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排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4216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排安全防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铜排输入端不能得到有效的绝缘防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它包括绝缘防护套、底盖和顶部防护帽,绝缘防护套包括与待防护的铜排输入端形状相匹配的壳体,在壳体一侧设有供铜排输入端插入的插口;底盖包括下部底面、设置于底面上的中空圆柱形柱体;顶部防护帽包括帽体以及帽体下部的裙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绝缘防护套、底盖、顶部防护帽的配合安装,将铜排使用过程中裸露的电源输入端、缆线接头、以及接线螺栓螺母进行全方位有效的绝缘防护,对铜排的接入端形成封闭的绝缘空间,能够防止铜排端头产生漏电,并且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铜排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系统内的铜排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铜排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铜排是一种大电流导电产品,适用于高低压电器、开关触头、配电设备、母线槽等电器工程,铜排的电源输入端一般会从器件连接端头引出,提供接口供用户在使用时进行接线,因为需要在接线后才能将该输入端与连接线接头整体进行绝缘防护,所以电器该电源输入端在出厂时通常是没有防护的,用户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螺栓和螺母将缆线固定在铜排的端头孔处,而用户在接线后通常找不到合适的防护装置对铜排的输入端、以及缆线接头处的螺栓和螺母进行有效防护,该端头部位经常被裸露在外,容易发生短路的危险,或者只是用绝缘胶带对该端头进行简单的缠绕防护,虽然能够绝缘,但胶带不容易缠绕覆盖均匀,且易发生老化,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在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202178404U中公开了一种铜排防护结构,用在电源系统中,包括用于固定铜排的铜排支架,所述铜排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铜排支架上,所述铜排支架上还固定有防护罩固定板,所述铜排防护结构还包括与所述防护罩固定板可拆卸连接的防护罩,所述铜排的第一端收容在由所述防护罩固定板和防护罩(4)围成防护腔中,所述防护罩具有一引线开口。该铜排防护结构实现了对铜排与线缆的连接处进行防护的功能,但是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在电器中所占空间较大,且铜排端部的其中一个面仍是裸露在外的,没有完全解决铜排端部全方位防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铜排输入端不能得到有效的绝缘防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铜排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绝缘防护套、底盖和顶部防护帽,所述绝缘防护套包括与待防护的铜排输入端形状相匹配的壳体,在所述壳体一侧设有供铜排输入端插入的插口,在所述壳体的上、下表面与所述铜排输入端的端头孔对应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上安装口、下安装口;在所述下安装口设有与所述壳体一体相连的圆柱形底柱,在所述底柱的内壁两侧开设有相对称的插槽,在所述底柱的上表面与两插槽十字对称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卡槽,在所述卡槽的相邻两侧底柱上表面上设有凸出的斜面,所述斜面向所述卡槽方向渐升设置;所述底盖包括下部底面、设置于所述底面上的中空圆柱形柱体,所述柱体的外径小于所述底柱的内径,在所述柱体的顶部表面两侧设置有相对称的卡扣,所述卡扣的形状与所述底柱上卡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顶部防护帽包括帽体以及帽体下部的裙盖,所述帽体的内壁形状与待防护的铜排接线螺栓的顶部形状相匹配,所述裙盖的面积大于所述绝缘防护套壳体的上安装口的面积。优选的,在所述顶部防护帽的帽体上设置有联系带,所述联系带一端固定于所述帽体顶部,另一端设有圆环状固定扣;在所述绝缘防护套的壳体一侧设有固定柱,在所述固定柱上设有环形柱槽,所述固定扣卡合安装于所述环形柱槽内。优选的,所述顶部防护帽与所述联系带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顶部防护帽和联系带的材质为阻燃绝缘橡胶。优选的,所述绝缘防护套和底盖的材质为阻燃工程塑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绝缘防护套、底盖、顶部防护帽的配合安装,将铜排使用过程中裸露的电源输入端、缆线接头、以及接线螺栓、螺母进行全方位有效的绝缘防护,对铜排的接入端形成封闭的绝缘空间,能够防止铜排端头产生漏电,并且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长期的粉尘堆积造成铜排接触不良,极大的提高了铜排使用的安全性。2.绝缘防护套和底盖通过卡扣、插槽、卡槽的配套结构,接线螺栓从铜排下部安装后,扣合底盖,能够避免铜排下部及接线螺栓下部裸露;并起到支撑接线螺栓的作用,在接线时防止螺栓下滑;且底盖和绝缘防护套在配合安装后能够形成自锁,使得该防护装置结构更加稳定牢固,且不需使用螺丝等外部零件进行固定,安装更加方便。3.