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620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镜面角度调整装置。该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固定至镜(M)的背侧的枢转板(H)、以及用于保持枢转板(H)的致动器(A)。该致动器(A)具有壳体(A1)、用于推拉枢转板(H)的杆(A3)、以及用于向杆(A3)提供驱动力的电机。在所述壳体(A1)中形成有布置成环绕所述杆(A3)的环状保持部(121)。所述枢转板(H)具有与所述保持部(121)可滑动地接触的环状滑动部(H31)、以及与所述杆(A3)的前端接合的接合部。该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可稳定地保持所述镜(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镜面角度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面角度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如在日本特开2004-161123号公报中所述,在安装于车辆侧部的外后视镜中包括保持镜并使镜任意倾斜的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如图14所示,日本特开2004-161123号公报中所述的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安装至镜M的背侧(车辆的前侧)。该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包括通过镜保持部Mh保持镜M的枢转板Hc、和保持该枢转板Hc并使其任意倾斜的致动器Ac。致动器Ac包括内周面形成为球形的环状保持部P、以及推拉枢转板Hc的杆Q和Q。另外,在致动器Ac的内部包括向杆Q提供驱动力的电机、以及将电机的驱动力传递给杆Q的齿轮,二者均未示出。在枢转板Hc中形成有由保持部P保持并在保持部P上任意滑动的环状滑动部P’、以及均与杆Q的端部接合的一对接合部(未示出)。因此,对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量进行控制,以使杆Q来回运动,从而使枢转板Hc相对于致动器Ac倾斜。通过这种方式,在该镜面角度调整装置中,杆Q和Q位于保持部P的外侧。因此,施加于镜M的载荷不仅施加给保持部P而且施加给杆Q和Q。换言之,在该镜面角度调整装置中,由三点(保持部P及一对杆Q和Q)支撑施加给枢转板Hc的载荷。例如,在致动器Ac中的杆Q与枢转板Hc中的接合部之间存在余隙(backlash)的情况下,或者在杆Q具有尺寸误差或安装误差的情况下,会出现不能牢固地保持镜M的问题。具体地说,在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安装于车辆的外镜中的情况下,在高速行驶期间镜M高频振动。由振动的-->镜产生的噪音会烦扰乘客。
技术实现思路
待由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从而作出了本专利技术。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牢固地保持镜的镜面角度调整装置。解决问题的手段具体地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镜面角度调整装置,该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包括:枢转板,该枢转板安装至镜的背侧;和保持该枢转板的致动器。另外,所述致动器包括壳体、推拉所述枢转板的杆、以及向所述杆提供驱动力的电机。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有布置成环绕所述杆的环状的保持部。所述枢转板包括与所述保持部相接触并在其上任意滑动的环状滑动部、以及与所述杆的端部接合的接合部。换言之,在如本专利技术上述方面的镜面角度调整装置中,所述致动器的推拉所述枢转板的杆布置在支撑该枢转板的保持部内部。这样,施加给所述镜的载荷大部分施加给所述保持部。因此,即使在所述杆与所述枢转板中的接合部松接合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杆自身具有尺寸误差或安装误差的情况下,也可以牢固地保持所述镜。另外,形成在所述枢转板中的环状滑动部与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的环状保持部相接触。因此,水和灰尘都不会进入所述环状滑动部与所述环状保持部之间。因此,可以不用或简化布置在所述保持部内的围绕所述杆的水密密封件。这里,“环”不仅包括无缺口的完整环,而且还包括由于狭缝等而不连续的非完整环。这里,保持镜的所述枢转板直接地或通过镜的所述保持部等间接地安装至镜的背侧。所述壳体还可以包括防止所述枢转板沿所述保持部的周向转动的止动部。另外,所述止动部可以被所述保持部环绕。因此,绕与镜面垂直的轴线并沿旋转方向的旋转力施加给所述止动部。换言之,根据所述镜面角度调整装置,没有额外的外力施加给所述-->杆。因此,提高了所述杆的耐用性从而可以牢固地保持所述镜。所述壳体可以形成为碗状。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保持部可以形成在所述壳体的边缘上。所述保持部越大,对所述镜的保持越牢固。因此,所述保持部优选尽可能大。另一方面,鉴于镜面角度调整装置的小型化,所述壳体优选尽可能小。因此,非常合理的是,所述壳体形成为碗状并且所述保持部形成在所述壳体的边缘上。原因在于,尽管所述壳体被小型化,但是利用所述壳体的全部尺寸来形成所述保持部。换言之,根据所述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可以使所述壳体小型化,同时所述保持部足够大以牢固地保持所述镜(即,所述枢转板)。因而,可以使所述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小型化。另外,可以在所述壳体的所述枢转板侧形成有供布置所述电机的电机容纳部。