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汉彬专利>正文

一种毛竹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6758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0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竹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地;(2)整地;(3)母竹选择;(4)栽植;(5)毛竹的幼林抚育管理;(6)毛竹成林的抚育管理;(7)病虫害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毛竹种植方法产量高,生长快,毛竹品质好,可在各地区进行大量地种植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如下步骤:(1)选地;(2)整地;(3)母竹选择;(4)栽植;(5)毛竹的幼林抚育管理;(6)毛竹成林的抚育管理;(7)病虫害防治。本专利技术所述毛竹种植方法产量高,生长快,毛竹品质好,可在各地区进行大量地种植推广。【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栽培高产量和生长快的毛竹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毛竹是一种多年生的高大乔木,广泛分布于中亚热带。毛竹是竹类植物中用途最为广泛的竹种,也是森林木竹中用途最多的树种之一。毛竹的用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衣、食、住、行、观、用、饰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拥有材用、食用、药用、观赏、饲用、环保等众多功用,是无污染绿色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是营建绿色银行的理想物种。 现有毛竹种植方法一般凭经验操作,产量低,生产慢,毛竹品质参差不齐,不但造林成本非常高,劳动强度大,而且形成的竹林稳定性差,一挖竹笋就容易导致竹林衰退。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毛竹种植适应范围小、生长慢和产量低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1)选地:选择性能良好而平缓的山谷地带;(2)整地打穴:清除山地上的草木,并翻松泥土;按3米的间隔挖出长120cm,宽60cm,深50cm的孔穴;(3)母竹选择: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年龄为2-3年生新竹;(4)栽植:将母竹放入步骤(2)打好的孔穴中,母竹鞭根与穴长方向平行放置,先覆盖表土,后填心土,再分层填土、踏实,使鞭根与土壤紧密结合;(5)毛竹的幼林抚育管理:新种毛竹第一次萌发新竹株,及时除去细小竹笋,每株留下2-3个粗壮竹笋形成新竹株;新造竹林每年锄草、松土 2次,锄草、松土后施用土杂肥或化肥;(6)毛竹成林的抚育管理:采用竹林合理的立竹密度为3000—3600株/顷,毛竹林合理的竹龄结构由一、二、三、四度竹按3:3:3:1的比例组成;同时建立毛竹与阔叶树组成的混交林;每年锄草松土 2次、施肥4次;(7)病虫害防治:随时观察毛竹林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生及时采取药物防治。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毛竹种植方法产量高,生长快,毛竹品质好,可在各地区进行大量地种植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方案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例一(1)选地:毛竹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性能良好、保水能力强、不积水、酸碱度值为5、背风向阳的山坡中下部或平缓的山谷地带;(2)整地打穴:包括清山、劈杂,翻土。一般在栽植前一年的秋冬季进行全面开垦,挖地深度20cm,亩栽20株;打穴时,孔穴规格为120 X 60 X 50cm ;(3)母竹选择:母竹应选择生长健壮、枝叶繁茂、竹节正常、鞭芽饱满、无病虫危害、年龄为2年生新竹、胸径4cm,分枝低,第一篷分枝有二叉的竹子;(4)栽植:毛竹种植一般选择11月至翌年2月期间雨后阴天进行。种植之前,需在穴内施入基肥,每穴可施放有效肥10kg,或复合肥0.5kg,基肥施入后要覆盖一层表土拌匀。种植时将母竹放入穴中,母竹鞭根与穴长方向平行放置,使根舒展,深度以竹蔸根盘表面低于穴面3cm为宜,先覆盖表土,后填心土,分层填土、踏实,使鞭根与土壤紧密结合,踩踏时后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损伤鞭根;(5)毛竹的幼林抚育管理:①幼竹的养护:新种毛竹第一次萌发新竹株,可能萌发数量较多的小竹笋,此时应及时除去细小竹笋,每株留下2个粗壮竹笋形成新竹株,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竹林内严禁放牧;②除草松土与水肥管理:新造竹林每年安排锄草、松土2次,5月和9月各一次,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利竹林生长。