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式传输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363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10:07
一种交叉式传输模块。该交叉式传输模块包括:一第一电路板、一第二电路板、一第一定位结构、一第二定位结构以及一固定座;该第一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天线;该第二电路板包括一第二天线,其中,该第二电路板以交叉的方式结合该第一电路板,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二电路板之间形成一第一V形凹槽以及一第二V形凹槽,该第一V形凹槽相反于该第二V形凹槽;该第一定位结构置于该第一V形凹槽,并连接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二电路板;该第二定位结构置于该第二V形凹槽,并连接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二电路板;该第一定位结构以及该第二定位结构被固定于该固定座之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减少工时,提供良好的可靠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叉式传输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叉式传输模块(cross type transmiss1n module),特别涉及一种方便组装的交叉式传输模块。
技术介绍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1n)技术多使用指向性偶极天线(direct1naldipole antenna)进行信号的传输,而指向性偶极天线主要设置于交叉式传输模块之上。交叉式传输模块一般具有两个彼此交叉的电路板以及反射罩,电路板固定于反射罩之上。在公知技术中,电路板主要通过底部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反射罩之上。然而,以焊接的方式固定电路板,不但消耗工时,可靠度低(容易脱落),也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交叉式传输模块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即为了解决公知技术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交叉式传输模块,该交叉式传输模块包括:一第一电路板、一第二电路板、一第一定位结构、一第二定位结构以及一固定座;该第一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天线;该第二电路板包括一第二天线,其中,该第二电路板以交叉的方式结合该第一电路板,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二电路板之间形成一第一 V形凹槽以及一第二 V形凹槽,该第一 V形凹槽相反于该第二 V形凹槽;该第一定位结构置于该第一 V形凹槽,并连接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二电路板;该第二定位结构置于该第二 V形凹槽,并连接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二电路板;该第一定位结构以及该第二定位结构被固定于该固定座之上。 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直立部与该第一 V形凹槽相配合,该第二直立部与该第二V形凹槽相配合。藉此,该第一直立部以及该第二直立部可以约束该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板在X-Y平面上的移动。另外,由于该第一结合部连接该第一定位部,该第二结合部连接该第三定位部,该第三结合部连接该第二定位部,该第四结合部连接该第四定位部,因此,该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板在Z方向上的移动也受到该第一定位结构以及该第二定位结构的约束。 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该固定座为反射罩。该第一定位结构以及该第二定位结构通过螺栓,以螺丝锁固的方式固定于该固定座之上。由于该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板在X、Y、Z方向上的移动均受到该第一定位结构以及该第二定位结构的约束,因此将该第一定位结构以及该第二定位结构锁附于该固定座之上,可简单有效地将该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板固定于固定座(反射罩)之上。如此相比公知技术,可减少工时,提供良好的可靠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交叉式传输模块; 图2A以及图2B显示在变化实施例中,该第一直立部以及该第二直立部的形状变化;以及 图3显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一电路板的第一引脚以及该第二电路板的第二引脚连接固定座的情形。 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交叉式传输模块。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I?交叉式传输模块34?第二结合部 10?第一电路板37?第一垫片 11?第一表面40?第二定位结构 12?第二表面41?第二直立部 13?第一定位部42?第二基部 14?第二定位部43?第三结合部 15?第一天线44?第四结合部 16?第一引脚47?第二垫片 20?第二电路板50?第三定位结构 21?第三表面60?第四定位结构 22?第四表面70?固定座 23?第三定位部71?第一定位孔 24?第四定位部72?第二定位孔 25?第二天线81?第一 V形凹槽 26?第二引脚82?第二 V形凹槽 30?第一定位结构83?第三V形凹槽 31、31’、31’’?第一直立部84?第四V形凹槽 32?第一基部90?外框 33?第一结合部9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其显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交叉式传输模块I,包括一第一电路板10、一第二电路板20、一第一定位结构30、一第二定位结构40、一固定座70以及一外框90。第一电路板10包括一第一天线15。第二电路板20包括一第二天线25。该第二电路板20以交叉的方式结合该第一电路板10,该第一电路板10以及该第二电路板20之间形成一第一 V形凹槽81以及一第二 V形凹槽82,该第一 V形凹槽81相反于该第二 V形凹槽82。第一定位结构30置于该第一 V形凹槽81,并连接该第一电路板10以及该第二电路板20。第二定位结构40置于该第二 V形凹槽82,并连接该第一电路板10以及该第二电路板20。该第一定位结构30以及该第二定位结构40被固定于该固定座70之上。固定座70设于外框90之上。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电路板10与该第二电路板20相垂直。 