因此,所述电机安装在包括在所述致动器中的所述壳体的内部,从而有效地利用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因此,可以使所述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小型化。另外,如上所述,在所述镜面角度调整装置中,形成在所述枢转板中的环状滑动部与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的环状保持部相接触。因此,水和灰尘都不能通过所述环状滑动部与所述枢转板之间进入所述壳体内。因而,可以不用或简化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用于电机的水密密封件。在所述致动器还包括覆盖所述电机容纳部的盖的情况下,所述电机双重水密从而在该电机中几乎不会出现故障等。另外,当所述盖覆盖所述电机容纳部时,可以在所述盖中设置止动部,以防止所述枢转板沿所述保持部的周向转动。因此,整个致动器变得紧凑从而可以使所述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小型化。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且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如下描述将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面和效果以及其它效果和特征。-->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镜面角度调整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枢转板的正视图。图3(a)是图2的X1-X1剖视图。图3(b)是图2的X2-X2剖视图。图4是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a)和5(b)是表示致动器中包括的壳体的视图。图5(a)是局部剖切立体图。图5(b)是图5(a)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是致动器中包括的壳体的正视图。图7(a)是图6的X3-X3剖视图。图7(b)是图6的X4-X4剖视图。图8是表示凹槽的布置的示意图。图9是致动器中包括的盖和挤压器的剖视图。图10是致动器中包括的杆和蜗轮的立体图。图11(a)是壳体中的齿轮安装部(transmission gear)和盖中的齿轮保持部的剖视图。图11(b)是杆和蜗轮的剖视图。图12(a)和12(b)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镜面角度调整装置的运动的剖视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镜面角度调整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根据现有技术的镜面角度调整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每个实施例中,将对以下情况下的示例进行描述,其中在安装于车辆侧部的外后视镜中包括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是指在外镜安装于车辆侧部的情况下的方向。[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镜面角度调整装置被安装在镜M的-->背侧(在本实施例中为车辆的前侧)。该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包括通过未示出的镜保持部来保持镜M的枢转板H、以及保持枢转板H的致动器A。这里,致动器A固定于镜壳MH(见图14)或固定于一体安装至镜壳MH的支撑框架SF(见图14)。(枢转板)枢转板H包括形成在枢转板H中央的环状容纳部(retainer)H1、环绕容纳部H1的内环H2、环绕内环H2的外环H3、伸出外环H3之外的多个镜安装部H4、H4、…、使环状容纳部H1与内环H2相连的多个杆H5、H5、…、以及使内环H2与外环H3相连的多个连接肋H6、H6、…。容纳部H1为内周面形成为球形的球截形。另外,稍后将描述的支撑帽A41插入容纳部H1中并与之接触。如图2所示,在内环H2中形成有形成为圆形的多个第一通孔H21、H21、…、以及形成为矩形的两个第二通孔H22和H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面角度调整装置,该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包括:枢转板,该枢转板安装至镜的背侧;和保持该枢转板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壳体、推拉所述枢转板的杆、以及向所述杆提供驱动力的电机,其中,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有布置成环绕所述杆的环状的保持部,并且其中,所述枢转板包括与所述保持部相接触并在其上任意滑动的环状滑动部、以及与所述杆的端部接合的接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镜面角度调整装置,该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包括:枢转板,该枢转板安装至镜的背侧;和保持该枢转板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壳体、推拉所述枢转板的杆、以及向所述杆提供驱动力的电机,其中,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有布置成环绕所述杆的环状的保持部,并且其中,所述枢转板包括与所述保持部相接触并在其上任意滑动的环状滑动部、以及与所述杆的端部接合的接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防止所述枢转板沿所述保持部的周向转动的止动部,并且所述止动部被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井晃铃木久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