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石鼓专利>正文

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和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7700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以抱、背等方式携带婴幼儿时可使婴幼儿上肢获得支撑,包括可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和包含上肢支撑件或上肢支撑部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在使用背带、背袋、腰凳、背架等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时,婴幼儿的上肢没有良好的支撑和固定措施。因此婴幼儿在里面睡觉时,需上肢用力趴在大人身上或紧握携带装置的某一部分,容易引起上肢疲劳。而上肢时常出现突然下滑的情况,影响婴幼儿在携带装置中的睡眠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其上肢获得支撑,避免疲劳,且能固定上肢的位置,不使其突然移动或下滑,提高婴幼儿在携带装置中的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和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用品。
技术介绍
大人携带婴幼儿出门时,常常需要抱或者背,但长时间抱小孩或者背小孩,大人会感到疲劳。而在推车上时,婴幼儿缺乏被陪伴的感觉,睡觉会惊醒,醒着会哭闹。为了解决这种情况,现在市面上有诸如背带、背袋、背架、腰凳以及结合这几者特点的装置,等一系列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下面简称携带装置)来帮助大人携带小孩,大人采用穿着的方式使用此类携带装置,既能缓解长时间抱小孩或者背小孩产生的疲劳,又能解放双手。这类携带装置与推车比起来,更让婴幼儿与大人贴近,使之有被陪伴的感觉,可减少婴幼儿的哭闹,培养婴幼儿和大人之间的亲子感情。但现有的此类产品与推车相比,无法提供适于婴幼儿睡眠的条件。 首先,人徒手抱或背婴幼儿的时候,婴幼儿经常属于睡觉的状态,此时,婴幼儿的手和胳膊通常趴在大人身上,但这种姿势中手和胳膊的稳定性很差,需要婴幼儿用力来维持,这一点本身就不利于睡眠;而一旦睡着,常有突然手和胳膊从大人身上滑下的情况,大为影响婴幼儿的睡眠。 其次,现有的携带装置,没有特别设计好用来固定婴幼儿上肢的结构。当婴幼儿在携带装置中睡觉时,也与徒手抱或背婴幼儿的时候一样,会给婴幼儿的睡眠带来困扰。 再次,在现有的携带装置中,尽管通常婴幼儿可有两种坐姿,即面对大人和背对大人这两种坐姿。但是婴幼儿背对大人时,手既不能趴在大人身上,又无法在携带装置上找到合适的位置来着力,总之,毫无着力点,因此,(I)要么只好以上肢悬垂的方式背对大人睡觉,这种姿势非常不自然,(2)要么要经过一系列过程转过来才能面对大人睡觉,而这种睡姿依然有前文所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婴幼儿被大人抱或背的时候,常常处于睡眠状态,但因为婴幼儿的上肢没有被良好的支撑,只能用力趴在大人身上,长期保持姿势容易疲劳,并且由于上肢没有被固定,睡眠中常有上肢突然下滑的情况,大大影响婴幼儿睡眠。而在背袋、腰凳等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中面对大人睡眠时,也具有同样的问题。而当在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中背对大人睡眠时,婴幼儿上肢毫无适当的着力处,只好上肢悬垂着睡觉;而如果采取背对大人的坐姿,想面对大人去睡觉,又需要将其转过身去,非常麻烦,并且转过去的折腾中就要把要瞌睡的打扰。 因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装置,用于对在抱或背婴幼儿时对婴幼儿的上肢提供支撑,也可起到固定作用,防止上肢突然滑动或滑落,以避免婴幼儿睡眠受到影响。这种装置可以独自应用,也可以连接到腰凳、背袋等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上。连有该种装置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也可使婴幼儿的上肢有支撑和固定;而且通过恰当的设计,当婴幼儿采取面对大人和背对大人的姿态时,都能够使上肢被支撑和固定。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在大人抱或背小孩的时候能为婴幼儿的上肢提供支撑的方案,包含三类产品:(1) 一种婴幼儿上肢支撑件,(2)—种含婴幼儿上肢支撑件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3) 一种含上肢支撑部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针关于婴幼儿上肢支撑件,这种上肢支撑件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背袋、腰凳等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结合使用。或在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上设置上肢支撑部,即凸起或凹陷的部位,为婴幼儿上肢提供支撑。支撑件主体含有伸手口或着向上(包括斜向上)的承托面。 针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分为支撑件主体和连接部,支撑件主体是直接支撑或固定婴幼儿上肢的结构,而连接部是将支撑件主体直接连接到携带婴幼儿的大人身上或连接在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上的结构。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单独使用,或与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结合使用,可使婴幼儿上肢无需用力或只用很少的力就能维持上肢姿势,不需要用力附着在大人身上。尤其是当睡觉的时候,婴幼儿的上肢可以获得支撑与固定,避免因在睡眠中长期用力保持上肢姿态而引起的疲劳,也避免由于上肢突然移动、下滑所引起的惊醒等睡眠被打扰的情况。 针为了对婴儿的上肢进行保暖,上肢支撑件可用保暖材料或结构制成。