顶部防护帽能够对连接到铜排上的线缆接头、接线螺栓及螺母进行有效的防护,下部裙盖能够将绝缘防护套上安装口完全覆盖,形成对铜排端头的全方位防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对该接头处进行有效防护的难题;采用联系带将顶部防护帽和绝缘保护套连接在一起,使得安装更加方便,同时能够避免顶部防护帽在安装前后脱落、丢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铜排安全防护装置中绝缘防护套和底盖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铜排安全防护装置中顶部防护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铜排安全防护装置安装在铜排输入端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铜排安全防护装置中绝缘防护套、底盖与铜排、接线螺栓和螺母的装配示意图。其中,1为绝缘防护套;2为底盖;3为顶部防护帽;4为铜排;5为端头孔;6为接线螺栓;7为螺母;11为壳体;12为底柱;13为插槽;14为卡槽;15为斜面;16为固定柱,17为环形柱槽;18为插口;21为底面;22为柱体;23为卡扣;31为帽体;32为裙盖,33为联系带;34为固定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铜排安全防护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绝缘防护套1、底盖2和顶部防护帽3,绝缘防护套1包括与待防护的铜排4输入端形状相匹配的壳体11,在壳体11一侧设有供铜排4输入端插入的插口18,在壳体11的上、下表面与铜排4输入端的端头孔5对应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上安装口、下安装口;在下安装口设有与壳体11一体相连的圆柱形底柱12,在底柱12的内壁两侧开设有相对称的插槽13,在底柱12的上表面与两插槽十字对称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卡槽14,在卡槽14的相邻两侧底柱上表面上设有凸出的斜面15,斜面15向卡槽14方向渐升设置。底盖2包括下部底面21、设置于底面21上的中空圆柱形柱体22,柱体22的外径小于底柱12的内径,在柱体22的顶部表面两侧设置有相对称的卡扣23,卡扣23的形状与底柱12上卡槽14的形状相匹配。顶部防护帽3包括帽体31以及帽体31下部的裙盖32,帽体31的内壁形状与待防护的铜排接线螺栓6的顶部形状相匹配,裙盖32的面积大于绝缘防护套的壳体11的上安装口的面积。其中,绝缘防护套1和底盖2的材质为阻燃工程塑料;顶部防护帽3的材质为阻燃绝缘橡胶。实施例2:一种铜排安全防护装置,如图2、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顶部防护帽3的帽体31上设置有联系带33,联系带33一端固定于帽体31顶部,另一端设有圆环状固定扣34;在绝缘防护套1的壳体11一侧设有固定柱16,在固定柱16上设有环形柱槽17,固定扣34卡合安装于环形柱槽17内。顶部防护帽3与联系带33为一体成型结构,材质为阻燃绝缘橡胶。本技术铜排安全防护装置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以实施例2中的铜排安全防护装置为例,先经由绝缘防护套1上的插口18,把绝缘防护套1套在铜排4的电源输入端,使绝缘防护套1将铜排端头的侧边卡紧安装。将接线螺栓6穿过绝缘防护套1的下部的底柱12,安装在铜排4的端头孔5中,再将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排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防护套、底盖和顶部防护帽,所述绝缘防护套包括与待防护的铜排输入端形状相匹配的壳体,在所述壳体一侧设有供铜排输入端插入的插口,在所述壳体的上、下表面与所述铜排输入端的端头孔对应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上安装口、下安装口;在所述下安装口设有与所述壳体一体相连的圆柱形底柱,在所述底柱的内壁两侧开设有相对称的插槽,在所述底柱的上表面与两插槽十字对称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卡槽,在所述卡槽的相邻两侧底柱上表面上设有凸出的斜面,所述斜面向所述卡槽方向渐升设置;所述底盖包括下部底面、设置于所述底面上的中空圆柱形柱体,所述柱体的外径小于所述底柱的内径,在所述柱体的顶部表面两侧设置有相对称的卡扣,所述卡扣的形状与所述底柱上卡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顶部防护帽包括帽体以及帽体下部的裙盖,所述帽体的内壁形状与待防护的铜排接线螺栓的顶部形状相匹配,所述裙盖的面积大于所述绝缘防护套壳体的上安装口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排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防护套、底盖和顶部防护帽,
所述绝缘防护套包括与待防护的铜排输入端形状相匹配的壳体,在所述壳体一侧设有供铜排输入端插入的插口,在所述壳体的上、下表面与所述铜排输入端的端头孔对应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上安装口、下安装口;在所述下安装口设有与所述壳体一体相连的圆柱形底柱,在所述底柱的内壁两侧开设有相对称的插槽,在所述底柱的上表面与两插槽十字对称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卡槽,在所述卡槽的相邻两侧底柱上表面上设有凸出的斜面,所述斜面向所述卡槽方向渐升设置;
所述底盖包括下部底面、设置于所述底面上的中空圆柱形柱体,所述柱体的外径小于所述底柱的内径,在所述柱体的顶部表面两侧设置有相对称的卡扣,所述卡扣的形状与所述底柱上卡槽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顶部防护帽包括帽体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广举李丽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光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