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141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手架,由管件经连接扣件连接构成,该连接扣件为多个圆管的一端固定在一起的构件,每个圆管的内径大于管件外径;每个圆管的另一端轴向上至少设有两个凹槽,且螺纹连接有螺母,拧紧螺母后该圆管内径小于管件外径。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连接扣件设为与管件插接方式,再通过螺纹连接将两者扣紧,结构巧妙,操作简单,节约材料;搭设脚手架操作容易,方便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手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具
,尤其是一种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为在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高处作业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为建筑领域的通用术语,主要在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目前在部分工程中也将脚手架当成模板使用,此外其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领域中也被广泛使用。而回到建筑领域中,目前所使用的脚手架主要是采用钢管、连接卡件及其他部件按照预定的规格进行搭设,无法在搭设的过程中在现有架体上临时增设所需的固定结构,并且对于架体的不同部位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钢管,造成脚手架材料种类较多,且架体结构复杂,在组装及拆卸的过程中均需耗费过多的人工,就单个施工人员而言劳动强度大;同时组装时架体不同部位连接结构的一致性低,进而在组装过程中由人为因素产生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易导致架体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基于前述问题,有必要针对现有建筑脚手架的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脚手架,结构巧妙,使用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脚手架,由管件经连接扣件连接构成,该连接扣件为多个圆管的一端固定在一起的构件,每个圆管的内径大于管件外径;每个圆管的另一端轴向上至少设有两个凹槽,且螺纹连接有螺母,拧紧螺母后该圆管内径小于管件外径。 进一步地,该螺母套设在每个圆管的跟部。 进一步地,该构件为两个圆管构成的直管状。 进一步地,该构件为三个圆管构成的T型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将连接扣件设为与管件插接方式,再通过螺纹连接将两者扣紧,结构巧妙,操作简单,节约材料;搭设脚手架操作容易,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脚手架的连接扣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一种脚手架,由管件经如图1所示的连接扣件连接构成,该连接扣件为多个圆管I的一端固定在一起的构件,每个圆管I的内径大于管件外径,这样管件便于插入圆管I中,每个圆管I的另一端轴向上至少设有两个凹槽11,且螺纹连接有螺母2,拧紧螺母2后该圆管I内径小于管件外径,也就是说螺母2与圆管I的另一端螺纹对应拧紧,凹槽11在螺母作用下会缩小凹槽11的缝隙,逐步将管件抱紧,实现对管件的锁扣。 便于携带螺母2,将螺母2设在圆管I的跟部,只需向外拧紧螺母2即可完成锁扣管件,操作容易简便。 两个圆管I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时,构成了直管,可方便延长管件,减少传统脚手架中在延长时需要部分重叠两个管件的浪费,节约了资源,并且连接效果。 三个圆管I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时,可构成T型构件,如图1所示,从上下右三个方向将管件插入圆管I中,然后拧紧螺母2,凹槽11发生形变,抱紧管件,完成锁扣。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手架,由管件经连接扣件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扣件为多个圆管的一端固定在一起的构件,每个圆管的内径大于管件外径;每个圆管的另一端轴向上至少设有两个凹槽,且螺纹连接有螺母,拧紧螺母后该圆管内径小于管件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手架,由管件经连接扣件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扣件为多个圆管的一端固定在一起的构件,每个圆管的内径大于管件外径;每个圆管的另一端轴向上至少设有两个凹槽,且螺纹连接有螺母,拧紧螺母后该圆管内径小于管件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安捷脚手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