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甘虹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砂轮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524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砂轮模具,包括底模、上模、内模和弹性连接件,上模外套于内模并通过弹性连接件与底模连接;所述底模包括模盘、凸台和加强肋,模盘的内壁和加强肋之间纵向设置第一脱模通道;所述上模包括模圈、横梁和芯棒,芯棒设置在模圈中心并通过横梁与模圈连接;所述模圈的内壁与横梁之间设置与第一脱模通道贯通的第二脱模通道;所述内模包括芯孔和限位槽,芯孔设置在内模的中心并与芯棒套接,限位槽与横梁对应设置在内模的底面,横梁位于限位槽中且内模的底面与底模的顶面接触;所述模圈高出内模顶面的内壁、芯棒高出内模顶面的外壁以及内模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用于砂轮成形的空腔。本发明专利技术脱模行程小,取件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砂轮制造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效砂轮模具
技术介绍
砂轮是一种切割或打磨的工具,而砂轮模具是一种制造砂轮的装置。现有砂轮模具主要包括外模、内模和模心,外模内壁和内模平面之间形成空腔并设置砂粒,通过高压压头对模具施压而形成砂轮,最后进过脱模获得砂轮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效砂轮模具,使压制完成的砂轮片快速脱模并方便取件,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砂轮模具,脱模行程小,取件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砂轮模具,包括底模、上模、内模和弹性连接件,上模外套于内模并通过弹性连接件与底模连接;所述底模包括模盘、凸台和加强肋,凸台设置在模盘外圆周面的中部,模盘的内壁和加强肋之间纵向设置第一脱模通道;所述上模包括模圈、横梁和芯棒,芯棒设置在模圈中心并通过横梁与模圈连接,模圈对应设置在凸台上方;所述模圈的内壁与横梁之间设置与第一脱模通道贯通的第二脱模通道;所述内模包括芯孔和限位槽,芯孔设置在内模的中心并与芯棒套接,限位槽与横梁对应设置在内模的底面,横梁位于限位槽中且内模的底面与底模的顶面接触;所述模圈高出内模顶面的内壁、芯棒高出内模顶面的外壁以及内模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用于砂轮成形的空腔。本专利技术的上模、底模、内模同轴设置,上模的芯棒穿过内模的芯孔而外套于内模,内模与待压制的砂轮尺寸对应,模圈高出内模顶面的内壁、芯棒高出内模顶面的外壁以及内模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用于砂轮成形的空腔。所述内模底面设置限位槽,限位槽的槽深大于横梁的高度且限位槽的宽度不小于横梁的宽度,横梁位于限位槽中且内模的底面穿过第二脱模通道与底模的顶面接触。所述底模设置第一脱模通道,第一脱模通道与第二脱模通道贯通,脱模装置可直接从底部依次穿过第一脱模通道、第二脱模通道和内模的底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一脱模通道或第二脱模通道贯通且第一脱模通道横截面积小于第二脱模通道,底模的上平面落入上模的横截面积中。本专利技术中底模固定在工作台上,上模的模圈和芯棒一体化连接且与底模连接而不会向上运动,设置在底模下端的脱模装置分别穿过贯通的第一脱模通道、第二脱模通道与内模的底部接触:脱模装置的顶杆向上运动,推动内模和内模上方压制完成的砂轮一起向上运动,同时模圈和芯棒相对砂轮向下运动并与砂轮脱离,此时可水平取件;脱模装置的顶杆向下运动,内模恢复至原始位置并再次与上模形成空腔。使用本专利技术进行脱模时,脱模行程小,可水平取件,适用于人工取件或机械手自动取件,生产效率高。进一步地,还包括脱模辅助装置,脱模辅助装置与内模底面连接;所述脱模辅助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推爪和顶盘,推爪依次穿过第一脱模通道、第二脱模通道与内模的底面连接。所述脱模辅助装置适用于模具下方单独设置纵向脱模装置的情况。所述脱模辅助装置的推爪可依次穿过第一脱模通道、第二脱模通道与内模的底面连接,与推爪连接的顶盘设置在推爪下方,脱模装置只要向顶盘施加向上的力即可实现脱模的动作。所述顶盘受力面积大,对脱模装置工作精度要求低且受力均匀,适用于多种自动脱模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推爪与第一脱模通道的内壁设置间隙或推爪与第二脱模通道的内壁设置间隙。所述推爪与第一脱模通道或第二脱模通道的内部设置间隙,减小推爪与脱模通道之间的摩擦,避免磨损。进一步地,还包括手动脱模装置;所述手动脱模装置包括连接杆和凸轮,连接杆横向伸入底模的内部,凸轮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一脱模通道中。所述手动脱模装置横向设置,适用于手动操作。所述连接杆伸入底模的一端为顶出端,连接杆伸出底模的一端为握持端。手动脱模时手握连接杆的握持端并旋转,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凸轮被动旋转,凸轮的凸部推顶内模的下平面向上运动,使内模脱离上模而实现脱模分离,操作简单,效率高。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多个弹性件和多个连接件;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与上模、底模相抵触;所述连接件为半螺纹螺栓,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杆和螺头,螺杆靠近螺头的一端为光杆,远离螺头的一端为螺纹杆;所述模圈设置有螺纹通孔,连接件的螺纹杆与螺纹通孔拧接,且连接杆的端部不高于上模的顶面;所述凸台设置有光面通孔,连接件的光杆与光面通孔套接;所述螺头的内平面与凸台的底面抵触。所述连接件的螺纹杆与上模的螺纹通孔连接且螺头的内平面与凸台的底面抵触,此结构用于限定上模的位置;同时,可通过拧动螺纹可调节上模的水平度。模具在工作状态时,上模收到压头施加向下的压力后相对于底模和内模向下运动而使空腔体积被压缩,空腔内的沙粒被压缩成砂轮。所述弹性件设置在上模和底模之间,弹性件随着上模的下行运动被不断压缩,压缩的弹性件一方面为上模提供缓冲而减小压头对上模的冲击;另一方面为上模的复位提供回复力。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以底模轴线为中心呈圆形等分分布。呈圆形等分设置的弹性连接件均匀分布在底模和上模外圈的连接处,受力均匀稳定。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外套于连接件。