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法直接合成细菌纤维素/生物防腐剂复合面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15918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6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法直接合成细菌纤维素/生物防腐剂复合面膜的方法,通过木葡糖酸醋杆菌的液态一步发酵法,直接得到与生物防腐剂复合并具有成品外形的面膜。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木葡糖酸醋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发酵,当细菌纤维素膜形成一定厚度时,向发酵液中添加生物防腐剂(含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并继续发酵,得到细菌纤维素/生物防腐剂复合面膜初品,清洗后加入美容药物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面膜持水性强,保湿效果好;生物防腐剂抑菌效果好,安全性高;同时添加美容药物成分,使用后皮肤润泽,具有优良的美容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美容用品
,涉及一种美容用品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发酵法直接合成细菌纤维素/生物防腐剂复合面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面膜美容是现代流行的美容护肤方法之一,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面膜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油,其次还添加了甘油、蛋白质、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等成分以提高面膜的护肤美容效果。然而,这些物质的添加构成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和氮源,使面膜极易受到霉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出现变质、发霉、腐败等,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不但丧失了面膜的美容护肤功效,长期使用还会对皮肤造成损伤。为防止面膜受到微生物污染,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有必要在面膜中添加防腐剂。目前,面膜中最常用的是咪唑烷基脲、已内酰脲、异噻唑啉酮、尼泊金酯类等化学防腐剂。然而,这些化学防腐剂大多数对人体有一定毒性,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是引起皮肤过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选择安全高效的防腐体系成为一个日渐引起重视的问题。 良好的面膜防腐体系必须具有广泛的抗菌谱;有合适的油/水分配比;不干扰产品的色泽、气味及其它性质;具有极高的安全系数,低毒、无毒、无刺激、无过敏;使用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为有效防止面膜在有效期内的腐败变质及二次污染,采用复配防腐剂更具有优势。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等生物防腐剂作为一类安全高效的天然防腐剂,具备上述条件。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是由生长在液态含糖基质中的细菌产生的。为区分于植物纤维素,而被命名为“细菌纤维素”。细菌纤维素是由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化学纯度高,不含植物纤维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杂质。除此之外,细菌纤维素还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极强的持水性和透水透气性、较高的弹性模量和抗张强度等优点。因此,细菌纤维素是一种理想的面膜材料。 据检索,发现以下相关文献和专利。 专利CN103190454A介绍了一种化妆品的生物防腐剂制备方法,其中含有壳聚糖、ε-聚赖氨酸、葡萄柚种子提取物三种组分。专利CN103040718A介绍了一种化妆品防腐组合物,其中含有凤眼莲提取物、乳酸链球菌素、丁香精油或丁香酚、肉桂精油或肉桂醛、百里香精油、无臭大蒜精油、茶多酚和壳聚糖。同时,考虑到精油类物质及植物提取物存在活性成分 易挥发、氧化变性等问题,专利将上述成分分别包裹于微胶囊中。专利CN203123074U介绍了一种抑菌保健面膜,在面膜内侧涂布一层壳聚糖纤维提取物。专利CN1872022A介绍了一种细菌纤维素凝胶面膜,将剪裁成面膜形状的细菌纤维素凝胶在药物中浸渍。专利CN102212208A介绍了一种细菌纤维素/透明质酸复合材料,采用戊二醛等交联剂,在细菌纤维素膜中交联一定量的透明质酸,得到的复合材料用于促愈敷料和美白自营养型面膜。上述专利中对面膜的防腐处理均是在得到面膜成品后,通过将面膜在防腐剂中浸渍处理实现的,使用的防腐剂对于细菌的抑制能力较好。 与现有专利公开文献相比,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显著优点在于:第一,通过两步发酵法即得到与防腐剂复合的细菌纤维素面膜;第二,提出一种用于化妆品(特别是面膜)的复配防腐剂,其中的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和ε-聚赖氨酸抗菌谱广,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抑菌能力强,且安全高效,稳定性高,不易挥发;第三,纤维素膜通过氢键与防腐剂紧密复合,从而防止防腐剂渗透到营养药物中,既可发挥对面膜的防腐作用,又可避免防腐剂被人体所吸收;第四,通过发酵直接得到具有成品外形的面膜,不需剪裁。 