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尼龙支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3401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尼龙支架安装结构,其确保了S曲线板的安装稳固,且能有效控制S曲线板、曲线管之间的间隙,确保双S曲线软牵伸装置的正常工作。其包括上支架、下底座,所述上支架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下底座一端,所述下底座的上端面顺次布置有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设定纱线的前进方向为前方,所述上支架的下端面对应于所述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的位置处分别布置有前皮辊、中皮辊、后皮辊,所述中皮辊的中心轴上套装有尼龙支架,所述尼龙支架的后部套装于所述中皮辊的中心轴,所述尼龙支架的前部设置有S曲线板,所述S曲线板的横截面的下端面为S型曲面,所述中罗拉、前罗拉之间的位置内布置有曲线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尼龙支架安装结构,其确保了S曲线板的安装稳固,且能有效控制S曲线板、曲线管之间的间隙,确保双S曲线软牵伸装置的正常工作。其包括上支架、下底座,所述上支架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下底座一端,所述下底座的上端面顺次布置有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设定纱线的前进方向为前方,所述上支架的下端面对应于所述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的位置处分别布置有前皮辊、中皮辊、后皮辊,所述中皮辊的中心轴上套装有尼龙支架,所述尼龙支架的后部套装于所述中皮辊的中心轴,所述尼龙支架的前部设置有S曲线板,所述S曲线板的横截面的下端面为S型曲面,所述中罗拉、前罗拉之间的位置内布置有曲线管。【专利说明】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尼龙支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纺纱机械结构的
,具体为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尼龙支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各种新型纺织技术应运而生,紧密纺、赛络纺、喷气纺、涡流纺等,现有的牵伸机构为双胶圈牵伸机构,是目前环锭纺细纱机普遍采用的一种牵伸形式。此牵伸形式最核心的部位是双胶圈弹性钳口,双胶圈弹性钳口的结构主要是在中上罗拉上套有上销撑紧的上胶圈,中下罗拉上套有下销以及由胶圈张力架撑紧的下胶圈,在上销的中部预设弹簧片,弹簧片在牵伸时向下压上销和上胶圈,使其形成为一个可摆动的弹性钳口结构,这就是双胶圈弹性钳口的曲线特征。上下胶圈结合形成须条柔性握持通道,为了增强握持通道作用,该通道设计成由上下销形态所确定的曲线形态,在双胶圈牵伸形式中,根据下胶圈的长度又分为双短胶圈形式和长短胶圈形式,双胶圈弹性钳口牵伸形式改善了前牵伸区中后部摩擦力界强度,牵伸过程中能使须条的纤维变速点前移,纤维变速点前移有利于纤维变速点更集中,能保证被牵伸须条在牵伸后移距偏差在一个较小的区间,从而保证成纱质量不因牵伸运动而严重恶化。双胶圈牵伸中存在的这种上下胶圈速度差,不可避免地会在牵伸过程中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良影响。 (I)、上下胶圈之间存在的速度差会使上下胶圈之间产生磨擦,从而产生静电,而上下胶圈是不良导体,静电易聚集在胶圈上,纤维束通过时就会使其带上静电。这些静电在纤维牵伸过程中会带来许多问题:如缠绕胶辊、胶圈、罗拉。纤维之间因静电会相互排斥,使纤维束更亦分散,边纤维更亦离开纤维束成飞花(这也是棉纺织企业空气中存在大量飞花的原因之一),增加有害毛羽和纺纱断头等。 (2)、上下胶圈之间的速度差,易造成须条中的上下层纤维之间运动速度不同步,对纤维束产生搓揉作用,影响成纱条干、毛羽、粗细节等纱线指标。 (3)、上下胶圈之间速度差,易造成牵伸过程中牵伸力的不稳定,而稳定的牵伸力是保证正常牵伸和成纱质量的关键所在,较大的牵伸力波动难以满足正常牵伸过程中握持力始终大于牵伸力,纤维的引导必须大于控制力的控制要求,会恶化成纱质量。 综上所述,双胶圈牵伸对纤维束的柔性控制通道是有缺陷的,需要更为合理的结构,为此,双S曲线软牵伸装置由此而生,其需要在上支架上设置一个S曲线板,从而保证上部的S曲线,此外,S曲线板还需要配合下底座对应的曲线管结构布置,确保工作状态下S曲线板、曲线管之间的间隙,现有技术没有提供该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尼龙支架安装结构,其确保了 S曲线板的安装稳固,且能有效控制S曲线板、曲线管之间的间隙,确保双S曲线软牵伸装置的正常工作。 