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播谷子大群体小个体高产节本简易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70648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0:23
一种夏播谷子大群体小个体高产节本简易栽培方法,目的是可实现机械化宽垄种植,简化工序,降低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是选择播幅为200cm宽的十行小麦播种机,将其排种孔从左至右隔一依次堵塞,平均行距40cm;对于麦收后至十月上旬≥10℃积温约1800-2000℃地区,应抓住麦收后有效降雨时机,于6月下旬前利用小麦播种机一次完成旋耕、播种、镇压工序;播后苗前或苗后喷施除草剂;在谷苗3-5片真叶期时,采用不间苗、定苗的栽培方法;拔节期采用中耕保墒追肥机每亩追尿素10千克;用小麦收割机收获;将小麦收割机的风机系统调小至以吹不走谷粒为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夏播谷子大群体小个体高产节本简易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夏播谷子大群体小个体高产节本简易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黄淮麦区夏季光温水资源丰富,可实现一年两作。本区种植结构中,小麦收获后复播谷子的历史悠久,但由于传统种植谷子的栽培方法存在生育期间的间苗、除草、人工追肥及收获过程中的人工割、绑、运送、扦谷穗、碾打。传统栽培方法工序繁杂、费工是造成谷子生产成本明显高于其它作物的主要原因。因此,夏播谷子面积呈下降趋势,导致小米价格一直持续走高。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谷子栽培方法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在免间苗和收获过程的机械化配套。有关免间苗技术,70年代用炒熟种子与正常种子掺合种植,80年代用机械控制精量播种,90年代应用谷子丸粒化播种技术。以上这些技术由于违背了谷子的“群发”(单个谷粒小,发芽顶土力弱,较多的谷粒一起顶土易出苗)生长规律,往往造成出苗效果较差;进入本世纪后,孙美荣等人研制出了M5制剂,该制剂处理谷种可使谷子正常发芽出苗,生长至2叶展开时自行死亡,同时,筛选出了1:1.86即正常种子(A)占M5制剂处理种子(B)和正常种子(A)混播种量35%的比例为田间播种的最佳比例[A/(A+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夏播谷子大群体小个体高产节本简易栽培方法,其特征是:(1)播前调节行距实施宽垄种植;选择播幅为200cm宽的十行小麦播种机,将其排种孔从左至右第2、4、6、8、10行依次堵塞,第1、3、5、7、9行下籽播种,平均行距40cm,实现宽垄种植,以确保后期行与行间的谷穗不缠绕;(2)抢时播种及播种量;对于麦收后至十月上旬≥10℃积温约1800‑2000℃地区,应抓住麦收后有效降雨时机,于6月下旬前利用小麦播种机一次完成旋耕、播种、镇压工序; (3)播后苗前或苗后喷施除草剂;播后苗前实施土壤封闭,在播种后出苗前,若土壤墒情适宜表墒较好,用44%谷草灵除草剂可湿性粉剂均匀喷施于田面,实施土壤封闭;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夏播谷子大群体小个体高产节本简易栽培方法,其特征是:(1)播前调节行距实施宽垄种植;选择播幅为200cm宽的十行小麦播种机,将其排种孔从左至右第2、4、6、8、10行依次堵塞,第1、3、5、7、9行下籽播种,平均行距40cm,实现宽垄种植,以确保后期行与行间的谷穗不缠绕;(2)抢时播种及播种量;对于麦收后至十月上旬≥10℃积温约1800-2000℃地区,应抓住麦收后有效降雨时机,于6月下旬前利用小麦播种机一次完成旋耕、播种、镇压工序;(3)播后苗前或苗后喷施除草剂;播后苗前实施土壤封闭,在播种后出苗前,若土壤墒情适宜表墒较好,用44%谷草灵除草剂可湿性粉剂均匀喷施于田面,实施土壤封闭;苗后喷施除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爱平靖华亢秀丽崔欢虎王裕智屈非程麦凤苏年贵支虎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