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背光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7952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可包括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可包括第一侧面部分和第二侧面部分。该第一侧面部分可具有桁架结构。该背光单元可进一步包括光源,该光源设置在第一侧面部分与第二侧面部分之间并且配置为发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背光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单元和一种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可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单元。显示面板可显示图像。背光单元可将光提供至显示面板。 可以将显示面板与背光单元紧固至彼此,从而防止光损耗。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包围并保护显示面板和/或背光单元的壳体,从而防止可能由外部冲击造成的损害。例如,显示面板的一部分和背光单元可设置在底部框架(chassis,支架)中。通常,底部框架可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发散由背光单元生成的热量,并且包括用于固定散热单元的多个结构。为了加强底部框架和/或显示装置的结构,底部框架可包括金属加强杆。金属材料和/或金属加强杆可不期望地增加底部框架的重量和显示装置的总重量。 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所公开的以上信息是用于增进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了解。本
技术介绍
部分可能包含没有形成已为该国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可涉及一种具有令人满意的轻重量和具有足够的结构刚度的背光单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可涉及一种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可涉及一种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可包括第一结构单元(structural unit)。第一结构单元可包括第一侧面部分(sideport1n,侧面)和第二侧面部分。第一侧面部分可具有第一桁架结构。该背光单元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侧面部分与第二侧面部分之间并配置为发光的光源。 背光单元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桁架结构与结构单元的顶部之间并配置为使光漫射的漫射板(diffus1n plate)。 第一桁架结构可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一加强构件和第二加强构件。第一加强构件和第二加强构件可设置在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第一加强构件可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加强构件可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第二板可以直接连接至第一板,并且可相对于第一板成第一锐角设置。 背光单元可包括漫射板,该漫射板相对于第二板成第二锐角设置并配置为使光漫射。第二锐角与第一锐角的总和可基本上等于90度。 第一加强构件、第二加强构件、以及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至少一者可形成具有三角形内表面的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可具有彼此邻接的三个三角形内表面。 背光单元可以包括连接在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并设置成垂直于第一板的第三加强构件。 第二板可以设置在光源和被配置为反射光的反射片中的至少一者与第一板之间。 背光单元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侧面部分与第二侧面部分之间并配置为至少支撑光源的一部分重量的支撑构件。第二侧面部分可具有第二桁架结构。该支撑构件可以直接连接至第一桁架结构的杆件和第二桁架结构的杆件中的每一者。 光源与被配置为反射光的反射片中的至少一者可以设置在第一桁架结构的加强构件与第二桁架结构的加强构件之间。第一桁架结构的加强构件可相对于第一桁架结构的杆件成第一锐角设置。第二桁架结构的加强构件相对于第二桁架结构的杆件成第二锐角设置。第二锐角可等于第一锐角。 背光单元可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支撑构件与第二支撑构件。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第一侧面部分与第二侧面部分之间并且可以直接连接至第一桁架结构的杆件和第二桁架结构的杆件中的每一个。第一支撑构件可与光源和电连接至光源的第一印刷电路板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背光单元可包括反射片,该反射片设置在第一支撑构件与第二支撑构件之间、设置在第一桁架结构的杆件与第二桁架结构的杆件之间、并且配置为反射光。 背光单元可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该第一印刷电路板可与第一支撑构件重叠。背光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二印刷电路板。该第二印刷电路板可与第一印刷电路板隔开,可与第一支撑构件重叠,并可电连接至第二光源。 第二支撑构件可以与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两者重叠。 背光单元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桁架结构与光源之间并且配置为反射光的反射片。 背光单元可以包括第二结构单元,该第二结构单元可包围第一结构单元并可具有第二桁架结构。第一桁架结构可以设置在第二桁架结构与光源之间。 背光单元可以包括被配置为使光漫射的漫射板。背光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可具有第二桁架结构的第二结构单元。第一桁架结构可以设置在第二桁架结构与漫射板之间。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包括以下元件: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配置为显示图像;光源,该光源配置为向显示面板提供光以显示图像;以及第一结构单兀,该第一结构单兀具有第一祐1架结构。第一祐1架结构可以与显不面板和光源中的至少一者重叠。 光源可以设置在第一桁架结构与显示面板之间。 显示装置可包括设置在第一桁架结构与显示面板之间并配置为使光漫射的漫射板。 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二结构单元。该第二结构单元可包括第一侧面部分和第二侧面部分。该第一侧面部分可具有第二桁架结构。光源可设置在第一侧面部分与第二侧面部分之间。该第二结构单元可设置在第一结构单元内。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可涉及一种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可包括以下元件:用于发光的光源;用于包围和/或固定光源的壳体,该壳体包括侧面部分,其中,该壳体的侧面部分包括祐1架结构。 该壳体可包括:底板,该底板支撑光源;以及模制框(mold frame),该模制框形成壳体的侧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模制框可包括以下元件:一对外桁架构件;以及第一加强桁架构件和第二加强桁架杆件,该第一加强桁架构件和第二加强桁架杆件设置在外桁架构件之间并沿不同的方向延伸。 外桁架构件和加强桁架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板结构。 [0031 ] 外桁架构件可彼此直接连接并可相对于彼此成锐角设置。 第一加强桁架构件、第二加强桁架构件、以及外桁架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可一起形成具有三角形表面的结构元件。在该结构元件内可形成具有基于三角形的锥体形状的单位空间或空心。 背光单元可以包括竖直加强构件,该竖直加强构件可直接连接至外桁架构件中的每一个并且可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外桁架构件的表面延伸。 竖直加强构件和加强桁架构件可以一起形成一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具有基于三角形的锥体形状的单位空间。 壳体可包括底部框架,该底部框架可包围和/或固定光源。底部框架可包括以下元件:基底部分(floor port1n,地板部分),其上安装光源;以及第一侧面部分,该第一侧面部分连接至基底部分并形成壳体的侧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第一侧面部分可包括以下元件:一对外桁架构件,这对外桁架构件形成上边框和下边框;以及第一加强桁架构件和第二加强桁架构件,该第一加强桁架构件和第二加强桁架构件位于这对外桁架构件之间并沿不同的方向延伸。 外桁架构件和加强桁架构件都可以具有杆状。 第一加强桁架构件、第二加强桁架构件、以及外桁架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可以一起形成第一三角形单位空间。 背光单元可以包括竖直加强构件,该竖直加强构件可直接连接至外桁架构件中的每一个并可基本上垂直于两个外桁架构件。 竖直加强构件、第一加强桁架构件和第二加强桁架构件可以一起形成小于第一三角形单位空间的第二三角形单位空间。 底部框架的基底部分可包括加强杆,该加强杆连接外桁架构件的两个部分。 外桁架构件和加强桁架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可具有空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包括:第一结构单元,包括第一侧面部分和第二侧面部分,所述第一侧面部分具有第一桁架结构;以及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部分与所述第二侧面部分之间并且配置为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13 KR 10-2013-00960461.一种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包括: 第一结构单元,包括第一侧面部分和第二侧面部分,所述第一侧面部分具有第一桁架结构;以及 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部分与所述第二侧面部分之间并且配置为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进一步包括:漫射板,该漫射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桁架结构与所述结构单元的顶部之间并且配置为使所述光漫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祐1架结构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一加强构件和第二加强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构件和所述第二加强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加强构件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板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板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板成第一锐角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单元,进一步包括:漫射板,该漫射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板成第二锐角设置并且配置为使所述光漫射。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世起柳洙昌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