新竹种植后久旱没有雨要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对低洼山谷地,还要注意防止积水,避免烂鞭、烂笋,影响成活。施肥一般在锄草、松土后施用土杂肥或化肥,在5—6月,每株施尿素100g,可采取环沟施或用水冲施;③林地套种:坡度平缓的林地内,可直接套种巴西豇豆、饭豆科杂一号、二号等固氮作物,以增加短期收入,改善土壤肥力;(6)毛竹成林的抚育管理:①调整竹林结构:材用竹林合理的立竹密度为3000株/顷,毛竹林合理的竹龄结构由一、二、三、四度竹组成,其比例应为3:3:3:1 ;同时建立毛竹与其它树种特别是阔叶树组成的混交林,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防治病虫害,促进竹林生长;②科学的经营管理:劈杂垦复、锄草松土、毛竹林施肥如下步骤:劈杂垦复:一般选择在11月至翌年I月休眠期,先劈草、劈杂,后由下坡向上坡进行全面深翻,平缓山地翻土深度为20cm,翻土时尽量把杂草压入土中,土块一块压一块,不要敲碎,边翻边捡去林中石块,挖除老竹蔸,死竹鞭、老鞭、树头等杂物:坡度陡的山地采取带状或块状深翻,翻土深度为10cm,避免造成水土流失;锄草松土:培育丰产毛竹林,最好每年进行锄草松土 2次,分别在5月和9月;毛竹林施肥:丰产毛竹林要是施肥,在早春2月施速效肥,促进春笋的早发和生长,也称长笋肥,每公倾可施尿素375kg,采用环沟施放法;(7)病虫害防治:随时观察毛竹林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生及时采取药物防治。 实例二(I)选地:毛竹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性能良好、保水能力强、不积水、酸碱度值为6、背风向阳的山坡中下部或平缓的山谷地带; (2)整地:包括清山、劈杂,翻土。一般在栽植前一年的秋冬季进行全面开垦,挖地深度25cm,亩栽25株;打穴时,孔穴规格为:120 X 60 X 50cm ;(3)母竹选择:母竹应选择生长健壮、枝叶繁茂、竹节正常、鞭芽饱满、无病虫危害、年龄为3年生新竹、胸径3cm,分枝低,第一篷分枝有二叉的竹子;(4)栽植:毛竹种植一般选择11月至翌年2月期间雨后阴天进行。种植之前,需在穴内施入基肥,每穴可施放有效肥15kg,或复合肥1.0kg,基肥施入后要覆盖一层表土拌匀。种植时将母竹放入穴中,母竹鞭根与穴长方向平行放置,使根舒展,深度以竹蔸根盘表面低于穴面4cm为宜,先覆盖表土,后填心土,分层填土、踏实,使鞭根与土壤紧密结合,踩踏时后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损伤鞭根;(5)毛竹的幼林抚育管理:①幼竹的养护:新种毛竹第一次萌发新竹株,可能萌发数量较多的小竹笋,此时应及时除去细小竹笋,每株留下3个粗壮竹笋形成新竹株,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竹林内严禁放牧;②除草松土与水肥管理:新造竹林每年安排锄草、松土2次,5月和9月各一次,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利竹林生长。新竹种植后久旱没有雨要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对低洼山谷地,还要注意防止积水,避免烂鞭、烂笋,影响成活。施肥一般在锄草、松土后施用土杂肥或化肥,在5—6月,每株施尿素150g,可采取环沟施或用水冲施;③林地套种:坡度平缓的林地内,可直接套种巴西豇豆、饭豆科杂一号、二号等固氮作物,以增加短期收入,改善土壤肥力;(6)毛竹成林的抚育管理:①调整竹林结构:材用竹林合理的立竹密度为3300株/顷,毛竹林合理的竹龄结构由一、二、三、四度竹组成,其比例应为3:3:3:1 ;同时建立毛竹与其它树种特别是阔叶树组成的混交林,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防治病虫害,促进竹林生长;②科学的经营管理:劈杂垦复、锄草松土、毛竹林施肥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竹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地:选择性能良好而平缓的山谷地带;(2)整地打穴:清除山地上的草木,并翻松泥土;按3米的间隔挖出长120cm,宽60cm,深50cm的孔穴;(3)母竹选择: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年龄为2‑3年生新竹;(4)栽植:将母竹放入步骤(2)打好的孔穴中,母竹鞭根与穴长方向平行放置,先覆盖表土,后填心土,再分层填土、踏实,使鞭根与土壤紧密结合;(5)毛竹的幼林抚育管理:新种毛竹第一次萌发新竹株,及时除去细小竹笋,每株留下2—3个粗壮竹笋形成新竹株;新造竹林每年锄草、松土2次,锄草、松土后施用土杂肥或化肥;(6)毛竹成林的抚育管理:采用竹林合理的立竹密度为3000—3600株/顷,毛竹林合理的竹龄结构由一、二、三、四度竹按3:3:3:1的比例组成;同时建立毛竹与阔叶树组成的混交林;每年锄草松土2次、施肥4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汉彬叶创科叶深知何顺飞徐艳
申请(专利权)人:严汉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