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机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5478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外机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室外机,其中室外机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相连限定出上端敞开的腔室,所述腔室具有四个侧壁面和一个底面;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之间以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以及输入管,所述输入管与所述连接管相连并导通。通过改变室外机换热器组件的结构,使得换热面积显著增加,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的回风面积明显提升,回风阻力减小,不仅同等结构下能力能效明显提升,而且大大降低了安装和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外机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室外机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室外机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室外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的换热部是由同一个组件折弯而成,有的是U字形,有的为了提高换热面积,将其优化成G字形。由于同风量下换热器的面积越大,室外机的换热量越大,因此,对于每单位制冷量下的具有相同体积换热器的室外机,G形结构的换热器的换热面积相比于U形结构的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换热面积仍然比较小,风机的利用率不高,风机阻力偏大,室外机的整体结构体积较大,物流成本和每单位制冷量的成本仍旧偏高,尤其是对于出口海外,同等能力下产品的装柜量较少。另外,常见室外机的外部通常用钣金进行密封,该种结构室外机的对流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较低,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室外机换热器组件,所述室外机换热器组件不仅同等结构下能力能效能够明显提升,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安装和运输成本。 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室外机换热器组件的室外机,所述室外机的结构可以强化对流换热,从而大大提高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 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相连限定出上端敞开的腔室,所述腔室具有四个侧壁面和一个底面;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之间以连接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以及输入管,所述输入管与所述连接管相连并导通。 根据本技术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通过在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之间限定出具有五个换热面的换热腔室,使得室外机换热器组件的换热面积显著增加,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的回风面积明显提升,回风阻力减小,不仅同等结构下能力能效明显提升,而且大大降低了安装和运输成本。 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部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布置的前板和后板以及分别与所述前板和后板的同一端相连的右侧板,所述前板、后板和所述右侧板相连形成为匚形;所述第二换热部具有与所述右侧板平行设置的左侧板以及设在所述左侧板的下端的底板,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底板相连形成为L形,所述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所述腔室的所述四个侧壁面,所述底板构成所述腔室的底面。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上分别设有所述连接管,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上的所述连接管分别可拆卸地与所述输入管相连。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板、后板和右侧板一体形成,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底板一体形成。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部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布置的前板和后板以及分别与所述前板和后板的两端相连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第二换热部形成为分别与所述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相连的底板,所述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所述腔室的所述四个侧壁面,所述底板构成所述腔室的底面。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上分别设有所述连接管,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上的所述连接管分别可拆卸地与所述输入管相连。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一体形成。 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室外机,包括:底盘;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分别间隔开设在所述底盘上;壳体,所述壳体设在多个所述支撑柱之间且与所述底盘间隔开;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压缩机组件,所述压缩机组件设在所述底盘上且位于所述底盘与所述壳体之间。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缩机组件包括电控盒,邻近所述电控盒的一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设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板为百叶窗或格栅式板体。 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的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外机立体图。 附图标记: 室外机I ; 换热器组件1(1a);第一换热部11 ;第二换热部12 ;连接管13 ;输入管14 ; 前板Ill(Illa);后板 112(112a);左侧板 122(114);右侧板 113(113a);底板121 (121a); 底盘20; 支撑柱30 ; 壳体40 ; 压缩机组件50 ;电控盒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10。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10包括第一换热部11、第二换热部12、连接管13和输入管14。具体而言,第一换热部11与第二换热部12相连限定出上端敞开的腔室,腔室具有四个侧壁面和一个底面,连接管13设在第一换热部11和第二换热部12之间以连接第一换热部11和第二换热部12,输入管14与连接管13相连并导通。 换言之,室外机换热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外机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相连限定出上端敞开的腔室,所述腔室具有四个侧壁面和一个底面;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之间以连接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以及输入管,所述输入管与所述连接管相连并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机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相连限定出上端敞开的腔室,所述腔室具有四个侧壁面和一个底面;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之间以连接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以及 输入管,所述输入管与所述连接管相连并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布置的前板和后板以及分别与所述前板和后板的同一端相连的右侧板,所述前板、后板和所述右侧板相连形成为匚形; 所述第二换热部具有与所述右侧板平行设置的左侧板以及设在所述左侧板的下端的底板,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底板相连形成为I形,所述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所述腔室的所述四个侧壁面,所述底板构成所述腔室的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上分别设有所述连接管,所述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上的所述连接管分别可拆卸地与所述输入管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后板和右侧板一体形成,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底板一体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彦东李艳荣庄子宝郭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