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血清瓶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2231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固定血清瓶的固定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侧壁上的多个固定片Ⅰ、固定环、设置在固定环侧壁上与固定片Ⅰ配合的固定片Ⅱ,固定片Ⅰ一端与底板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片,固定片Ⅱ一端与固定环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上设置有U型凸起,U型凸起的对侧开设有凹槽Ⅰ,凹槽Ⅰ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末端连接着复位块,复位块内部开设有凹槽Ⅱ,所述连接片的末端设置有凸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连接着弹簧的复位块与设置有凸起的连接片相互配合使用,使得连接片与连接槽能很好的连接,从而克服了现有固定结构的连接部位易松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固定血清瓶的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药用往复式摇床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血清瓶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物制药行业,需要对所生产的溶液进行震荡摇匀,一般都采往复式摇床对溶液进行震荡摇匀,往复式摇床主要包括控制系统、摇床主体,摇床主体又包括整体框架、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盛有所需要震荡的溶液的血清瓶,固定机构都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上,同一个往复式摇床内安装有多个固定机构,可同时对多个血清瓶内的溶液进行震荡。 现有的固定机构包括焊接在往复式摇床底座上的底板、底板上垂直焊接着多个固定片1、固定环、以及设置在固定环上与固定片I配合的固定片II,固定片I与固定片II之间的连接为挂钩式连接,该连接方式使固定结构在震荡的过程中连接部位易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固定血清瓶的固定装置,以克服现有固定结构的连接部位易松动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固定血清瓶的固定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侧壁上的多个固定片1、固定环、设置在固定环侧壁上与固定片I配合的固定片II,固定片I 一端与底板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片,固定片II 一端与固定环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上设置有U型凸起,U型凸起的对侧开设有凹槽I,凹槽I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末端连接着复位块,复位块内部开设有凹槽II,连接片的末端设置有凸起。固定片1、固定片II均为薄片状、且宽度为50?80mm的钢材加工而成的部件,固定片II焊接在固定环外壁上,连接槽是用于连接固定片II与固定片I的部件,与连接片配合的一端为U型凸起的开口端,U型凸起的设置一方面加强连接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便于在其对侧开设凹槽I,凹槽I为向内凹陷形成的长方体结构,将弹簧设置在凹槽I底部,复位块的长度和宽度略小于凹槽I的长度和宽度,设置子在复位块内部的凹槽II为两端开放的凹槽,设置在连接片末端的凸起的宽度大于连接片,厚度大于复位块的厚度,俩复位块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片的宽度,本固定机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将连接片垂直扣入连接槽内,由于俩复位块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片的宽度,连接片开始挤压复位块,复位块进而挤压弹簧,使得复位块向凹槽I内运动,直到将连接片卡入复位块内的凹槽II,如此,连接片与连接槽连接在一起,由于弹簧被压缩产生回复力,该回复力一直挤压着连接片,使得连接片在水平方向上能很好的固定,且由于连接片末端设置有凸起,该凸起能保证连接片不会在竖直方向上向下移动,如此,使得连接片很好的固定在连接槽内,不易松动。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连接着弹簧的复位块与设置有凸起的连接片相互配合使用,使得连接片与连接槽能很好的连接,从而克服了现有固定结构的连接部位易松动的问题。 进一步地,复位块的顶部设置有凸块。凸块的设置便于在取出连接片时人工施力将复位块进一步的压缩弹簧,使得俩复位块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片的宽度,进而取出连接片。 进一步地,固定片II与固定环连接的一端为向外突出的弧面,弧面的弧度与血清瓶的瓶壁的弧度相配合。弧面即为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曲面结构,该弧面的弧度使固定片II刚好能够贴合在血清瓶的瓶颈下端与瓶身过度处的凸起。 进一步地,固定片I与底板连接的一端为向内凹陷的凹面,凹面与血清瓶的瓶底外壁相配合。凹面与血清瓶的瓶底外壁相配合,使得血清瓶能很好的固定在底板与固定片I围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固定片I通过转轴设置在底板的外壁上。使得固定片I能够绕底板的外壁旋转,在放入血清瓶的时候,可将固定片I相外旋转,使得固定片I围成的空间较大,便于血清瓶的放入。 