该第一电路板10包括一第一表面11以及一第二表面12,该第一表面11相反于该第二表面12,该第二电路板20包括一第三表面21以及一第四表面22,该第三表面21相反于该第四表面22,该第一 V形凹槽81的壁面包括至少一部分该第一表面11以及至少一部分该第三表面21,该第二 V形凹槽82的壁面包括至少一部分该第二表面12以及至少一部分该第四表面22。 该第一定位结构30抵接该第一表面11以及该第三表面21,该第二定位结构40抵接该第二表面12以及该第四表面22。 该第一电路板10包括一第一定位部13以及一第二定位部14,该第二电路板包括一第三定位部23以及一第四定位部24,该第一定位结构30包括一第一结合部33以及一第二结合部34,该第二定位结构40包括一第三结合部43以及一第四结合部44,该第一结合部33连接该第一定位部13,该第二结合部34连接该第三定位部23,该第三结合部43连接该第二定位部14,该第四结合部44连接该第四定位部24。 在此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部13、该第二定位部14、该第三定位部23以及该第四定位部24为通孔。该第一结合部33、该第二结合部34、该第三结合部43以及该第四结合部44为凸出结构。 该第一定位结构30包括一第一直立部31以及一第一基部32,该第一直立部31连接该第一基部32。该第二定位结构40包括一第二直立部41以及一第二基部42,该第二直立部41连接该第二基部42,该第一结合部33以及该第二结合部34形成于该第一直立部31,该第三结合部43以及该第四结合部44形成于该第二直立部41。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直立部31垂直于该第一基部32,该第二直立部41垂直于该第二基部42。 在此实施例中,该第一直立部31与该第一 V形凹槽81相配合,该第二直立部41与该第二 V形凹槽82相配合。藉此,该第一直立部31以及该第二直立部41可以约束该第一电路板10以及第二电路板20在X-Y平面上的移动。另外,由于该第一结合部33连接该第一定位部13,该第二结合部34连接该第三定位部23,该第三结合部43连接该第二定位部14,该第四结合部44连接该第四定位部24,因此,该第一电路板10以及第二电路板20在Z方向上的移动也受到该第一定位结构30以及该第二定位结构40的约束。 该第一直立部31以及该第二直立部41均为V形结构。然而,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专利技术。参照图2A,在一变化实施例中,该第一直立部31’以及该第二直立部可以为U形结构。参照图2B,在另一变化实施例中,该第一直立部31’’以及该第二直立部可以为半圆桶形结构。 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交叉式传输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叉式传输模块,该交叉式传输模块包括:一第一电路板,该第一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天线;一第二电路板,该第二电路板包括一第二天线,其中,该第二电路板以交叉的方式结合该第一电路板,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二电路板之间形成一第一V形凹槽以及一第二V形凹槽,该第一V形凹槽相反于该第二V形凹槽;一第一定位结构,该第一定位结构置于该第一V形凹槽,并连接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二电路板;一第二定位结构,该第二定位结构置于该第二V形凹槽,并连接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二电路板;以及一固定座,其中,该第一定位结构以及该第二定位结构被固定于该固定座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式传输模块,该交叉式传输模块包括: 一第一电路板,该第一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天线; 一第二电路板,该第二电路板包括一第二天线,其中,该第二电路板以交叉的方式结合该第一电路板,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二电路板之间形成一第一 V形凹槽以及一第二 V形凹槽,该第一 V形凹槽相反于该第二 V形凹槽; 一第一定位结构,该第一定位结构置于该第一 V形凹槽,并连接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二电路板; 一第二定位结构,该第二定位结构置于该第二 V形凹槽,并连接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第二电路板;以及 一固定座,其中,该第一定位结构以及该第二定位结构被固定于该固定座之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传输模块,其中,该第一电路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相反于该第二表面,该第二电路板包括一第三表面以及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相反于该第四表面,该第一 V形凹槽的壁面包括至少一部分该第一表面以及至少一部分该第三表面,该第二 V形凹槽的壁面包括至少一部分该第二表面以及至少一部分该第四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式传输模块,其中,该第一定位结构抵接该第一表面以及该第三表面,该第二定位结构抵接该第二表面以及该第四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式传输模块,其中,该第一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定位部以及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二电路板包括一第三定位部以及一第四定位部,该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一第一结合部以及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一第三结合部以及一第四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连接该第一定位部,该第二结合部连接该第三定位部,该第三结合部连接该第二定位部,该第四结合部连接该第四定位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叉式传输模块,其中,该第一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该第三定位部以及该第四定位部为通孔,该第一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该第三结合部以及该第四结合部为凸出结构。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叉式传输模块,其中,该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一第一直立部以及一第一基部,该第一直立部连接该第一基部,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炳春郑佳尚
申请(专利权)人: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