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膜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895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膜蒸发器,其包括制冷剂分配器,膨胀阀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制冷剂分配器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分配器包括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互相垂直,所述主分配器与膨胀阀流体连通,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内均设有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入口设有吸嘴,所述主分配器的循环通道内设有多个出口,主分配器与副分配器通过所述出口连通,所述换热管设置在副分配器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对两相制冷剂进行均匀分配,提高了传热效率,且结构简单;通过吸嘴辅助制冷剂在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中循环,使得制冷剂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膜蒸发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降膜蒸发器。
技术介绍
早在1848年,水平管降膜蒸发技术就已经诞生,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氟氯烃的逐步淘汰,才开始在制冷系统上被采用。降膜式蒸发器是利用制冷剂管外蒸发达到与管内工质换热的目的,即冷媒介质在蒸发管内流动与蒸发管外流过的制冷剂液体进行换热,使其蒸发实现热量的传递。 降膜蒸发器由布液器、蒸发管、回油系统和蒸汽出口组成。通过膨胀装置后的含油制冷剂进入布液器,布液器将其均匀地没有压力支持的情况下分配到蒸发管上,并在蒸发管上形成一层薄膜。通过薄膜传热,蒸发管外侧的制冷剂与蒸发管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在一定的蒸发温度下蒸发。未蒸发的制冷剂中含有高浓度的油,它们沿着管排流到蒸发器底部形成液池,并按一定规则输送到压缩机的回油口,而蒸发产生的制冷剂蒸汽由没有阻力的蒸汽通道流出蒸发器,并回到压缩机的吸气口,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制冷剂经过膨胀装置后成为气液两相混合物,难以直接分配。因此在系统中有设立气液分离装置和不设立气液分离装置两种情况:增设气液分离装置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初始费用,但分离后进入蒸发器的为单相液体,对其进行均匀分配比较容易;不增设气液分离装置会使得系统复杂性及初始费用降低,但是对两相制冷剂混合物的均匀分配变得困难,需要设计复杂的布液器结构。对制冷剂分配的均匀程度直接决定了蒸发器的传热性能,均匀一致的分配可以使液膜相对均匀,提高传热系数;而分配不均匀会大大降低成膜质量,甚至会使部分蒸发管“干燥”,降低系统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不需要气液分离装置,且能够使气液两相制冷剂能够均匀分配的降膜蒸发器,其包括制冷剂分配器,膨胀阀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制冷剂分配器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分配器包括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互相垂直,所述主分配器与膨胀阀流体连通,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内均设有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入口设有吸嘴,所述主分配器的循环通道内设有多个出口,主分配器与副分配器通过所述出口连通,所述换热管设置在副分配器下方。 以下为本技术的附属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主分配器的循环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互平行,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通过弯曲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口设置在第一通道内,出口方向垂直于第一通道。 优选的,所述副分配器的循环通道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相互平行,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通过弯折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管底面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延伸到第二导管内。[0011 ] 优选的,所述副分配器分布在主分配器两侧。 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对两相制冷剂进行均匀分配,提高了传热效率,且结构简单;通过吸嘴辅助制冷剂在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中循环,使得制冷剂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降膜蒸发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主分配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副分配器的示意图。 图中:冷剂分配器10,降膜蒸发器11,根换热管12,支架13,压缩机16,主分配器17,副分配器18,上游部19,膨胀阀21,主吸嘴22,第一通道23,弯曲部24,第二通道26,出口 27,下游端29,第一导管31,第二导管32,弯折部33,副吸嘴34,第一端部36,上表面42,下表面4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降膜蒸发器11包括制冷剂分配器10和多根换热管12,换热管12由支架13支撑。所述换热管12之间流体连通。所述蒸发器11上部设有压缩机16,其与蒸发器11上部流体连通,压缩机使制冷剂产生循环。所述制冷剂分配器10包括主分配器17和副分配器18,所述换热管12上方设有主分配器17,主分配器17大致垂直于换热管12。主分配器17与平行于换热管12的多个副分配器18流体连通。所述副分配器18分布在主分配器17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主分配器17通过上游部19与膨胀阀21连通。所述上游部19内设有主吸嘴22,主吸嘴22能够对进入主分配器17的流体制冷剂降压且提高速度,即类似于喷嘴,推动制冷剂通过主分配器17,同时其能够辅助保持主分配器7内的流体循环。主分配器17包括第一通道23和第二通道26,第一通道23平行于第二通道26,第一通道23和第二通道26之间通过弯曲部24连通。所述第一通道23内设有多个出口 27,出口 27与副分配器18连通。两相制冷剂通过上游端19流入第一通道23,第一通道23内的制冷剂均匀得通过多个出口 27流入副分配器18。未通过出口 27流出的制冷剂进入第二通道26,第二通道26的下游端29通过第一连接管28与吸嘴22连通,使得第二通道26内的制冷剂通过主吸嘴22再次进入第一通道23,从而形成制冷剂的循环。这个循环有助于保持均匀的制冷剂气/液混合,从而有助于其均匀分配给副分配器18。 如图3所示,副分配器18包括第一导管31和第二导管32,第一导管31和第二导管32通过弯折部33连通。副吸嘴34设置在第一端部36,第一端部36位于第一导管31上游。所示第二导管32的下游设有第二端部38,第二端部38通过第二连接管37与副吸嘴34连通。因此,两相制冷剂能够在副分配器中形成循环。所述副分配器18内设有多个开口39,开口 39设置在第一导管31的底面41上,开口 39使得通过第一导管31的落在底面41上的制冷剂能够通过第二导管32的上表面42进入第二导管32。所述第二导管32的下表面43下方为换热管12。图中箭头表示制冷剂流动方向。 本实施例通过主分配器17和副分配器18对两相制冷剂进行均匀分配,提高了传热效率,且结构简单;通过吸嘴辅助制冷剂在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中循环,使得制冷剂更均匀。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膜蒸发器,包括制冷剂分配器,膨胀阀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制冷剂分配器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分配器包括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互相垂直,所述主分配器与膨胀阀流体连通,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内均设有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入口设有吸嘴,所述主分配器的循环通道内设有多个出口,主分配器与副分配器通过所述出口连通,所述换热管设置在副分配器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膜蒸发器,包括制冷剂分配器,膨胀阀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制冷剂分配器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分配器包括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互相垂直,所述主分配器与膨胀阀流体连通,主分配器和副分配器内均设有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入口设有吸嘴,所述主分配器的循环通道内设有多个出口,主分配器与副分配器通过所述出口连通,所述换热管设置在副分配器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配器的循环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嘉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