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715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连接器,可供大、小不同的至少两种电子卡插接,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以及遮盖于绝缘本体上方与绝缘本体共同形成插接空间的遮蔽壳体,插接空间两侧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遮蔽壳体朝所述插接空间内延伸设有至少一第一弹片,插接小电子卡时,第一弹片和第一侧壁共同定位小电子卡的两侧边,插接大电子卡时,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共同定位大电子卡的两侧边,且第一弹片弹性抵压于大电子卡的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卡连接器可实现供大、小不同的至少两种电子卡插接,且不需要在小卡上套设卡套或将大卡进行裁剪,大大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供大、小不同的至少两种电子卡插接的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卡连接器是安装于手机上的一种电连接器,可将电子卡电性连接至手机,通常手机若要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需要在手机上的卡连接器内安装一SIM卡来实现通信功能,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SIM卡已经演变至第三代Micro SIM卡及第四代Nano SIM卡,Micro SIM卡的长宽为15x12mm,Nano SIM卡的长宽为12x9mm,由于两种电子卡的尺寸大、小不同,所以必须配合使用相应的SIM卡连接器来实现电性连接。      然而,若消费者使用的是Micro SIM卡,而手机内安装的是Nano SIM卡连接器,此时消费者需要先将Micro SIM卡裁剪至与Nano SIM卡尺寸大、小相同才可以正常使用,稍有裁剪不当,有可能会导致SIM卡报废的风险,若消费者使用的是Nano SIM卡,而手机内安装的是Micro SIM卡连接器,此时消费者需要在Nano SIM卡上套设一卡套,使其尺寸大、小与Micro SIM卡尺寸大、小相同才可以正常使用,这也导致消费者使用非常不方便。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卡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大、小不同的至少两种电子卡插接的卡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卡连接器,可供大、小不同的至少两种电子卡插接,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以及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与所述绝缘本体共同形成插接空间的遮蔽壳体,所述插接空间两侧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朝所述插接空间内延伸设有至少一第一弹片,插接小电子卡时,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一侧壁共同定位所述小电子卡的两侧边,插接大电子卡时,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定位所述大电子卡的两侧边,所述第一弹片弹性抵压于所述大电子卡的顶面。    进一步,所述遮蔽壳体临近所述第二侧壁朝所述插接空间内延伸设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包括第二弹性部和第二抵挡部,所述第二抵挡部自所述第二弹性部朝所述第一侧壁弯折延伸形成。      进一步,所述遮蔽壳体临近所述第一侧壁朝所述插接空间内延伸设有第三弹片,所述第三弹片包括第三弹性部和第三抵挡部,所述第三抵挡部自所述第三弹性部朝所述第二侧壁弯折延伸形成。    进一步,所述第二抵挡部的末端到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小电子卡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第二弹性部和所述第三弹性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小电子卡的宽度。    进一步,当所述小电子卡偏离正确位置插入所述插接空间内时,所述第二抵挡部和/或所述第三抵挡部抵挡所述小电子卡的前端,以阻止所述小电子卡错误插入。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片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导引斜面。      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以及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与所述绝缘本体共同形成插接空间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设有第一插接空间,可供大、小不同的至少两种电子卡插接,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设有第二插接空间,可供一第一电子卡和一第二电子卡插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朝所述第一插接空间内延伸设有至少一第一弹片,插接小电子卡时,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一侧壁共同定位所述小电子卡的两侧边,插接大电子卡时,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定位所述大电子卡的两侧边,所述第一弹片弹性抵压于所述大电子卡的顶面。    进一步,所述遮蔽壳体临近所述二侧壁朝所述第一插接空间内延伸设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包括第二弹性部和第二抵挡部,所述第二抵挡部自所述第二弹性部朝所述第一侧壁弯折延伸形成,所述遮蔽壳体临近所述一侧壁朝所述插接空间内延伸设有第三弹片,所述第三弹片包括第三弹性部和第三抵挡部,所述第三抵挡部自所述第三弹性部朝所述第二侧壁弯折延伸形成。    进一步,当所述小电子卡偏离正确位置插入所述第一插接空间内时,所述第二抵挡部和/或所述第三抵挡部抵挡所述小电子卡的前端,以阻止所述小电子卡错误插入。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片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导引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卡连接器通过在遮蔽壳体上朝所述插接空间内延伸设有至少一第一弹片,插接小电子卡时,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一侧壁共同定位所述小电子卡的两侧边,插接大电子卡时,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定位所述大电子卡的两侧边,所述第一弹片弹性抵压于所述大电子卡的顶面,本技术卡连接器可实现供大、小不同的至少两种电子卡插接,且不需要在小卡上套设卡套或将大卡进行裁剪,大大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第一插接空间插接大电子卡,第二插接空间插接第二电子卡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第一插接空间插接小电子卡,第二插接空间插接第一电子卡的示意图;图6为小电子卡稍微偏离正确位置插入第一插接空间时,第一弹片导引其回到正确方位,使其正确插入至第一插接空间内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小电子卡进一步偏离正确位置插入第一插接空间时,第二弹片阻止其错误插入的示意图;图8为图7中小电子卡进一步偏离正确位置插入第一插接空间时,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同时阻止其错误插入的示意图;图9为图8中小电子卡进一步偏离正确位置插入第一插接空间时,第三弹片阻止其插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1至附图9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技术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导电端子2、3以及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方的遮蔽壳体4,所述遮蔽壳体4与所述绝缘本体4共同形成一第一插接空间10和一第二插接空间20。    请参阅图2、图4及图5,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底壁11、自所述底壁11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和第三侧壁14,所述第一侧壁12和所述第二侧壁13之间设有所述第一插接空间10,可供一大电子卡100和一小电子卡200插接,所述第二侧壁13和所述第三侧壁14之间设有所述第二插接空间20,可供一第一电子卡300和一第二电子卡400插接,所述第一插接空间10内设有多个所述导电端子2,所述第二插接空间20内设有多个所述导电端子2和多个所述导电端子3。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所述遮蔽壳体4包括朝所述第一插接空间10内延伸形成的第一弹片41、第二弹片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可供大、小不同的至少两种电子卡插接,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以及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与所述绝缘本体共同形成插接空间的遮蔽壳体,所述插接空间两侧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朝所述插接空间内延伸设有至少一第一弹片,插接小电子卡时,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一侧壁共同定位所述小电子卡的两侧边,插接大电子卡时,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定位所述大电子卡的两侧边,所述第一弹片弹性抵压于所述大电子卡的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连接器,可供大、小不同的至少两种电子卡插接,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以及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与所述绝缘本体共同形成插接空间的遮蔽壳体,所述插接空间两侧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朝所述插接空间内延伸设有至少一第一弹片,插接小电子卡时,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一侧壁共同定位所述小电子卡的两侧边,插接大电子卡时,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定位所述大电子卡的两侧边,所述第一弹片弹性抵压于所述大电子卡的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临近所述第二侧壁朝所述插接空间内延伸设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包括第二弹性部和第二抵挡部,所述第二抵挡部自所述第二弹性部朝所述第一侧壁弯折延伸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临近所述第一侧壁朝所述插接空间内延伸设有第三弹片,所述第三弹片包括第三弹性部和第三抵挡部,所述第三抵挡部自所述第三弹性部朝所述第二侧壁弯折延伸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挡部的末端到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小电子卡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和所述第三弹性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小电子卡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小电子卡偏离正确位置插入所述插接空间内时,所述第二抵挡部和/或所述第三抵挡部抵挡所述小电子卡的前端,以阻止所述小电子卡错误插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