弹性件外套于连接件在保证弹性连接件功能的前提下结构更紧凑而节约空间,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砂轮模具。本专利技术优选高弹力的硬质弹簧,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与限位槽的内壁设置间隙。横梁与限位槽之间设置间隙,减小摩擦力。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与限位槽为“一”字形或“十”字形且横梁与限位槽对应设置。所述横梁与限位槽为“一”字形或“十”字形且横梁与限位槽对应设置时,结构较为简单且受力面均匀。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与承重肋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垫。因为芯棒设置在横梁上,横梁的截面积较小,考虑到受力及变形等因素,在横梁与承重肋之间设置缓冲垫辅助减轻压头对上模的冲击。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上模的芯棒与模圈一体化连接,脱模时芯棒与模圈同时动作并相对于压制完成的砂轮向下运动,使砂轮完全脱离模具,方便手动或自动取件,提高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相互贯通的第一脱模通道和第二脱模通道,使脱模辅助装置可直接与内模的底面接触连接,脱模过程简单、行程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脱模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设置脱模辅助装置的爆炸式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设置脱模辅助装置的正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设置脱模辅助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7为手动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设置手动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横梁呈“一”字形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加强肋呈“一”字形的底模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横梁呈“十”字形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加强肋呈“十”字形的底模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模,11—模盘,12—凸台,121—光面通孔,13—加强肋,14—第一脱模通道,2—上模,21—模圈,211—螺纹通孔,22—横梁,23—芯棒,24—第二脱模通道,3—内模,31—芯孔,32—限位槽,4—弹性连接件,41—弹性件,42—连接件,5—脱模辅助装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砂轮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砂轮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1)、上模(2)、内模(3)和弹性连接件(4),上模(2)外套于内模(3)并通过弹性连接件(4)与底模(1)连接;所述底模(1)包括模盘(2)、凸台(12)和加强肋(13),凸台(12)设置在模盘(2)外圆周面的中部,模盘(2)的内壁和加强肋(13)之间纵向设置第一脱模通道(14);所述上模(2)包括模圈(21)、横梁(22)和芯棒(23),芯棒(23)设置在模圈(21)中心并通过横梁(22)与模圈(21)连接,模圈(21)对应设置在凸台(12)上方;所述模圈(21)的内壁与横梁(22)之间设置与第一脱模通道(14)贯通的第二脱模通道(24);所述内模(3)包括芯孔(31)和限位槽(32),芯孔(31)设置在内模(3)的中心并与芯棒(23)套接,限位槽(32)与横梁(22)对应设置在内模(3)的底面,横梁(22)位于限位槽(32)中且内模(3)的底面与底模(1)的顶面接触;所述模圈(21)高出内模(3)顶面的内壁、芯棒(23)高出内模(3)顶面的外壁以及内模(3)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用于砂轮成形的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砂轮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1)、上模(2)、内模(3)和弹性连接件(4),上模(2)外套于内模(3)并通过弹性连接件(4)与底模(1)连接;所述底模(1)包括模盘(2)、凸台(12)和加强肋(13),凸台(12)设置在模盘(2)外圆周面的中部,模盘(2)的内壁和加强肋(13)之间纵向设置第一脱模通道(14);所述上模(2)包括模圈(21)、横梁(22)和芯棒(23),芯棒(23)设置在模圈(21)中心并通过横梁(22)与模圈(21)连接,模圈(21)对应设置在凸台(12)上方;所述模圈(21)的内壁与横梁(22)之间设置与第一脱模通道(14)贯通的第二脱模通道(24);所述内模(3)包括芯孔(31)和限位槽(32),芯孔(31)设置在内模(3)的中心并与芯棒(23)套接,限位槽(32)与横梁(22)对应设置在内模(3)的底面,横梁(22)位于限位槽(32)中且内模(3)的底面与底模(1)的顶面接触;所述模圈(21)高出内模(3)顶面的内壁、芯棒(23)高出内模(3)顶面的外壁以及内模(3)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用于砂轮成形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砂轮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模辅助装置(5),脱模辅助装置(5)与内模(3)底面连接;所述脱模辅助装置(5)包括相互连接的推爪(51)和顶盘(52),推爪(51)依次穿过第一脱模通道(14)、第二脱模通道(24)与内模(3)的底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砂轮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爪(51)与第一脱模通道(14)的内壁设置间隙或推爪(51)与第二脱模通道(24)的内壁设置间隙。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虹
申请(专利权)人:甘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