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引脚整形质量的IC整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114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引脚整形质量的IC整脚机,包括支座、条状的滑轨、电机安装板、电机、驱动轮、IC元件压持部和至少两个整形辊,所述滑轨和电机安装板均固定连接在支座上,电机固定在电机安装板上,驱动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转轴上,驱动轮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转轴的轴线与滑轨的长度方向垂直,驱动轮位于滑轨的两端之间,两个整形辊分别固定在滑轨的不同侧,且两个整形辊相对于滑轨的中心线成线对称;所述IC元件压持部包括铰接座、销钉、弹簧和压持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整形质量好、结构简单、和较高的引脚整形效率和适用于大批量整形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于引脚整形质量的IC整脚机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于引脚整形质量的IC整脚机。
技术介绍
IC,即集成电路,是integrated circuit的首字母缩写,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一块较小的单晶硅片上制作上许多晶体管及电阻器、电容器等元器件,并按照多层布线或遂道布线的方法将元器件组合成完整的电子电路。它在电路中用字母“1C”(也有用文字符号“N”等)表示。现有电子领域中广义的IC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狭义的IC单指集成电路(芯片)。 被称之为IC的电子元件与电路板或其他IC的连接对通过设置在IC上的引脚加以实现,在实际运用时,由于为引脚配置的引脚孔宽度不一,常需要对IC上引脚进行弯曲处理以改变两排引脚之间的宽度。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专门用于电子元件引脚弯曲的装置,即通过一个压块向处于同一排上的引脚施加压应力,达到使得引脚弯曲的目的。现有装置制动压块实现对引脚进行弯折时引脚弯折量的大小控制不便,不利于引脚的弯折精度,同时还存在弯折效率较低,不适用于大批量处理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装置制动压块实现对引脚进行弯折时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利于引脚整形质量的IC整脚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条状的滑轨(2)、电机安装板(4)、电机(6)、驱动轮(5)、IC元件压持部和至少两个整形辊(3),所述滑轨(2)和电机安装板(4)均固定连接在支座(1)上,电机(6)固定在电机安装板(4)上,驱动轮(5)固定连接在电机(6)的转轴上,驱动轮(5)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转轴的轴线与滑轨(2)的长度方向垂直,驱动轮(5)位于滑轨(2)的两端之间,两个整形辊(3)分别固定在滑轨(2)的不同侧,且两个整形辊(3)相对于滑轨(2)的中心线成线对称;所述IC元件压持部包括设置在电机安装板(4)上的铰接座(7)、轴线与滑轨(2)长度方向垂直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利于引脚整形质量的ic整脚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条状的滑轨(2)、电机安装板(4 )、电机(6 )、驱动轮(5 )、1C元件压持部和至少两个整形辊(3 ),所述滑轨(2 )和电机安装板(4 )均固定连接在支座(1)上,电机(6 )固定在电机安装板(4 )上,驱动轮(5 )固定连接在电机(6)的转轴上,驱动轮(5)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转轴的轴线与滑轨(2)的长度方向垂直,驱动轮(5)位于滑轨(2)的两端之间,两个整形辊(3)分别固定在滑轨(2)的不同侧,且两个整形辊(3)相对于滑轨(2)的中心线成线对称; 所述1C元件压持部包括设置在电机安装板(4)上的铰接座(7)、轴线与滑轨(2)长度方向垂直的销钉(8)、弹簧(9)和压持杆(10),所述压持杆(10)通过销钉(8)与铰接座(7)铰接连接,弹簧(9)的一端与电机安装板(4)或铰接座(7)固定连接,弹簧(9)的另一端与压持杆(10)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国黄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江县凯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