气装置的气流通道与冷凝管相接触以实现热交换,所述吸气装置的气流通道与蒸发管相接触以实现热交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装置的气流通道包括与吸入口相连的第一隔热管、与排出口相连的第二隔热管、及连接前述第一隔热管和第二隔热管的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冷凝管相接触以吸收冷凝管的热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气装置的气流通道包括与吸入口相连的第三隔热管、与排出口相连的第四隔热管、及连接前述第三隔热管和第四隔热管的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蒸发管相接触以吸收蒸发管的冷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换热管呈盘旋状设置以与冷凝管紧密接触,所述第二换热管呈盘旋状设置以与蒸发管紧密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均为铝换热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隔热管、第二隔热管、第三隔热管、第四隔热管均为塑料隔热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冰箱通过设置有用以排出箱体内污浊空气的排气装置和引入外部新鲜空气的吸气装置,且排气装置的排出口和吸气装置的吸入口开设在外壳上,排气装置的吸入口和吸气装置的排出口开设在内胆上,排气装置和吸气装置的气流通道均埋设在发泡层内,从而本技术的冰箱不仅能够在冰箱门关闭的状态下排出污浊空气,引入外部新鲜空气,彻底解决冰箱内异味、臭味的问题,同时还能节约空间、不影响美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冰箱的箱体内排气装置和吸气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吸气装置的另一角度安装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的冰箱包括箱体10和关闭所述箱体10的门体(未图示),所述箱体10包括外壳11、内胆及填充在外壳11与内胆之间的发泡层12,所述发泡层12内埋设有冷凝管13和蒸发管14。所述箱体10内设置有用以排出污浊空气的排气装置20和引入外部新鲜空气的吸气装置30。所述排气装置20包括第一吸入口21、第一排出口23、连接第一吸入口21与第一排出口23的第一气流通道22、及设置在第一排出口23的第一直流风扇24;所述吸气装置30包括第二吸入口31、第二排出口33、连接第二吸入口31与第二排出口33的第二气流通道32、及设置在第二排出口33的第二直流风扇34。所述第一排出口23和所述第二吸入口31均开设在外壳11上,所述第一吸入口21和所述第二排出口33均开设在内胆上,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2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32均埋设在发泡层12内,从而在冰箱门体关闭的状态下,污浊空气可从第一吸入口21进入第一气流通道22并流至第一排出口23,最终在第一直流风扇24的作用下排出冰箱;外部新鲜空气可从第二吸入口31进入第二气流通道32并流至第二排出口33,最终在第二直流风扇34的作用下进入箱体10内,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得箱体10内的空气时刻保持新鲜,彻底解决了冰箱内异味、臭味的问题,同时还能节约空间、不影响美观度。所述内胆包括冷藏内胆15和冷冻内胆16,所述第一吸入口21和所述第二排出口33均开设在冷藏内胆15上,并靠近冷藏内胆15的顶部设置,从而从第二排出口33进入的新鲜空气会先根据冷量下沉的原理下沉至冷藏内胆15的底部,随着新鲜空气的逐渐进入冷藏内胆15内的污浊热空气会全部从第一吸入口21流出,保证了冷藏内胆15内空气的新鲜度。所述第一吸入口21开设在冷藏内胆15的侧壁上、第一排出口23开设在外壳11的背部对应冷冻内胆16的位置处、第一直流风扇24放置在外壳11背部的外侧并与第一排出口23相连通,以排出箱体10内的污浊空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2与所述冷凝管13相接触以实现热交换,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2包括与第一吸入口21相连的第一隔热管221、与第一排出口23相连的第二隔热管222、及连接前述第一隔热管221和第二隔热管222的第一换热管223,所述第一换热管223呈盘旋状设置并与所述冷凝管13紧密接触以吸收冷凝管13的热量,从而在排气的过程中,污浊空气会吸收冷凝管13的热量,同时释放冷量以冷却冷凝高压气体,增加冷凝和过冷度,增加冷凝效果,进而使得冰箱内温度波动小,能耗几乎不增加。所述第二吸入口31开设在外壳11背部对应冷藏内胆15下部的位置处、第二排出口33开设在冷藏内胆15的后壁上、第二直流风扇34放置在冷藏内胆15的背部内侧并与第二排出口33相连通,以将外部新鲜空气引入至冷藏内胆15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外壳、内胆及填充在外壳与内胆之间的发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以排出箱体内污浊空气的排气装置和引入外部新鲜空气的吸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吸气装置均包括吸入口、排出口、连接吸入口与排出口的气流通道、及设置在排出口的直流风扇,排气装置的排出口和吸气装置的吸入口开设在外壳上,排气装置的吸入口和吸气装置的排出口开设在内胆上,排气装置和吸气装置的气流通道均埋设在发泡层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外壳、内胆及填充在外壳与内胆之间的发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以排出箱体内污浊空气的排气装置和引入外部新鲜空气的吸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吸气装置均包括吸入口、排出口、连接吸入口与排出口的气流通道、及设置在排出口的直流风扇,排气装置的排出口和吸气装置的吸入口开设在外壳上,排气装置的吸入口和吸气装置的排出口开设在内胆上,排气装置和吸气装置的气流通道均埋设在发泡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括冷藏内胆和冷冻内胆,所述排气装置的吸入口和吸气装置的排出口均开设在冷藏内胆上,并靠近冷藏内胆顶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的吸入口开设在冷藏内胆的侧壁上、排出口开设在外壳上对应冷冻内胆的位置处、直流风扇放置在外壳的外侧并与排出口相连通,以排出箱体内的污浊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装置的吸入口开设在外壳上对应冷藏内胆下部的位置处、排出口开设在冷藏内胆的后壁上、直流风扇放置在冷藏内胆的内侧并与排出口相连通,以将外部新鲜空气引入至冷藏内胆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国华成玉伟田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