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成专利>正文

防汗、易洗、易干的衬鞋和组合鞋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779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防汗、易洗、易干的衬鞋和组合鞋垫。有的鞋特别是雨鞋不适合留透气孔。汗脚久穿受捂难受,易得脚气等病。本衬鞋包括帮、底和底上透气组合鞋垫,其特征是:帮外面附着间隔分布、从鞋底延伸至鞋口、主体呈扁平带状的隔离带,隔离带间的帮上有透气孔。衬鞋(靴)置入外鞋(靴)内,两鞋上口沿对齐,带的外面紧贴外鞋内面。脚散发的热、汗蒸气易通过鞋垫疙瘩的间隙、衬鞋帮上的孔,沿带的间隙散到外面。衬鞋比一般鞋较薄软,比一般袜子厚硬,可当袜子穿,对脚有保健作用。衬鞋适合套在各种不因为用它而削弱外鞋原来的有益功效、帮透气差甚至不透气的鞋内。衬鞋易洗、易干;外鞋很少用刷,寿命延长。衬鞋最好和外鞋配套生产,也可单独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鞋和鞋垫,特别是带有组合鞋垫的防汗、易洗、易干的衬鞋。
技术介绍
现有防汗保健空调鞋及其专利技术是在底、帮上留透气孔。在底下留透气孔,走在有污水、泥土的地上,孔易遭污染堵塞,地面上稍有些积水,水容易沿孔进入鞋内。遭到污染的孔不好洗刷。有的孔设在鞋脸上,虽不易堵塞;可是由于汗都出自脚底下面,如果脚接触的鞋底、鞋垫不易透气、散热,效果也不会太好。即使垫上透气、散热、防汗效果好的鞋垫,由于脚、袜与鞋帮间隙极小,且不稳定,没有畅通的空气流道,效果也不理想。何况有的鞋特别是防水鞋(靴),不适合在底、帮上留孔,效果就更差了。空气流通不好,鞋、脚易遭汗水污染,脚易患、加重脚气等病;鞋需频繁洗刷,鞋易较早磨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在透气差的鞋内增设带有透气、散热、防汗效果好的组合鞋垫的防汗、易洗、易干的衬鞋,使脚底和鞋底之间、衬鞋和鞋之间至鞋上口沿形成与外界畅通的空气通道,使脚底下的热量、汗蒸气能随空气流动散到鞋外,保护脚、鞋,减少刷鞋次数,延长其寿命。本专利技术包括底、帮和组合鞋垫,其特征在于:帮外面设有凸凹相间从鞋底延伸至鞋口的空气流道,凹处有透气孔,衬鞋置入外鞋内,外凸部分外面紧贴外鞋的内面。凸起部分是主体呈扁平带状、间隔分布的隔离带,隔离带间的帮上有透气孔。内外两鞋的上口沿对齐。衬鞋用比较薄软的材料,其中帮最好用网孔面料制成,底要制得特别薄。在死口鞋内,如果衬鞋帮太软,衬鞋帮外面隔离带的上端只到鞋口附近,到鞋口有相同距离,在这一区域内设一圈塑料钩丝布,对应的外鞋帮内面也制上一圈钩针较长的塑料钩针布。这样,两鞋易分易合,利于使用。在衬鞋底上面增设有我曾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汗、防卷、易洗、耐用的组合鞋垫”,其特征在于:硬垫底板上主体为椭圆台形疙瘩,按规则成行排列。同行内相邻疙瘩长轴纵横垂直交替,邻行相邻疙瘩长短轴位于一条线上,疙瘩间都有间隙。这种排列不仅有透气效果,而且有防卷、防断裂、防滑的作用。硬垫两端有插头,软垫下面有相应的孔套。弯曲硬垫,可将两端插头插入孔中,自弹直,可用;洗刷时,再弯曲取出分别洗刷。在透气差、不透气的鞋内增设衬鞋,再垫我曾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汗、防卷、易洗、耐用的组合鞋垫”,这样,脚散发的热、汗蒸气易通过鞋垫上疙瘩间隙、衬鞋帮上的孔,再沿内外鞋帮和隔离带之间的间隙向外散发。脚周围特别是脚底下有流动的空气,脚底下不易出汗,即使有少量的汗水也随空气流走了,受到的汗水污染很轻,不易得脚气等疾病。衬鞋材料薄软有孔,洗刷容易,干得也快。外鞋刷洗次数比不用衬鞋显然要少的多,磨损较轻,鞋更耐穿。附图说明图1是带松紧口的衬鞋直观图。图2是上边沿有塑料钩丝布的衬靴直观图。图3组合鞋垫中的下层硬垫俯视图。图4是上层软垫的仰视图。图5是软垫下孔套直观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看图1。衬鞋由底、帮1、隔离带3构成,外鞋帮,特别是鞋脸上能开合的,衬鞋脸上要设松紧口。帮1外面设有最少9条自底至鞋口沿、间隔分布较匀称、扁平的主体类似长方形的带状隔离带3(有的靠近底那端可以较宽)。如是帆布带,可以直接把它们缝到衬鞋帮1外。为了缝的更牢固,与隔离带3对应的衬鞋帮1里面可再贴一层轮廓形状一样的布。隔离带3也可用橡胶制成,它和帮1合注在一起。