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与上述专利公开文献存在本质的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发酵法直接合成细菌纤维素/生物防腐剂复合面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酵法直接合成细菌纤维素/生物防腐剂复合面膜的方法,步骤如下: ⑴通过一步发酵法制备具有防腐功能的细菌纤维素面膜初品:将活化后的木葡糖酸醋杆菌种子液接入新鲜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培养至第2-3天,当细菌纤维素膜厚度形成至3-5mm时,向发酵液中添加生物防腐剂并继续发酵,得到与生物防腐剂复合的细菌纤维素面膜初品; 其中,所述生物防腐剂为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的组合物,所述的生物防腐剂,在每升发酵液中的添加量(mg)为:纳他霉素10-50、乳酸链球菌素10-100、ε-聚赖氨酸10-200,所述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的添加质量比为2~4:5~10:5~10; ⑵洗涤:将上述所得的细菌纤维素面膜初品以水浸泡洗涤,再经弱碱溶液浸泡,水洗涤至中性; ⑶浸渍:将上述所得的面膜置于美容药物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即得细菌纤维素/生物防腐剂复合面膜成品。 而且,所述步骤⑴的具体步骤如下: a.菌种活化 由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培养2d的木葡糖酸醋杆菌CGMCC2955,挑取一环,于150mL新鲜的液体培养基中,28-32℃,130-160r/min振荡培养20-24h,OD600为1.0-1.5; b.发酵产膜 以5-10%(v/v)的接种量接入液体培养基中,经28-32℃静置培养2-3d,当细菌纤维素膜厚度形成至3-5mm时,以10-200ppm的添加量向发酵液中添加生物防腐剂并继续发酵1-3d,得到与生物防腐剂复合的细菌纤维素面膜初品。 而且, 所述菌种活化与发酵产膜过程所用培养基成分如下: 固体培养基(g/L): 葡萄糖25,酵母粉7.5,蛋白胨10,Na2HPO410,琼脂20,121℃灭菌20min; 液体培养基(g/L): 葡萄糖25,酵母粉7.5,蛋白胨10,Na2HPO410,冰醋酸调节初始pH6.0,121℃灭菌20min。 而且,所述步骤⑵的具体步骤如下:将细菌纤维素面膜初品以流动水浸泡洗涤处理1-2d后,再经0.1mol/L的NaOH溶液浸泡12-24h除去培养基及残存菌体,清水洗涤至中性。 而且,所述步骤⑶中浸渍处理的条件为:20-30℃下浸渍12-24h;浸渍液中美容药物的体积含量为1-5%。 而且,所述美容药物溶液中包括美容药物,所述美容药物为以下美容药物中的至少2种或2种以上(添加比例为美容药物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芦荟萃取液0.5-2、矢车菊萃取液0.5-2、橄榄果萃取液0.5-2、银杏萃取液0.5-2、桑葚萃取液0.5-2、胶原蛋白0.5-2、小麦胚芽油0.5-2。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方法通过木葡糖酸醋杆菌的液态一步发酵法,直接得到与生物防腐剂复合并具有成品外形的面膜,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本方法在发酵过程中,得到一种细菌纤维素/生物防腐剂(含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复合面膜,赋予了细菌纤维素膜的抑菌功能,同时,该方法中添加的生物防腐剂通过化学键与细菌纤维素膜复合,不易渗透到营养药物中,可避免被人体吸收,利于人体的健康。 2、本方法通过两步发酵法,直接得到具有成品外形的面膜,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酵法直接合成细菌纤维素/生物防腐剂复合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⑴通过一步发酵法制备具有防腐功能的细菌纤维素面膜初品:将活化后的木葡糖酸醋杆菌种子液接入新鲜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培养至第2‑3天,当细菌纤维素膜厚度形成至3‑5mm时,向发酵液中添加生物防腐剂并继续发酵,得到与生物防腐剂复合的细菌纤维素面膜初品;其中,所述生物防腐剂为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的组合物,所述的生物防腐剂,在每升发酵液中的添加量(mg)为:纳他霉素10‑50、乳酸链球菌素10‑100、ε‑聚赖氨酸10‑200,所述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的添加质量比为2~4:5~10:5~10;⑵洗涤:将上述所得的细菌纤维素面膜初品以水浸泡洗涤,再经弱碱溶液浸泡,水洗涤至中性;⑶浸渍:将上述所得的面膜置于美容药物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即得细菌纤维素/生物防腐剂复合面膜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法直接合成细菌纤维素/生物防腐剂复合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⑴通过一步发酵法制备具有防腐功能的细菌纤维素面膜初品:将活化后的木葡糖酸醋杆
菌种子液接入新鲜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培养至第2-3天,当细菌纤维素膜厚度形成至3-5
mm时,向发酵液中添加生物防腐剂并继续发酵,得到与生物防腐剂复合的细菌纤维素面膜
初品;
其中,所述生物防腐剂为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的组合物,所述的生物防
腐剂,在每升发酵液中的添加量(mg)为:纳他霉素10-50、乳酸链球菌素10-100、ε-聚赖
氨酸10-200,所述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的添加质量比为2~4:5~10:5~10;
⑵洗涤:将上述所得的细菌纤维素面膜初品以水浸泡洗涤,再经弱碱溶液浸泡,水洗涤
至中性;
⑶浸渍:将上述所得的面膜置于美容药物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即得细菌纤维素/生物防
腐剂复合面膜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法直接合成细菌纤维素/生物防腐剂复合面膜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⑴的具体步骤如下:
a.菌种活化
由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培养2d的木葡糖酸醋杆菌CGMCC2955,挑取一环,于150mL
新鲜的液体培养基中,28-32℃,130-160r/min振荡培养20-24h,OD600为1.0-1.5;
b.发酵产膜
以5-10%(v/v)的接种量接入液体培养基中,经28-32℃静置培养2-3d,当细菌纤维素
膜厚度形成至3-5mm时,以10-200ppm的添加量向发酵液中添加生物防腐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士儒邢蓓韩培培刘淼胡春磊钟成谭之磊付萍冯伏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