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复合絮凝剂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4370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复合絮凝剂及其使用方法。复合絮凝剂由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钠组成,所述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钠的质量比例为1:3。通过管道混合器向脱硫液中投加所述复合絮凝剂的水溶液,脱硫液在沉降池中进行絮凝澄清,清液进入下级再生工序,沉淀污泥经脱水后固体物外运,滤液返回到沉降池循环澄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絮凝剂能有效的去除烟气湿法脱硫液中的烟气粉尘,提高了后续工艺中副产品的质量,延长了后续工艺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按照脱硫方式和产物的处理形式划分,烟气脱硫一般可分为三大类:湿法脱硫、干法脱硫和半干半湿法脱硫。 在烟气湿法脱硫装置运行中,因为SO2吸收液是循环使用的,所以吸收浆液中的盐分和悬浮杂质浓度会越来越高。杂质浓度过高会影响脱硫效率和副产品的品质,因此当盐分和悬浮杂质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需要定时从系统内排出一部分废水,使吸收液的盐分和悬浮杂质浓度不超过设计上限,排出的这部分废水称之为脱硫废水。脱硫废水中的杂质主要来自烟气、脱硫剂(目前湿法脱硫的脱硫剂大多用石灰石)和工艺水。其中,烟气中的杂质来源于煤的燃烧。由于煤中含有包括重金属在内的多种元素,如F、Cl、Cd、Hg、Pb、N1、As、Se、Cr等,这些元素在炉内高温条件下会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多种无机化合物。其中一部分会随炉渣、灰尘排出炉膛,另一部分则随烟气进入脱硫系统,溶解或悬浮于吸收液中。脱硫废水中含有的悬浮杂质主要包括烟气粉尘、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重金属。 湿法脱硫过程中,由于悬浮物、重金属以及煤中带入的F和Cl的影响,浆液不能完全循环,因此固液分离后,在一部分浆液回用的同时,会排放一定量的废水,该废水呈弱酸性,重金属和悬浮物含量高。当前,国内对沉淀剂的选择单一,对废水中的主要离子如Ca2+、SO42' Cl—等对重金属处理效果的影响缺乏分析。 200810120416.1,名称为“一种用于双碱法烟气脱硫浆液再生回用工艺”的专利技术专利,以壳聚糖作为重金属絮凝剂,控制脱硫后吸收液在PH值为6-10范围内再生,经过沉淀可快速分离悬浮物,并使得分离后的吸收液中重金属离子浓度控制在一定水平。壳聚糖作为脱硫液的絮凝剂,除尘效果不佳,且pH值要求高。 201110380082.3,名称为“脱除氨法脱硫副产品中重金属的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硫酸铵溶液首先进入反应器的沉降箱,经有机硫TMT-15反应去除溶液中几乎所有单价和二价金属,硫酸铵溶液再进入絮凝箱经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MA絮凝,再通过过滤泵将硫酸铵溶液打到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含有重金属的污泥滤饼作为无浸出毒物的废物深埋处理;滤液进入硫酸铵溶液缓冲箱贮存,通过硫酸铵溶液泵打到蒸发系统进行后续处理制得硫酸铵肥料或打到脱硫塔循环使用。该专利仅采用聚丙烯酰胺作为脱硫液的絮凝剂,达不到最佳的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絮凝剂能有效的去除烟气湿法脱硫液中的烟气粉尘,提高了后续工艺中副产品的质量,延长了后续工艺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由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钠组成,所述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钠的质量比例为1:3。 聚丙烯酰钠是一种线状、可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链上的羧基由于静电相斥作用,使得曲绕的聚合物链伸展,促成具有吸附性的功能团外露到表面上来,由于这些活性点吸附在溶液中悬浮粒子上,形成粒子间的架桥,从而加速了悬浮粒子的沉降;聚丙烯酰胺除了具有与聚丙烯酰钠相同的作用外,还可与粒子表面的电荷中和,促进絮凝。 两种絮凝剂在1:3的比例下复配为复合絮凝剂,絮凝效果是最佳的。可有效的去除烟气湿法脱硫液中的烟气粉尘,通过分光光度计分析结果显示絮凝后的清液透光率与不含粉尘的纯溶液的透光率基本相同,充分说明絮凝后的溶液除尘效果好。且这两种絮凝剂的复配,很适合脱硫液的pH值6-8。符合粉尘絮凝的条件,脱硫液无需进行任何处理,可直接加入絮凝。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絮凝剂为质量分数为0.05%-0.1%的水溶液。絮凝剂的溶解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而加入低浓度的溶液使得絮凝剂与脱硫液的混合效果更好,以达到更佳的絮凝效果。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絮凝剂的使用量为脱硫液中粉尘质量的0.05%-0.20%,复合絮凝剂的用量小,可大大节省运行成本。 所述的脱硫液为脱硫塔底部排出的脱硫废水。 所述的脱硫液为Na2S04、NaCl,NaN03> NaF的混和溶液。 所述的脱硫液为K2S04、KCl、KNO3> KF的混和溶液。 