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堆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652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2:27
管材堆码架,一组至少四根等长的横梁(9)相互平行水平固定,其前后端分别垂直固定后立柱(4)和前立柱(8),在这组后立柱(4)顶部之间固定连接一根后顶桁架(1),在这组前立柱(8)底部之间固定连接一根前底连杆(11),在前底连杆(11)中部上方两侧的前立柱(8)上分别固定连接前顶连杆(7),即在前底连杆(11)中部上方的相邻前立柱(8)之间形成向上的开放间隙,在横梁(9)中部铰接安装折翻臂(3)的底端。实现由叉车托臂进行货物卸载,提高了装卸货物的效率并节省了劳动力;管材摆放整理整齐、安全,防止管材的变形,易于管理、捆扎和机械化搬运移动。减少装卸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入库、出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材储存辅助装置,尤其是管材堆码架
技术介绍
公知技术中,管材储存堆放较为常见,管材码放架主要用于存储和运送货物,可以参考的结构以货架为主,货架是一种架式结构物。一般用于运送管材的货架为悬臂式货架,由底座和立柱组成,悬臂与立柱间采用插接式或螺栓连接式连接,底座与立柱间采用螺栓连接,底座采用冷轧型钢或H型钢。通常由工人将管材堆放在货架上,并由叉车托臂伸入底座下方托起货架进行运送。传统制造过程中,管材从生产线下来之后由工人用工装车运至货架附近,再由工人手工从工装车上将管材取出,然后堆放在货架上。发货时货车开到货架旁边,再由工人从库里手工取出管材装到车上。货架底部没有用于叉车搬运的插口。在入库、出库时还需库管员即时清点货物数量,入库、出库效率低下。同时,由于货架的结构限制,管材在货架上的堆放高度通常不超过1.5米,而叉车必须逐个搬运货架,造成搬运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材堆码架,便于卸载货物,可直接由叉车托臂将管材与管材货架分离,进行装卸或堆码棺材。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后顶桁架、折翻臂、后立柱、前顶连杆、前立柱、横梁和前底连杆;一组至少四根等长的横梁相互平行水平固定,其前后端分别垂直固定后立柱和前立柱,在这组后立柱顶部之间固定连接一根后顶桁架,在这组前立柱底部之间固定连接一根前底连杆,在前底连杆中部上方两侧的前立柱上分别固定连接前顶连杆,即在前底连杆中部上方的相邻前立柱之间形成向上的开放间隙,在横梁中部铰接安装折翻臂的底端。尤其是,后立柱与横梁各连接点之间固定连接一根后中桁架。尤其是,在横梁中部铰接安装折翻臂的上端滑动固定在后立柱上。尤其是,在最外侧的横梁后部向后立柱倾斜固定连接端斜拉撑。尤其是,在对应的后立柱和前立柱底部之间固定连接底连杆。尤其是,前立柱之间水平安装前强化牵引架。尤其是,在横梁上侧固定减振耐磨垫。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横梁上设置折翻臂,辅助管材堆码捆扎,实现由叉车托臂进行货物卸载,提高了装卸货物的效率并节省了劳动力;管材摆放整理整齐、安全,防止管材的变形,易于管理、捆扎和机械化搬运移动。减少装卸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入库、出库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后顶桁架1、后中桁架2、折翻臂3、后立柱4、端斜拉撑5、管材6、前顶连杆7、前立柱8、横梁9、底连杆10、前底连杆11、前强化牵引架1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后顶桁架1、折翻臂3、后立柱4、前顶连杆7、前立柱8、横梁9和前底连杆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组至少四根等长的横梁9相互平行水平固定,其前后端分别垂直固定后立柱4和前立柱8,在这组后立柱4顶部之间固定连接一根后顶桁架1,在这组前立柱8底部之间固定连接一根前底连杆11,在前底连杆11中部上方两侧的前立柱8上分别固定连接前顶连杆7,即在前底连杆11中部上方的相邻前立柱8之间形成向上的开放间隙,在横梁9中部铰接安装折翻臂3的底端。前述中,在横梁9中部铰接安装折翻臂3的上端滑动固定在后立柱4上。也可以释放以便向前转动限位管材以利捆扎。前述中,后立柱4与横梁9各连接点之间固定连接一根后中桁架2。前述中,在最外侧的横梁9后部向后立柱4倾斜固定连接端斜拉撑5。前述中,在对应的后立柱4和前立柱8底部之间固定连接底连杆10。前述中,前立柱8之间水平安装前强化牵引架12。该前强化牵引架12可方便的安装在这组前立柱8上部或下部,在进行管材堆放或插取作业时,临时拆下即可。前述中,在横梁9上侧固定减振耐磨垫。本技术中,设有用于叉车搬运的插口,方便利用叉车托臂卸货代替人工卸货,从而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库管员清点管材的工作量,提高入库、出库效率;另外,管材堆放牢固且安全,搬运方便且占地面积小;节约了仓库的存放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管材堆码架,包括后顶桁架(1)、折翻臂(3)、后立柱(4)、前顶连杆(7)、前立柱(8)、横梁(9)和前底连杆(11);其特征在于,一组至少四根等长的横梁(9)相互平行水平固定,其前后端分别垂直固定后立柱(4)和前立柱(8),在这组后立柱(4)顶部之间固定连接一根后顶桁架(1),在这组前立柱(8)底部之间固定连接一根前底连杆(11),在前底连杆(11)中部上方两侧的前立柱(8)上分别固定连接前顶连杆(7),即在前底连杆(11)中部上方的相邻前立柱(8)之间形成向上的开放间隙,在横梁(9)中部铰接安装折翻臂(3)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管材堆码架,包括后顶桁架(1)、折翻臂(3)、后立柱(4)、前顶连杆(7)、前立
柱(8)、横梁(9)和前底连杆(11);其特征在于,一组至少四根等长的横梁(9)相互平行水
平固定,其前后端分别垂直固定后立柱(4)和前立柱(8),在这组后立柱(4)顶部之间
固定连接一根后顶桁架(1),在这组前立柱(8)底部之间固定连接一根前底连杆(11),在前
底连杆(11)中部上方两侧的前立柱(8)上分别固定连接前顶连杆(7),即在前底连杆(11)中
部上方的相邻前立柱(8)之间形成向上的开放间隙,在横梁(9)中部铰接安装折翻臂(3)的
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堆码架,其特征在于,后立柱(4)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协羽阀门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