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9318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7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液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为一两端开口的筒体,在筒体的两端开口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壳体还包括:环形容置空腔,其沿所述筒体侧壁内设置;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其间隔开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壁上;嵌块,其为一环形块体,所述嵌块设置在所述环形容置空腔内,以使得所述嵌块一端面与所述环形容置空腔的内圆环侧壁之间形成环形液体通道;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其分别与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对应设置;销杆,其设置在所述环形容置空腔内,所述嵌块通过销杆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换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气液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气液换热装置用于高温热气流作业,为了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可增大液体的流动面积,因此在装置里设计了诸如能形成环形空腔的嵌块,这样有效的增大了液体在气液换热装置中流动的表面积,但由于存在液体的冲击作用,可能造成新增的嵌块在气液换热装置的空腔中大幅度运动,从而影响了液体的流动方向,因此需要合理的固定嵌块。高温热流会造成气液换热装置端面的变形,因此需要增加一些部件以避免变形,以保证安全性。 鉴于以上描述,亟待有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换热效果好的气液换热装置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换热效果好的气液换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为一两端开口的筒体,在筒体的两端开口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壳体还包括:环形容置空腔,其沿所述筒体侧壁内设置;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其间隔开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壁上; 嵌块,其为一环形块体,所述嵌块设置在所述环形容置空腔内,以使得所述嵌块一端面与所述环形容置空腔的内圆环侧壁之间形成环形液体通道;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其分别与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对应设置,以使得液体通过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流入环形液体通道内或者从第二出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流出; 销杆,其设置在所述环形容置空腔内,所述嵌块通过销杆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液换热装置还包括: 加固圈,其嵌设在所述壳体一端开口的圆周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液换热装置的壳体还包括: 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为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以及向两端的外侧弯折延伸的第一衔接部,所述外壳体为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以及向两端的内侧弯折延伸的第二衔接部,所述第一衔接部边缘与所述第二衔接部边缘相互抵靠形成所述环形容置空腔; 第一翅片,其为一环形片体,所述第一翅片一端从所述环形容置空腔靠近气体通道的内侧壁上向所述环形容置空腔延伸。 优选的是,所述加固圈嵌设在所述内壳体的第一衔接部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液换热装置的嵌块还包括: 第二翅片,其为一环形片体,所述第二翅片一端从所述嵌块一端面向所述环形容置空腔延伸,并且所述第一翅片和所述第二翅片相互交叠,以使得两个相邻第一翅片之间与中间的所述第二翅片的前端形成所述环形液体通道。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液换热装置还包括: 多个贯通孔,其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翅片和所述第二翅片上,并且相邻所述第一翅片和所述第二翅片的贯通孔相互连通,所述多个贯通孔的孔径相等。 优选的是,所述销杆一端从所述容置空腔的下端面向上贯穿过相邻所述第一翅片和所述第二翅片的贯通孔延伸至所述容置空腔的上端面。 优选的是,所述销杆为6个。 优选的是,所述的气液换热装置还包括: 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衔接部边缘与所述第二衔接部边缘相互抵靠处。 优选的是,所述气体通道的纵切面为梯形。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环形容置空腔内设置多个销杆,销杆贯穿位于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上的贯通孔,这样可使嵌块更好的固定在壳体上,有效的避免了嵌块受到液体的冲击后在环形容置空腔内大幅度运动,从而保证了液体从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流入环形容置空腔,然后从第二出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流出气液换热装置,同时避免了内壳体在高温热气流作业时受高温热流压力的影响引起的变形;加固圈设置在内壳体的第一衔接部上,避免了内壳体在高温热气流作业时受高温热流的影响引起的变形。本技术通过新增销杆和加固圈,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用于高温热气流作业的安全使用。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换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气液换热装置纵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气液换热装置内壳体纵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气液换热装置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气液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技术所述的气液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图1所示,壳体为一两端开口的筒体,在筒体的两端开口之间形成气体通道I ;环形容置空腔2设置在所述筒体侧壁内;第一进液口 3和第一出液口 4分别间隔开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嵌块5为一环形块体,所述嵌块5设置在所述环形容置空腔2内,以使得所述嵌块一端面与所述环形容置空腔的内圆环侧壁之间形成环形液体通道;第二进液口 6和第二出液口 7,其分别与第一进液口 3和第一出液口 4对应设置,以使得液体通过第一进液口 3和第二进液口 6流入环形液体通道内或者从第二出液口 7和第一出液口 4流出;销杆8设置在所述环形容置空腔2内,所述嵌块5通过销杆8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加固圈9嵌设在所述壳体一端开口的圆周面上,其加固圈9为不锈钢材质或者其他材质; 如图2所示,内壳体10为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以及向两端的外侧弯折延伸的第一衔接部,第一翅片12为一环形片体,所述第一翅片12—端从所述环形容置空腔2靠近气体通道的内侧壁上向所述环形容置空腔延伸; 如图3所示,第二翅片13为一环形片体,所述第二翅片13 —端从所述嵌块一端面向所述环形容置空腔延伸,并且所述第一翅片12和所述第二翅片13相互交叠,以使得两个相邻第一翅片之间与中间的所述第二翅片的前端形成所述环形液体通道;多个贯通孔14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翅片12和所述第二翅片13上,并且相邻所述第一翅片12和所述第二翅片13的贯通孔相互连通; 如图4所示,外壳体11为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以及向两端的内侦彳弯折延伸的第二衔接部,所述第一衔接部边缘与所述第二衔接部边缘相互抵靠形成所述环形容置空腔2 ;密封圈15设置在所述第一衔接部边缘与所述第二衔接部边缘相互抵靠处。 所述加固圈9嵌设在所述内壳体的第一衔接部上。 所述销杆8 一端从所述容置空腔的下端面向上贯穿过相邻所述第一翅片12和所述第二翅片13的贯通孔14延伸至所述容置空腔2的上端面。 所述销杆8为6个。 所述气体通道I的纵切面为梯形。 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为一两端开口的筒体,在筒体的两端开口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壳体还包括:环形容置空腔,其沿所述筒体侧壁内设置;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其间隔开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壁上;嵌块,其为一环形块体,所述嵌块设置在所述环形容置空腔内,以使得所述嵌块一端面与所述环形容置空腔的内圆环侧壁之间形成环形液体通道;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其分别与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对应设置,以使得液体通过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流入环形液体通道内或者从第二出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流出;销杆,其设置在所述环形容置空腔内,所述嵌块通过销杆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为一两端开口的筒体,在筒体的两端开口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壳体还包括:环形容置空腔,其沿所述筒体侧壁内设置;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其间隔开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壁上; 嵌块,其为一环形块体,所述嵌块设置在所述环形容置空腔内,以使得所述嵌块一端面与所述环形容置空腔的内圆环侧壁之间形成环形液体通道;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其分别与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对应设置,以使得液体通过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流入环形液体通道内或者从第二出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流出; 销杆,其设置在所述环形容置空腔内,所述嵌块通过销杆固定于所述壳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固圈,其嵌设在所述壳体一端开口的圆周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 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为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以及向两端的外侧弯折延伸的第一衔接部,所述外壳体为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以及向两端的内侧弯折延伸的第二衔接部,所述第一衔接部边缘与所述第二衔接部边缘相互抵靠形成所述环形容置空腔; 第一翅片,其为一环形片体,所述第一翅片一端从所述环形容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黄烈强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嘉泰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