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耳机插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718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级耳机插针,包括同轴依次套设的四个金属件以及设置在四个金属件之间的绝缘层,四个金属件由外向内依次为第一级金属件、第二级金属件、第三级金属件和第四级金属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级金属件靠近尾端的一侧的第四级绝缘层和塑胶圆台,其中,第四级绝缘层设置在塑胶圆台和第一金属件之间;塑胶圆台的直径大于第四级绝缘层的直径。利用上述四级耳机插针能够避免用户在使用不同类型的手机产品时出现的电流泄露情况,对用户的健康及其他设备不会造成损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制造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接收电子信号的四级耳机插针
技术介绍
耳机作为目前各种影音电子产品(例如电脑、电话、MP3等)中不可缺少的配件之一,主要用于收听音频文件,以避免人体与手机的直接接触,减少手机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此外,使用耳机还可以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提高播放音频或者手机通话的质量。耳机的结构主要包括接收电子信号的耳机插针以及用于将所接收的电子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扬声器。目前,常见的3.5mm四级耳机插针由同轴套设的四个金属件以及相互之间的绝缘层构成,四个金属件在四级耳机插针的头端形成依次排列的作为插接端的四个电极;四个金属件在四级耳机插针的尾端形成用于焊接耳机芯线的作为焊接部的四个焊盘。绝缘层的作用是使插针的四个电极相互之间不会出现短路,现有四级耳机插针大多是三个绝缘层,绝缘层的厚度为0.7mm,插针第四级是金属件及金属插针圆台。但是,由于现在许多耳机用户使用金属外壳的手机,在通用的耳机插针插入后,作为插针第四级的金属件及金属圆台与手机金属外壳接触会出现短路的情况,从而发生电流泄露并对用户的健康及其他设备造成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级耳机插针,以解决传统插针带来的电流泄露对用户的健康及其他设备造成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四级耳机插针,包括同轴依次套设的四个金属件以及设置在四个金属件之间的绝缘层,四个金属件由外向内依次为第一级金属件、第二级金属件、第三级金属件和第四级金属件,其中,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级金属件靠近尾端的一侧的第四级绝缘层和塑胶圆台,其中,第四级绝缘层设置在塑胶圆台和第一级金属件之间;塑胶圆台的直径大于第四级绝缘层的直径,设置在第一级金属件与第二级金属件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设置为1.0mm~1.5mm,第四级绝缘层的厚度为0.5mm~1.0mm。此外,优选的结构是,设置在第一级金属件与第二级金属件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1.4mm,第四级绝缘层的厚度为1.0mm。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四个金属件的尾端形成用于与机芯线连接的四个焊盘,四个焊盘排列构成焊接部,焊接部的长度为4.5mm~8mm,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四个焊盘在耳机插针的长度方向上逐级排列。此外,优选的结构是,耳机插针的总长度为19.5mm~23mm。此外,优选的结构是,第四级绝缘层与塑胶圆台通过注塑固定连接。此外,优选的结构是,第一级金属件、第二级金属件和第三级金属件均为管状结构,第四级金属件为管状或者实心结构。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四个金属件的头端形成依次排列的四个电极,第四级金属件的头端形成的电极位于四级耳机插针的头端,第四级金属件的外侧依次为第三级金属件电极、第二级金属件电极以及第一级金属件电极,其中,四个电极依次用于传输左声道音频信号、右声道音频信号、麦克风信号和接地信号;或者,四个电极依次用于传输左声道音频信号、右声道音频信号、接地信号和麦克风信号。此外,优选的结构是,第一级金属件电极的厚度为1.5mm~2.0mm,第二级金属件电极的厚度为1.5mm~2.3mm。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四级耳机插针,能够避免用户在使用不同类型的产品时出现的电流泄露情况,不会对用户的健康及其他设备造成损坏,应用范围广,耳机性能优越,同时,由于该四级耳机插针的焊盘较大,与耳机芯线的焊接难度降低,从而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四级耳机插针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四级耳机插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截面图。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级金属件1、第一级金属件电极11、第一级焊盘12、第二级金属件2、第二级金属件电极21、第二级焊盘22、第三级金属件3、第三级金属件31、第三级焊盘32、第四级金属件4、第四级金属件电极41、第四级焊盘42、第一级绝缘层5、第二级绝缘层6、第三级绝缘层7、第四级绝缘层8、塑胶圆台9。