为了增强透气性,上肢支撑件采用透气性材料或透气性结构制成。 针为了进一步增强婴儿上肢支撑的稳定性,并使婴儿更有安全感,上肢支撑件还可以附带有凸出或凹陷的部位,供婴幼儿的手来抓握。 针这些上肢支撑件,既可以单独起支撑作用,又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上肢支撑件组成一组,对上肢之一构成支撑。 针支撑件的支撑原理也可多种多样,可以是起支撑或固定作用的束带,其中束带上带有针扣,平滑扣等扣头,或者插扣、粘扣、钮扣、暗扣等其它附件;也可以是上端敞开的兜状,上肢从上端敞开处放入,既可以是手部受力,也可以是胳膊受力,还可以是手部和胳膊同时受力;也可以是朝向婴幼儿开口的筒状袋子,上肢从朝向婴幼儿的开口伸入;也可以是空间板壳或网壳,与装置主体或固定件合围出供婴幼儿上肢放入的空间。 针上肢支撑件,既可以在生产和销售中与装置主体一起成套提供,也可以与装置主体分别制作或销售,在使用中组合起来,联合起作用,还可以单独制作和销售,可以在使用中与已有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联合使用,将已有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改造成可支撑婴幼儿上肢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针关于包含婴幼儿上肢支撑件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这些婴幼儿上肢支撑件连接的位置可根据装置主体和固定件的具体设计来决定,既可以连接在装置主体上,也可以连接在维持装置主体位置的固定件上,还可以同时连接在固定件和装置主体上。 针其连接方式也多种多样,既可以是缝合,又可以是可拆卸式的连接;当为可拆卸式的连接时,可在携带装置上附加收纳袋,以放置拆卸下来的上肢支撑件,备用的上肢支撑件,以及水杯、帽子、纸巾等杂物。还可以将上肢支撑件部分缝合在装置主体或固定件上,不用时可以用往里翻的方式收入到装置主体固定件中,使用时从装置主体或固定件中翻出。针这个往里翻的过程,既可以是侧翻入紧邻的口袋里,也可以是以往里缩的方式回翻入自己所横跨的口袋里。 针针对那些同时允许婴幼儿有面对和背对大人这两种坐姿的携带装置,设置两组上肢支撑件,分别对应婴幼儿面对和背对大人的姿态;或只有一组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可同时满足婴幼儿面对和背对大人这两种姿态的上肢支撑要求。 针当上肢支撑件为板壳状或网壳状时,还可以与装置主体或固定件以一转轴连接,不用时可以收起来紧贴装置主体或固定件,使用时可翻下来,对婴幼儿上肢起到支撑作用。 针这些上肢支撑件可以做成位置可调节或尺寸可调节的。就位置可调节来说,主要指可拆卸式的支撑件,针对同一个可拆卸式的支撑件,可以用不同的可拆卸式连接,如钮扣、按扣、粘扣、系带、插扣等。对于尺寸可调的,则可通过框架的伸缩实现。 针对于含上肢支撑部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的方案,上肢支撑部可以是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的装置主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其固定件的一部分,该部分为凹陷或凸起的部分,不是通过挂靠或缝合等方式连接上的额外的支撑件,而是其本体的一部分。婴幼儿的上肢可以依托在其上,获得支撑。其位置(尤其指直接为下肢提供着力点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设置活动机构来调节,以适应不同婴幼儿的不同体型和不同姿态。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可以对婴幼儿上肢进行支撑,缓解疲劳。 2.可以对婴幼儿上肢进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撑件主体和连接部,支撑件主体有伸手口,或具表面向上或斜向上的承托面,直接为婴幼儿上肢提供支撑,连接部将支撑件主体连接在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上,或连接部直接将支撑件主体连接在背、抱婴幼儿的人身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撑件主体和连接部,支撑件主体有伸手口,或具表面向上或斜向上的承托面,直接为婴幼儿上肢提供支撑,连接部将支撑件主体连接在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上,或连接部直接将支撑件主体连接在背、抱婴幼儿的人身上。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支撑件主体上有伸手口,伸手口为在支撑件主体上端的开口或为朝向婴幼儿的开口。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上支撑件主体为板壳状或网壳状,连接部含有转轴。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与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合围出容纳婴幼儿上肢的空间。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支撑件主体一头连接在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主体上,另一头连接在穿戴式婴幼携带装置的固定件上,支撑件主体上端有伸手口,伸手口中段膨大。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有供婴幼儿的手抓握的凸出或凹陷的部位。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有可以调节支撑件主体的位置或方向的连接部。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维持其整体或局部形状的定形构件。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幼儿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定形构件为框架,且其框架形状或尺寸可调节。10.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石鼓
申请(专利权)人:曹石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