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699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制冷间室及风道模块,所述风道模块包括蒸发器、设于蒸发器一侧的风机及相对设于蒸发器另一侧的回风口,所述风道模块还包括设于风机周围的至少两个风门以及控制所述风门打开或关闭的控制模块,所述制冷间室具有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风门相对应连通的至少两个制冷区。所述冰箱通过在风机周围设置有至少两个风门,所述制冷间室具有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风门相对应连通的至少两个制冷区,一个风道模块集成多个风门,从而简化了风道模块的结构,同时可实现对一个制冷间室内的对多个制冷区精确控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冰箱,尤其涉及一种在一个制冷间室内具有多个温度区域,且可对制冷间室精确控温的冰箱。
技术介绍
现有冰箱多通过独立的冷藏室、变温室及冷冻室实现不同的冷藏温度,各个制冷间室分别需要独立的风道控温,使得整个冰箱的风道结构复杂,在生产中增加了模具难度与成本,且占用空间大。另外,一般独立的变温室及冷冻室的空间大小固定且有限,在用户急需使用时需要将变温室及冷冻室内的物品取出,使用完毕后再将物品放回,不方便。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冰箱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一个制冷间室内具有多个温度区域的多个制冷区或一个制冷间室内具有多种温区,且可对制冷间室精确控温的冰箱。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制冷间室及风道模块,所述风道模块包括蒸发器、设于蒸发器一侧的风机及相对设于蒸发器另一侧的回风口,所述风道模块还包括设于风机周围的至少两个风门以及控制所述风门打开或关闭的控制模块,所述制冷间室具有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风门相对应连通的至少两个制冷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模块包括第一风道盖板、第二风道盖板及设于第一风道盖板与第二风道盖板之间的容纳腔,所述风机设于容纳腔内,所述风门设于容纳腔的周壁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区包括由隔板或抽屉分割限定的冷藏区、变温区及速冷区,所述风门包括分别与冷藏区、变温区及速冷区相对应连通的冷藏风门、变温风门及速冷风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温区与速冷区并排位于所述冷藏区的下方,在所述风机靠近变温区的一侧设有变温风门及位于所述变温风门上方的第一冷藏风门;在所述风机靠近速冷区的一侧设有速冷风门及位于所述速冷风门上方的第二冷藏风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设于变温风门及第一冷藏风门之间并控制变温风门及第一冷藏风门的第一控制模块、设于速冷风门及第二冷藏风门之间并控制速冷风门及第二冷藏风门的第二控制模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及风门设于所述蒸发器的上方,所述回风口设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制冷间室及风道模块,所述风道模块包括蒸发器、设于蒸发器一侧的风机相对设于蒸发器另一侧的回风口,所述风道模块还包括设于风机周围的至少两个风门以及控制所述风门打开或关闭的控制模块,至少两个所述风门与制冷间室相通以给所述制冷间室提供冷空气,当一个风门开启时,所述制冷间室处于第一制冷状态;当至少两个风门开启时,所述制冷间室处于第二制冷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模块包括第一风道盖板、第二风道盖板及设于第一风道盖板与第二风道盖板之间的容纳腔,所述风机设于容纳腔内,所述风门设于容纳腔的四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冰箱通过在风机周围设置有至少两个风门,所述制冷间室具有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风门相对应连通的至少两个制冷区,一个风道模块集成多个风门,从而简化了风道模块的结构,同时可实现对一个制冷间室内的对多个制冷区精确控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冰箱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风道模块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风道模块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4时本技术风道模块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风道模块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冰箱100,包括若干制冷间室10及给所述制冷间室10提供冷气的风道模块20。所述风道模块20包括蒸发器21、设于蒸发器21一侧的风机22、设于风机22周围的至少两个风门23、控制所述风门23打开或关闭的控制模块(未图示)、以及和所述风机22相对设于蒸发器21另一侧的回风口24。