还可以在编织鞋帮1的同时编出一道道凸起的垄。隔离带3的作用是,使内外鞋帮在相邻隔离带3间形成间隙,供空气流通。衬鞋型号和一般鞋的型号是一样的。衬鞋比对应的外鞋小1~2码(若按新型号少0.5~1公分即可)。这样便于穿者选鞋,又便于制造。当然,如果配套制造,不必受此限制,衬鞋底外面与外鞋底内面最好制出吻合的波浪纹,防止因脚小造成两底间滑动。根据选好的内外鞋的型号分别确定它们帮和底的相对内面间距,进而确定衬鞋帮1和隔离带3的总厚度、各自厚度,结合组合鞋垫的厚度再确定衬鞋底的厚度。帮1如不用网孔面料制造,还要在隔离带3之间的帮上制出1~3个上下排列的圆孔(靠近底的孔最好制成半圆拱形)。实施例2。看图2。如果外鞋是死口鞋,衬鞋也可制成死口鞋。如果衬鞋帮1软难以站立,需要在外鞋和衬鞋上口边缘设塑料钩丝、钩针布。衬鞋帮1外的隔离带3上端至鞋口留0.5~1厘米,这一带可缝制一条0.5~1厘米宽的塑料钩丝布4,对应的外鞋帮上口边缘内面设一条钩针较长的塑料钩针布。钩针长度根据隔离带的厚度决定。两鞋套好后,按压内外鞋口边缘,能粘合在一起;需洗刷时,再扯开。钩针、钩丝既能防砂土泥灌入两帮间的缝隙内,又可避免鞋口因软不能站立造成每次穿鞋需整理衬鞋帮1的麻烦。钩针、钩丝对空气流通基本无妨。看图3。衬鞋内的组合鞋垫中的下层硬垫5上包括底板和其上的疙瘩6,全用聚氨酯材料制成,底板厚度1毫米。(后面单位一律用毫米,全省略)拟多数疙瘩6主体为椭圆台形(靠近边沿的有的不完整):下底面大椭圆的长轴长为12,短轴长6;上底面长轴长10,短轴长4;高1.5。椭圆台上面与侧面相交处是圆滑的。其底面中心沿平行、重合于硬垫5前后两端的中心点连线的方向间隔、规则排列:同行中相邻椭圆台体6底面的长轴相互垂直,长轴与中心点连线重合或垂直;相邻两行内相距最近的椭圆台体6底面的长轴与短轴在一条线上。同行或者行间的相邻疙瘩6底面长短轴间隙1.5,上面间隙3.5。平行于中心线的相邻行上椭圆中心连线间距是10.5。疙瘩6的这种形状与排列的优点是:相邻疙瘩6的间隙,利于透气、散热、排汗。疙瘩间隙不能形成长缝,鞋垫不易沿缝断裂;其上的软垫9不易沿前后左右方向滑动;便于制造模具,只要制出一块,便可根据需要任意切割出各种型号的鞋垫。附:椭圆台6下底面的椭圆长短轴、椭圆间隙和行间距的关系。设长半轴长为a,短半轴长为b,拟行内底面间隙为1.5,行间相邻纵横椭圆台底面间隙也为1.5,邻行相邻、长轴平行的椭圆台底面末端交错部分的长度仍拟为1.5。从图3上看,显然2a=2b+1.5×2+1.5×2,a=b+3,拟b=3,则a=6。邻行相互平行的长轴间隙:a+1.5+b=6+1.5+3=10.5。硬垫5两端的插头8:看图3。在硬垫5两端以中心线为对称轴两边各制出一条短缝7,长度为软垫9下孔套10的宽度加6(到边沿6内的地方脚趾通常不落实)约等于14。短缝7平行于中心线,间距以在保证支撑软垫9不卷曲的前提下尽量窄为原则。这样,孔套10占的空间小,同样的孔套10适用的鞋垫型号多。考虑到孔套10在缝制过程中,位置可能产生偏差,为便于硬垫5穿插,短缝7的宽度应适当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汗、易洗、易干的衬鞋和组合鞋垫,包括底、帮和组合鞋垫,其特征在于:衬鞋置入外鞋内,两鞋上口沿平齐,衬鞋帮(1)的外面设有凸凹相间、从底延伸至鞋口的空气流道,凹处的帮上都有透气孔(2);凸处的离帮(1)最远的外面紧贴外鞋的内面。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汗、易洗、易干的衬鞋和组合鞋垫,包括底、帮和组合鞋垫,其特征在
于:衬鞋置入外鞋内,两鞋上口沿平齐,衬鞋帮(1)的外面设有凸凹相间、
从底延伸至鞋口的空气流道,凹处的帮上都有透气孔(2);凸处的离帮(1)最
远的外面紧贴外鞋的内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汗、易洗、易干的衬鞋和组合鞋垫,其特征在于,
凸起部分是主体呈扁平带状、间隔分布的隔离带(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汗、易洗、易干的衬鞋和组合鞋垫,其特征在于:
每条隔离带(3)的上端与衬鞋上口沿间的距离都拟为0.5~1厘米;沿衬鞋帮外、
隔离带(3)以外的鞋口边缘设一圈塑料钩丝布(4),对应的外鞋帮内面靠上口
边缘设一圈长度由隔离带(3)厚度决定的、钩针较长的塑料钩针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成
申请(专利权)人:梁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