所述的脱硫液为MgSO4、MgCl2、Mg (NO3) 2、MgF2的混和溶液。 所述的脱硫液为CaS04、CaCl2, Ca (NO3) 2、CaF2的混和溶液。 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絮凝剂应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管道混合器向脱硫液中投加所述复合絮凝剂的水溶液,脱硫液在沉降池中进行絮凝澄清,清液进入下级再生工序,沉淀污泥经脱水后固体物外运,滤液返回到沉降池循环澄清。 所述的脱硫液在管道混合器中的流速为0.8-1.2m / S,混合性能好,效率高、操作稳定。 所述的絮凝剂水溶液在管道混合器中的流速为0.9-1.0m / S,混合性能好,效率高;操作稳定。 优选地,所述的管道混合器为螺旋式静态管式混合器,能很好地控制流速,在混合器内完成絮凝反应,不需要另外设置反应区。设备占地小,节约投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螺旋式静态管式混合器上的脱硫液入口管道和药剂入口管道之间呈12° -16°的夹角,保证两种液体的充分混合。 所述絮凝的温度为4(T45°C,符合脱硫液的温度,温度稳定,因而不需要频繁的调节絮凝剂的用量。 所述沉降池中絮凝澄清的时间为0.5h,澄清时间短,因而设备占地小,节约投资。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沉淀污泥经板框式压滤机或者卧式螺旋离心机脱水后固体物外运,脱除效率高;对含固量的适应范围广,因而可缩短沉降的停留时间,减小投资和占地,操作也更加简便。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絮凝剂可有效的去除烟气湿法脱硫液中的烟气粉尘,絮凝后的清液透光率与不含粉尘的纯溶液透光率基本相同,充分说明絮凝后的溶液除尘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复配絮凝剂很适合脱硫液的pH值和温度,符合粉尘絮凝的条件,无需进行任何处理,可直接加入絮凝;且絮凝剂的使用量为脱硫液中粉尘质量的0.05%-0.20%,用量小,可大大节省运行成本。 2、本专利技术通过管道混合器向脱硫液中投加絮凝剂水溶液,脱硫液在沉降池中进行絮凝澄清,不需要调节PH值,也不需要另外设置反应区,设备占地小,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投资。 3、本专利技术的管道混合器为螺旋式静态管式混合器,且脱硫液入口管道和药剂入口管道之间呈12° -16°的夹角,能很好地控制脱硫液在管道混合器中的流速为0.8-1.2m /s,絮凝剂水溶液在管道混合器中的流速为0.9-1.0m / S,在混合器内完成絮凝反应,不需要另外设置反应区,且混合性能好,效率高;操作稳定。 4、本专利技术絮凝的温度为4(T45°C,符合脱硫液的温度,温度稳定,因而不需要频繁的调节絮凝剂的用量,操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复合絮凝剂使用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一种应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复合絮凝剂,由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钠组成,所述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钠的质量比例为1:3。 实施例2一种应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复合絮凝剂,由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钠组成,所述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由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钠组成,所述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钠的质量比例为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由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钠组成,所述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钠的质量比例为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絮凝剂为质量分数为0.05%-0.1%的水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复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絮凝剂的使用量为脱硫液中粉尘质量的0.05%-0.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复合絮凝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管道混合器向脱硫液中投加所述复合絮凝剂的水溶液,脱硫液在沉降池中进行絮凝澄清,清液进入下级再生工序,沉淀污泥经脱水后固体物外运,滤液返回到沉降池循环澄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复合絮凝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林汪然周礼陈洪会曹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西堂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