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尼龙支架安装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上支架、下底座,所述上支架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下底座一端,所述下底座的上端面顺次布置有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设定纱线的前进方向为前方,所述上支架的下端面对应于所述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的位置处分别布置有前皮辊、中皮辊、后皮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皮辊的中心轴上套装有尼龙支架,所述尼龙支架的后部套装于所述中皮辊的中心轴,所述尼龙支架的前部设置有S曲线板,所述S曲线板的横截面的下端面为S型曲面,所述中罗拉、前罗拉之间的位置内布置有曲线管,所述尼龙支架的前部下端面设置有直线定位结构,所述直线定位结构两侧外凸,所述S曲线板的上端面定位于所述直线定位结构,所述S曲线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隔距块,所述隔距块套装于所述S曲线板的两侧,所述直线定位结构两侧外凸部分分别位于所述隔距块的内部安装腔内。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尼龙支架的前部和后部间设置有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安装槽内布置有加压弹簧片,所述加压弹簧片的两端分别紧贴弹簧安装槽的两端部,其中加压弹簧片作用于弹簧安装槽的前端部后,作用力传递至S曲线板,确保S曲线板的下端面和曲线管的间隙; 所述上支架还连接有摇架,所述摇架带动上支架以转轴为中心进行绕转,确保S曲线板的下端面和曲线管的曲面结构之间的间隙可以精确调整。 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后,其确保了 S曲线板的安装稳固,且能有效控制S曲线板、曲线管之间的间隙,确保双S曲线软牵伸装置的正常工作,其可实现S曲线板、曲线管实现对纤维的合理控制,在S曲线板与曲线管之间根据粗纱定量及配棉等级制定出合理的工艺隔距,使S曲线板和曲线管之间形成一个固定的钳口隔距。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尼龙支架、S曲线板、隔距块、加压弹簧片的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所对应的标注名称如下: 上支架1、下底座2、转轴3、前罗拉4、中罗拉5、后罗拉6、纱线7、前皮辊8、中皮辊9、后皮辊10、中心轴11、尼龙支架12、S曲线板13、曲线管14、直线定位结构15、隔距块16、弹簧安装槽17、加压弹簧片18、摇架19。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尼龙支架安装结构,见图1?图3:其包括上支架1、下底座2,上支架I的一端通过转轴3连接于下底座2 —端,下底座2的上端面顺次布置有前罗拉4、中罗拉5、后罗拉6,设定纱线7的前进方向为前方,上支架I的下端面对应于前罗拉4、中罗拉5、后罗拉6的位置处分别布置有前皮辊8、中皮辊9、后皮辊10,其特征在于:中皮辊9的中心轴11上套装有尼龙支架12,尼龙支架12的后部套装于中皮辊9的中心轴11,尼龙支架12的前部设置有S曲线板13,S曲线板13的横截面的下端面为S型曲面,中罗拉5、前罗拉4之间的位置内布置有曲线管14,尼龙支架12的前部下端面设置有直线定位结构15,直线定位结构15两侧外凸,S曲线板13的上端面定位于直线定位结构15, S曲线板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隔距块16,隔距块16套装于S曲线板13的两侧,直线定位结构15两侧外凸部分分别位于隔距块16的内部安装腔内。 尼龙支架12的前部和后部间设置有弹簧安装槽17,弹簧安装槽17内布置有加压弹簧片18,加压弹簧片18的两端分别紧贴弹簧安装槽17的两端部,其中加压弹簧片18作用于弹簧安装槽17的前端部后,作用力传递至S曲线板13,确保S曲线板13的下端面和曲线管14的间隙; 上支架I还连接有摇架19,摇架19带动上支架I以转轴3为中心进行绕转,确保S曲线板13的下端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S曲线软牵伸结构的尼龙支架安装结构,其包括上支架、下底座,所述上支架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下底座一端,所述下底座的上端面顺次布置有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设定纱线的前进方向为前方,所述上支架的下端面对应于所述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的位置处分别布置有前皮辊、中皮辊、后皮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皮辊的中心轴上套装有尼龙支架,所述尼龙支架的后部套装于所述中皮辊的中心轴,所述尼龙支架的前部设置有S曲线板,所述S曲线板的横截面的下端面为S型曲面,所述中罗拉、前罗拉之间的位置内布置有曲线管,所述尼龙支架的前部下端面设置有直线定位结构,所述直线定位结构两侧外凸,所述S曲线板的上端面定位于所述直线定位结构,所述S曲线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隔距块,所述隔距块套装于所述S曲线板的两侧,所述直线定位结构两侧外凸部分分别位于所述隔距块的内部安装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万胜万连义董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广众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