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并行充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行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移动电源多采用独立充电方式,即一个移动电源对应一个充电底座,也有些充电底座设置有多个充电接口,具有同时给多个移动电源充电的功能,但这种充电底座也只能逐一充电,充满一个移动电源后,再充下一个移动电源,充电时间依然很长,并不能有效实现并行充电,充电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并行充电电路,能够实现多个充电接口同时充电,提高充电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并行充电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充电电路、放大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放大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和升压电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中包括同步升压芯片;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容C21、电阻R1、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41、开关SI和调试接口 J1,其中,控制芯片Ul的型号为STM8S003,控制芯片Ul的管脚I与开关SI的一端相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行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充电电路、放大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放大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和升压电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中包括同步升压芯片;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21、电阻R1、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41、开关S1和调试接口J1,其中,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TM8S003,控制芯片U1的管脚1与开关S1的一端相连,开关S1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1的管脚2连接节点LED1,控制芯片U1的管脚17连接节点LED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行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充电电路、放大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放大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和升压电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中包括同步升压芯片;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V1、电容、电容02、电容03、电容021、电阻町、电阻尺28、电阻829、电阻830、电阻834、电阻835、电阻财1、开关31和调试接口了1,其中,控制芯片VI的型号为31183003,控制芯片VI的管脚1与开关31的一端相连,开关31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VI的管脚2连接节点1^01,控制芯片VI的管脚17连接节点1^02,控制芯片VI的管脚16连接节点1^03,控制芯片VI的管脚15连接节点1^04,控制芯片VI的管脚13连接节点1^05,控制芯片VI的管脚3连接节点2斯,控制芯片VI的管脚4连接节点尺31,节点831与电容02的一端、调试接口 了1的端子4及电阻町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容0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町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控制芯片VI的管脚5连接节点31八11,控制芯片VI的管脚6连接节点7冊3,节点7冊3与电阻828的一端及电阻尺29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以8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电阻829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VI的管脚7与电容的一端一起接地,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控制芯片VI的管脚8,控制芯片仍的管脚9与电容03的一端、电容021的一端电源接口连接在一起,电容03的另一端和电容021的另一端一起接地,控制芯片VI的管脚10连接节点£1控制芯片VI的管脚11连接电阻834的一端,控制芯片VI的管脚12连接电阻830的一端,电阻尺30的另一端和电阻834的另一端一起连接至电源接口,控制芯片仍的管脚14连接节点V-八IX:,控制芯片VI的管脚18连接节点3111,节点3111连接调试接口 了1的端子2,调试接口 了1的端子1连接电源接口,调试接口 了1的端子3接地,控制芯片VI的管脚19连接节点1-八IX:,控制芯片VI的管脚20连接节点八IX:,节点八IX:与电阻尺35的一端及电阻财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83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电阻尺41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芯片服八、运算放大芯片服8、电阻狀、电阻四、电阻尺20、电阻821、电阻822、电容04、电容⑶、电容015和电容018,其中,运算放大芯片八和168由型号为0058的双运算放大芯片拆分而成,运算放大芯片八的管脚1与电阻820的一端、节点1-八IX:及电容015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运算放大芯片八的管脚2与电阻820的另一端、电容015的另一端及电阻狀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狀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芯片八的管脚3连接电阻四的一端,电阻四的另一端与电容018的一端一起连接至节点⑶册2阶,电容018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芯片八的管脚4接地,运算放大芯片八的管脚8与节点2斯及电容04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容04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芯片口68的管脚5与电阻821的一端、电阻822的一端及电容⑶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821的另一端连接八I?电源接口,电阻822的另一端与电容⑶的另一端一起接地,运算放大芯片口68的管脚6与运算放大芯片服8的管脚7 —起连接至节点7-40(:; 其中,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现、…8接口 了10、电容011、电解电容020、电阻尺11、电阻827、电阻836、二极管06和发光二极管07,其中,充电芯片[9的型号为1?280563,充电芯片[9的管脚1悬空,充电芯片[9的管脚2连接电阻827的一端,电阻827的另一端与充电芯片现的管脚3、电容011的一端、…8接口 了 10的端子4、端子5—起接地,充电芯片口9的管脚4与电容011的另一端、二极管06的负极一起连接至电源接口,…8接口 J1的端子I和端子2 —起连接至二极管D6的正极,USB接口 JlO的端子3悬空,充电芯片U9的管脚5与电解电容C20的正极一起连接至VCC-BAR电源接口,电解电容C20的负极接地,充电芯片U9的管脚6连接发光二极管D7的一个负极,充电芯片U9的管脚7与节点STATl —起连接至发光二极管D7的另一个负极,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电阻Rll的一端,电阻Rll的另一端连接VCC-3V3电源接口,充电芯片U9的管脚8连接电阻R36的一端,电阻R36的另一端连接VCC-5V电源接口 ; 其中,所述升压电路包括:同步升压芯片U2、电感L1、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26、电阻R2、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2、接口 J4和接口 J5,其中,同步升压芯片U2的型号为LA7502,同步升压芯片U2的管脚I与电感LI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一起连接至VCC-BAR电源接口,同步升压芯片U2的管脚2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节点EN及电阻R42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R42的另一端与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同步升压芯片U2的管脚3、同步升压芯片U2的管脚4、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电容C13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一起接地,同步升压芯片U2的管脚5与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