所述风门23及回风口24通过风道或直接与所述制冷间室10连通。所述风机22将蒸发器21周围的冷空气通过设于风机22周围的风门23输送至制冷间室10内,冷空气在制冷间室10内与待冷藏的物品或制冷间室10内的空气经过热交换后经过回风口24循环至蒸发器21的另一侧。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设于制冷间室10内的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的处理器及由处理器控制的电机,所述电机带动风门23转动以控制风门23的开启或关闭。温度传感器检测制冷间室10内的温度并形成温度信号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将温度信号与该制冷间室10预设的温度进行对比分析、作出风门23需要开启或关闭的处理信号,再通过处理信号控制电机带动风门23打开或关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制冷间室10内的温度高于对该制冷间室10预设的温度时,所述处理器控制电机带动所述风门23开启。进一步地,所述风门23开启角度越大,经过所述风门23进入相应的制冷间室10内的冷空气量越大,制冷间室10内的温度就越低;反之亦然,当风门23的开启角度为零时,所述风门23处于关闭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22及风门23设于所述蒸发器21的上方,所述回风口24设于所述蒸发器21的下方。具体地,所述风道模块20包括第一风道盖板25、第二风道盖板26、填充于第一风道盖板25与第二风道盖板26之间的发泡层27。所述第一风道盖板25和所述发泡层27的高度均大于第二风道盖板26;所述第一风道盖板25、第二风道盖板26和发泡层27共同限定出容纳腔28。所述风机22设于容纳腔28内,所述风门23设于容纳腔28的周壁处,且所述风门23与所述第二风道盖板26之间具有风门盖板29。所述蒸发器21位于所述容纳腔28的下方,所述回风口24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盖板25的底端。所述第二风道盖板26与发泡层27配合设有将冷风导向所述风门23的导向板261,所述风机22采用轴流风机22,先将蒸发器21处的冷空气吸入风机22中心处,再将冷空气由中心向外沿所述导向板261经过设于风机22四周的风门23输送至制冷间室10内。与所述风门23的数量相对应,所述制冷间室10具有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风门23相对应连通的至少两个制冷区11,每个制冷区11的温度分别由与该制冷区11相连通的风门23控制,以达到该制冷区11所设定或所需要的温度。每一个制冷区11可以对应有一个或多个风门23。本技术通过一个风道模块20集成多个风门23,从而简化了风道模块20的结构,同时可实现一个制冷间室11内具有多个温度不同的制冷区11,且可以对一个制冷间室10内的对多个制冷区11精确控温。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冰箱100的一个制冷间室10如冷藏室内设有多个制冷区11,所述制冷区11包括由隔板分割限定的冷藏区111、变温区112及速冷区113,且所述变温区112与速冷区113并排位于所述冷藏区111的下方。根据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将温度相对较低的变温区112与速冷区1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包括制冷间室及风道模块,所述风道模块包括蒸发器、设于蒸发器一侧的风机及相对设于蒸发器另一侧的回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模块还包括设于风机周围的至少两个风门以及控制所述风门打开或关闭的控制模块,所述制冷间室具有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风门相对应连通的至少两个制冷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箱,包括制冷间室及风道模块,所述风道模块包括蒸发器、设于蒸发器一侧的风机及相对设于蒸发器另一侧的回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模块还包括设于风机周围的至少两个风门以及控制所述风门打开或关闭的控制模块,所述制冷间室具有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风门相对应连通的至少两个制冷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模块包括第一风道盖板、第二风道盖板及设于第一风道盖板与第二风道盖板之间的容纳腔,所述风机设于容纳腔内,所述风门设于容纳腔的周壁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区包括由隔板或抽屉分割限定的冷藏区、变温区及速冷区,所述风门包括分别与冷藏区、变温区及速冷区相对应连通的冷藏风门、变温风门及速冷风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区与速冷区并排位于所述冷藏区的下方,在所述风机靠近变温区的一侧设有变温风门及位于所述变温风门上方的第一冷藏风门;在所述风机靠近速冷区的一侧设有速冷风门及位于所述速冷风门上方的第二冷藏风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月李军平王栋陈君王大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