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发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954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种发酵箱,涉及一种生物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体,发酵箱体内放置有发酵床,所述发酵箱体前壁由左门、中门和右门组成,所述中门中部开有排气窗;所述发酵箱体后壁外表面上安装有控制箱;所述发酵箱体顶壁内壁上设置有冷气管,该冷气管内均布有冷气孔;所述发酵床由第一发酵床、第二发酵床、第三发酵床、第四发酵床和第五发酵床组成,其中第五发酵床横向放置且分别与第二发酵床和第四发酵床相邻,第一发酵床与第二发酵床相邻,第三发酵床与第四发酵床相邻,所述第一发酵床与第三发酵床、第二发酵床与第四发酵床之间由人行通道隔开。与现有的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护的菌种发酵箱使用方便,菌种发酵质量好,且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发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菌种发酵箱
技术介绍
菌种发酵要求发酵好,发酵好,且方便。但是,传统的发酵箱,仅在发酵箱上方或下方设置加热装置,导致发酵箱的温度不均匀,而且,不能不同的发酵床采用不同的发酵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菌种发酵箱,该菌种发酵箱使用方便,菌种发酵质量好,且节省空间和可以进行可以进行差温化发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种发酵箱,包括发酵箱体,发酵箱体内放置有发酵床,所述发酵箱体前壁由左门、中门和右门组成,所述中门中部开有排气窗;所述发酵箱体后壁外表面上安装有控制箱;所述发酵箱体顶壁内壁上设置有冷气管,该冷气管内均布有冷气孔;所述发酵床由第一发酵床、第二发酵床、第三发酵床、第四发酵床和第五发酵床组成,其中第五发酵床横向放置且分别与第二发酵床和第四发酵床相邻;所述第一发酵床与第二发酵床相邻,第三发酵床与第四发酵床相邻;所述第一发酵床与第三发酵床、第二发酵床与第四发酵床之间由人行通道隔开。作为优选,所述每张发酵床包括四层发酵床层和挡板,所述四层发酵床层分别为上发酵床层、上中发酵床层、中下发酵床层和下发酵床层。作为优选,所述每层发酵床层包括发酵床层底层、发酵床层加热层和发酵菌种放置层,该发酵床层加热层内设置有加热管。作为优选,所述发酵菌种放置层上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作为优选,所述上发酵床层、上中发酵床层和中下发酵床层的底层下表面<br>上分别安装有红外线杀菌灯和紫外线杀菌灯,下表面正中心还安装有电子显微成像仪的探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发酵床下方设置有加湿器。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发酵床下方设置有除湿器。作为优选,所述发酵箱体各壁分别由三层组成,其中外层为不锈钢层,中层为保温层,内层为衬板层。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为岩棉,厚度为1mm~3mm。作为优选,所述发酵箱体底部装有轮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由于分别设置有温控装置、湿度控制装置、保温层、加热层和冷气管,因此可以根据发酵需要的温度进行调节,而且发酵床放置合理,节省空间,发酵床之间设置的通道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进入发酵箱观察,设置的轮子可以将发酵箱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外的位置,而且设置的电子显微成像仪的摄像头可以将发酵过程拍摄下来以供研究。另外,由于发酵床每层均设置有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因此可以进行差温化发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拆卸下左门、中门和右门后的主视图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发酵床位置放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相邻两发酵床层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发酵箱箱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冷气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7所示,一种菌种发酵箱,包括发酵箱体1,发酵箱体1内放置有发酵床3,发酵箱体1前壁由左门11、中门12和右门13组成,中门12中部开有排气窗121。发酵箱体1后壁外表面上安装有控制箱7。发酵箱体1顶壁内壁上设置有冷气管6,该冷气管6内均布有冷气孔61。发酵床3由第一发酵床、第二发酵床、第三发酵床、第四发酵床和第五发酵床组成,其中第五发酵床横向放置且分别与第二发酵床和第四发酵床相邻,第一发酵床与第二发酵床相邻,第三发酵床与第四发酵床相邻,所述第一发酵床与第三发酵床、第二发酵床与第四发酵床之间由人行通道隔开。每张发酵床包括四层发酵床层和挡板36,四层发酵床层分别为上发酵床层、上中发酵床层、中下发酵床层和下发酵床层。每层发酵床层包括发酵床层底层301、发酵床层加热层302和发酵菌种放置层307,发酵床层加热层302内设置有加热管308。发酵菌种放置层307上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03。上发酵床层、上中发酵床层和中下发酵床层的发酵床层底层301下表面上分别安装有红外线杀菌灯304和紫外线杀菌灯306,发酵床层底层301下表面正中心还安装有电子显微成像仪的摄像头305。第一发酵床下方设置有加湿器4,第三发酵床下方设置有除湿器5。发酵箱体1各壁分别由三层组成,其中外层为不锈钢层16,中层为保温层15,内层为衬板层14,保温,15为岩棉,厚度为1mm~3mm。发酵箱体1底部装有轮子2。实施例2一种菌种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一次发酵:待发酵物中加入菌种,混合均匀,在25-50℃温度下发酵6-64h。发酵在实施例1的发酵床床层上发酵。(2)一次灭菌:将一次发酵后物料进行一次灭菌处理,然后冷却。(3)二次发酵:在上清液中添加酵母菌种,在15-40℃下发酵6-72h。(4)二次灭菌:将二次发酵后物料进行二次灭菌处理,然后冷却到常温。上述步骤中,发酵和灭菌均在实施例1的发酵箱中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菌种发酵箱,包括发酵箱体,发酵箱体内放置有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体前壁由左门、中门和右门组成,所述中门中部开有排气窗;所述发酵箱体后壁外表面上安装有控制箱;所述发酵箱体顶壁内壁上设置有冷气管,该冷气管内均布有冷气孔;所述发酵床由第一发酵床、第二发酵床、第三发酵床、第四发酵床和第五发酵床组成,其中第五发酵床横向放置且分别与第二发酵床和第四发酵床相邻;所述第一发酵床与第二发酵床相邻,第三发酵床与第四发酵床相邻;所述第一发酵床与第三发酵床、第二发酵床与第四发酵床之间由人行通道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种发酵箱,包括发酵箱体,发酵箱体内放置有发酵床,其特征在
于:所述发酵箱体前壁由左门、中门和右门组成,所述中门中部开有排气窗;
所述发酵箱体后壁外表面上安装有控制箱;所述发酵箱体顶壁内壁上设置有冷
气管,该冷气管内均布有冷气孔;所述发酵床由第一发酵床、第二发酵床、第
三发酵床、第四发酵床和第五发酵床组成,其中第五发酵床横向放置且分别与
第二发酵床和第四发酵床相邻;所述第一发酵床与第二发酵床相邻,第三发酵
床与第四发酵床相邻;所述第一发酵床与第三发酵床、第二发酵床与第四发酵
床之间由人行通道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发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张发酵床包括
四层发酵床层和挡板,所述四层发酵床层分别为上发酵床层、上中发酵床层、
中下发酵床层和下发酵床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种发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发酵床层包
括发酵床层底层、发酵床层加热层和发酵菌种放置层,该发酵床层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富瑞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