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方式鉴于前述耳机插针带来的电流泄露对用户的健康及其他设备造成损坏等问题,本技术在第四级金属件后方增设一个绝缘层及塑胶圆台,避免耳机插针在使用时与手机金属外壳短路,同时增大第一级金属件与第二级金属件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使耳机插针在与插头母座装配使用时,可起到开关的作用,同时,增大单个焊盘的面积,便于芯线的焊接。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四级耳机插针的装配结构。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四级耳机插针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同轴套设的四个金属件:第一级金属件1、第二级金属件2、第三级金属件3和第四级金属件4,其中,第一级金属件1、第二级金属件2和第三级金属件3均设置为管状结构,以方便各金属件之间的套设安装,第四级金属件4设置为管状或者实心结构。套设安装完成后,四个金属件的头端(即插入外部母座的一端)形成依次排列的四个电极,分别为第一级金属件电极、第二级金属件电极、第三级金属件电极和第四级金属件电极。其中,第四级金属件电极位于四级耳机插针的头端,也就是说第四级金属件电极位于四级耳机插针在插入外部设备时的最前端,由前至后依次为第四级金属件电极、第三级金属件电极、第二级金属件电极以及第一级金属件电极,在四个金属件的尾端形成用于焊接耳机芯线的四个焊盘,该四个焊盘在四级耳机插针的长度方向上采用逐级排列的方式设置,排列构成耳机插针的焊接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级金属件电极的厚度为1.5mm~2.0mm,第二级金属件电极的厚度为1.5mm~2.3mm,焊接部的长度控制在4.5mm~8mm,耳机插针的总长度可以达到19.5mm~23mm。上述四个金属件的电极分别用于传输左声道音频信号、右声道音频信号、麦克风信号以及接地信号,根据具体的接线情况,四个电极的前后顺序会不相同。在本技术提供的四级耳机插针中,第四级金属件电极、第三级金属件电极、第二级金属件电极与第一级金属件电极分别用于传输左声道音频信号、右声道音频信号、麦克风信号和接地信号;或者,依次用于传输左声道音频信号、右声道音频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级耳机插针,包括同轴依次套设的四个金属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四个金属件之间的绝缘层,所述四个金属件由外向内依次为第一级金属件、第二级金属件、第三级金属件和第四级金属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级金属件靠近尾端的一侧的第四级绝缘层和塑胶圆台,其中,所述第四级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塑胶圆台和所述第一级金属件之间;所述塑胶圆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级绝缘层的直径;设置在所述第一级金属件与所述第二级金属件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1.0mm~1.5mm,所述第四级绝缘层的厚度为0.5mm~1.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级耳机插针,包括同轴依次套设的四个金属件以及设置在所述
四个金属件之间的绝缘层,所述四个金属件由外向内依次为第一级金属件、
第二级金属件、第三级金属件和第四级金属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
所述第一级金属件靠近尾端的一侧的第四级绝缘层和塑胶圆台,其中,
所述第四级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塑胶圆台和所述第一级金属件之间;
所述塑胶圆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级绝缘层的直径;
设置在所述第一级金属件与所述第二级金属件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
1.0mm~1.5mm,所述第四级绝缘层的厚度为0.5mm~1.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级耳机插针,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第一级金属件与所述第二级金属件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为
1.4mm,所述第四级绝缘层的厚度为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级耳机插针,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四个金属件的尾端形成用于与机芯线连接的四个焊盘,所述四个
焊盘排列构成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的长度为4.5mm~8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级耳机插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个焊盘在所述耳机插针的长度方向上逐级排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连李正冬徐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