进一步地,固定片I为4个。固定片I设置为4个,避免固定片I设置的过少使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不好;固定片I设置的过多浪费材料,4个既能保证固定效果,同时又能节约成本。 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连接着弹簧的复位块与设置有凸起的连接片相互配合使用,使得连接片与连接槽能很好的连接,从而克服了现有固定结构的连接部位易松动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片I上设置与血清瓶底部外壁配合的凹面、在固定片II上设置有与血清瓶上的瓶颈与瓶身过度处的外壁配合的弧面,避免了血清瓶在震荡的过程中易在固定装置内滑动的问题。 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固定片I与底板之间的连接设置为转轴连接,使得固定片I能够绕底板旋转,便于血清瓶的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连接片与连接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弹簧与复位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底板及其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固定环及其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固定机构固定血清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I—底板;2—固定片I ;3—固定环;4一固定片II ;5—血清瓶;21—凹面;22—连接片;41—弧面;42—连接槽;221—凸起;421—U型凸起;422—弹簧;423—复位块;424—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用于固定血清瓶的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I侧壁上的4个固定片I 2、固定环3、设置在固定环3侧壁上与固定片I 2配合的固定片II 4,固定片I 2—端与底板I连接,固定片I 2与底板I连接的一端为向内凹陷的凹面21,凹面21与血清瓶5的瓶底外壁相配合,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片22,固定片II 4 一端与固定环3连接,固定片II 4与固定环3连接的一端为向外突出的弧面41,弧面41的弧度与血清瓶5的瓶壁的弧度相配合,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槽42,连接槽42上设置有U型凸起421,U型凸起421的对侧开设有凹槽I,凹槽I内设置有弹簧422,弹簧422的末端连接着复位块423,复位块423的顶部设置有凸块424,复位块423内部开设有凹槽II,连接片22的末端设置有凸起221。 本固定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血清瓶5放置在底板I正中,然后将固定环3套设在血清瓶5上端,将连接片22垂直扣入连接槽42内,由于俩复位块423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片22的宽度,连接片22开始挤压复位块423,复位块423进而挤压弹簧422,使得复位块423向凹槽I内运动,直到将连接片22卡入复位块423内的凹槽II,如此,连接片22与连接槽42连接在一起,由于弹簧422被压缩产生回复力,该回复力一直挤压着连接片22,使得连接片22在水平方向上能很好的固定,且由于连接片22末端设置有凸起221,该凸起221能保证连接片22不会在竖直方向上向下移动,如此,使得连接片22很好的固定在连接槽42内,不易松动,进而,实现血清瓶5的固定。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固定血清瓶的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侧壁上的多个固定片Ⅰ(2)、固定环(3)、设置在固定环(3)侧壁上与固定片Ⅰ(2)配合的固定片Ⅱ(4),固定片Ⅰ(2)一端与底板(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片(22),固定片Ⅱ(4)一端与固定环(3)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槽(4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42)上设置有U型凸起(421),U型凸起(421)的对侧开设有凹槽Ⅰ,凹槽Ⅰ内设置有弹簧(422),弹簧(422)的末端连接着复位块(423),复位块(423)内部开设有凹槽Ⅱ,所述连接片(22)的末端设置有凸起(221)。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固定血清瓶的固定装置,包括底板(I)、设置在底板(I)侧壁上的多个固定片I(2)、固定环(3)、设置在固定环(3)侧壁上与固定片I (2)配合的固定片11(4),固定片I(2)—端与底板(I)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片(22),固定片II (4) 一端与固定环(3)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槽(4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42)上设置有U型凸起(421),U型凸起(421)的对侧开设有凹槽I,凹槽I内设置有弹簧(422),弹簧(422)的末端连接着复位块(423),复位块(423)内部开设有凹槽II,所述连接片(22)的末端设置有凸起(2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血清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淑李金凤王涛沈小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