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533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冰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冷藏间室、冷冻间室、变温间室、连通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的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用于对冷冻间室制冷的冷冻蒸发器;冷冻风扇,用于将冷冻间室内的冷风通过送风通道导向变温间室;变温风道组件,变温风道组件设在变温间室内,变温风道组件内具有与送风通道连通的出风风道、与回风通道连通的回风风道、温度探测口、与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以及与回风风道连通的回风口;感温探头,从温度探测口露出,用于检测变温间室内的温度;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感温探头的温度检测值控制冷冻风扇的转速。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冷冰箱具有变温室控温可靠、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冰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冷藏间室、冷冻间室、变温间室、连通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的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用于对冷冻间室制冷的冷冻蒸发器;冷冻风扇,用于将冷冻间室内的冷风通过送风通道导向变温间室;变温风道组件,变温风道组件设在变温间室内,变温风道组件内具有与送风通道连通的出风风道、与回风通道连通的回风风道、温度探测口、与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以及与回风风道连通的回风口;感温探头,从温度探测口露出,用于检测变温间室内的温度;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感温探头的温度检测值控制冷冻风扇的转速。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冷冰箱具有变温室控温可靠、成本低等优点。【专利说明】风冷冰箱
本技术涉及电器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冷冰箱。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风冷电脑冰箱,采用电动风门或手动风门控制变温室的温度。但在使用过程中,风门易出现故障,从而造成变温室温度过高或过低,并且风门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冰箱成本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风冷冰箱,该风冷冰箱具有变温室控温可靠、成本低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出一种风冷冰箱,所述风冷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冷藏间室、冷冻间室和位于所述冷藏间室和所述冷冻间室之间的变温间室,所述箱体内设有连通所述冷冻间室和所述变温间室的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冷冻蒸发器,所述冷冻蒸发器用于对所述冷冻间室制冷;冷冻风扇,所述冷冻风扇设在所述冷冻间室内,用于将所述冷冻间室内的冷风通过所述送风通道导向所述变温间室;变温风道组件,所述变温风道组件设在所述变温间室内,所述变温风道组件内具有与所述送风通道连通的出风风道和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的回风风道,所述变温风道组件上设有温度探测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以及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的回风口 ;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设在所述变温风道组件内,且所述感温探头从所述温度探测口露出,用于检测所述变温间室内的温度;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感温探头和所述冷冻风扇相连,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感温探头的温度检测值控制所述冷冻风扇的转速。 根据本技术的风冷冰箱,对所述变温间室内的温度控制更加可靠,成本更低。 另外,根据本技术的风冷冰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变温风道组件包括:后壳;中壳,所述中壳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后壳上,且所述中壳与所述后壳之间限定出后出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贯通所述后壳和所述中壳;前壳,所述前壳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中壳上,且所述前壳与所述中壳限定出与所述后出风风道连通的前出风风道,所述前出风风道和所述后出风风道共同构成所述出风风道,所述感温探头设在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所述出风口、所述回风口和所述温度探测口设在所述前壳上。 所述中壳的前表面设有与所述温度探测口位置相对的装配槽,所述感温探头设在所述装配槽内。 所述出风口为三个,其中,两个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前壳的前表面上邻近所述前壳的顶壁设置,且两个所述出风口沿左右方向间隔开,另一个所述出风口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前壳的前表面的中部。 所述回风口为一个,且所述回风口邻近所述前壳的底壁和左侧壁设置。 所述温度探测口为一个,且所述温度探测口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回风口和左侧的所述出风口之间。 所述变温风道组件上设有围绕所述出风口且前端敞开的出风筒,所述出风筒的底壁上设有与敞开的前端相连通的缺口。 所述出风筒的上表面由后至前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缺口从出风筒的底壁延伸至左侧壁和右侧壁。 所述变温风道组件上设有罩设所述回风口的回风窗。 所述变温风道组件上设有罩设所述温度探测口的感温护罩。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变温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变温风道组件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变温风道组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风冷冰箱1、箱体100、冷藏间室111、冷冻间室112、变温间室113、送风通道120、回风通道130、冷冻蒸发器200、冷冻风扇300、变温风道组件400、后出风风道411、前出风风道412、回风风道420、感温护罩431、出风筒441、缺口 442、回风窗451、后壳460、中壳470、装配槽471、前壳480、感温探头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冷冰箱I。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冷冰箱I包括箱体100、冷冻蒸发器200、冷冻风扇300、变温风道组件400、感温探头500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 箱体100内设有冷藏间室111、冷冻间室112和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冷藏间室111和冷冻间室112之间的变温间室113 (上下方向如图1-图4中的箭头A所示),箱体100内设有连通冷冻间室112和变温间室113的送风通道120和回风通道130。 冷冻蒸发器200设在箱体100内对应冷冻间室112的位置,用于对冷冻间室112制冷。冷冻风扇300设在冷冻间室112内,用于将冷冻间室112内的冷风通过送风通道120导向变温间室113,而变温间室113内的冷由回风通道130再回到冷冻间室112。 变温风道组件400设在变温间室113内,变温风道组件400内具有与送风通道120连通的出风风道和与回风通道130连通的回风风道420,变温风道组件400上设有温度探测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以及与回风风道420连通的回风口。感温探头500设在变温风道组件400内,且感温探头500从所述温度探测口露出,用于检测变温间室113内的温度。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感温探头500和冷冻风扇300相连,所述控制器根据感温探头500的温度检测值控制冷冻风扇300的转速。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冷冰箱1,通过设置冷冻风扇300和连通冷冻间室112和变温间室113的送风通道120和回风通道130,可以利用冷冻风扇300将冷冻间室112内的冷空气通过送风通道120导入变温间室113内,以实现变温间室113的制冷。 此外,通过设置感温探头500和所述控制器,可以利用感温探头500检测变温间室113内的温度,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感温探头500的温度检测值控制冷冻风扇300的转速,以控制冷冻风扇300向变温间室113内导入冷风的流速,实现对变温间室113内温度的调节。由于风冷冰箱I仅通过调节冷冻风扇300的转速来调节变温间室113内的温度,不易因其他部件损坏而导致变温间室113内不能制冷或温度过低,不仅对温度调节更加准确可靠,而且不需要增加其他装置(例如风门),这样可以省去风门的成本,从而提高了风冷冰箱I的性价比。 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冷冰箱I具有变温室控温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冷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冷藏间室、冷冻间室和位于所述冷藏间室和所述冷冻间室之间的变温间室,所述箱体内设有连通所述冷冻间室和所述变温间室的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冷冻蒸发器,所述冷冻蒸发器用于对所述冷冻间室制冷;冷冻风扇,所述冷冻风扇设在所述冷冻间室内,用于将所述冷冻间室内的冷风通过所述送风通道导向所述变温间室;变温风道组件,所述变温风道组件设在所述变温间室内,所述变温风道组件内具有与所述送风通道连通的出风风道和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的回风风道,所述变温风道组件上设有温度探测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以及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的回风口;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设在所述变温风道组件内且从所述温度探测口露出,用于检测所述变温间室内的温度;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感温探头和所述冷冻风扇相连,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感温探头的温度检测值控制所述冷冻风扇的转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居洲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