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翻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2883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动力翻料装置,其结构包括料架、传输辊道和缓冲挡板,料架的一侧设有传输辊道,传输辊道的高度不低于料架的高度,缓冲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挡板和第二段挡板,第一段挡板设置在传输辊道末端的外侧,且第一段挡板所在平面与传输辊道成30~60℃的角,第二段挡板设置在料架的一侧,工件在传输辊道上移动直至撞上第一段挡板,第一段挡板给工件一个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将工件推至料架。该无动力翻料装置利用工件在传送辊道上的惯性完成翻料工序,不需要消耗能源来提供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动力翻料装置,其结构包括料架、传输辊道和缓冲挡板,料架的一侧设有传输辊道,传输辊道的高度不低于料架的高度,缓冲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挡板和第二段挡板,第一段挡板设置在传输辊道末端的外侧,且第一段挡板所在平面与传输辊道成30~60℃的角,第二段挡板设置在料架的一侧,工件在传输辊道上移动直至撞上第一段挡板,第一段挡板给工件一个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将工件推至料架。该无动力翻料装置利用工件在传送辊道上的惯性完成翻料工序,不需要消耗能源来提供动力。【专利说明】无动力翻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翻料装置,特别是一种无动力翻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焊管生产过程为确保连续作业,如图1所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焊管从传送辊道14上翻转到料架11上再传送到下道工序,每条生产线至少要设置2处翻料装置15,现有的焊管生产机组主要是利用气缸16提供压缩空气带动翻料装置15,该翻料装置15配有接近动作开关12和电磁阀,当焊管到达接近开关后,电磁阀动作利用压缩空气带动翻料装置15将焊管从传送辊道14上翻到料架11上。另外,焊管由传送辊道14输送过来,为了防止由于惯性作用焊管继续沿着传送辊道14前行,通常在传送辊道14 一端加一个配弹簧的缓冲挡板13。利用这种常规的翻料装置,需要消耗能源来提供动力。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无动力翻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动力翻料装置,利用工件在传送辊道上得到的惯性力完成翻料工序,不需要消耗能源来提供动力,降低了设备的运转成本,同时简化了翻料装置的结构,降低了设备本身的制造和维修成本。 本技术无动力翻料装置,包括料架、传输辊道和缓冲挡板,所述料架的一侧设有传输辊道,所述传输辊道的高度不低于料架的高度,所述缓冲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挡板和第二段挡板,所述第一段挡板设置在传输辊道末端的外侧,且所述第一段挡板所在平面与传输辊道成30?60°C的角,所述第二段挡板设置在料架的一侧,工件在传输辊道上移动直至撞上第一段挡板,第一段挡板给工件一个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将工件推至料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段挡板上与工件接触的位置设有凹面辊轮。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辊道末端由外向内的依次设有第一辊组、第二辊组和第三辊组,所述第一辊组的辊呈锥台型,所述第二辊组的辊呈圆柱体型,所述第三辊组的辊的侧面呈V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辊组包括I号辊和2号辊,第二辊组包括3号辊,第三辊组包括4号棍和5号棍,且靠近3号棍的4号棍内侧边缘的高度低于外侧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料架上靠近传输辊道的一侧设有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挡板通过弹簧固定在固定挡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缓冲挡板的第一段挡板所在平面调整成与传输辊道成30?60°C斜角,将工件的横向的惯性力通过与缓冲挡板的碰撞转化成将方管推向料架方向的反作用力,解决了翻料装置的动力问题,使得该翻料装置不需要额外配备提供翻料动力的装置,降低了设备的运转成本,同时简化了翻料装置的结构,降低了设备本身的制造和维修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翻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无动力翻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缓冲挡板与凹面辊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技术缓冲挡板与凹面辊轮的俯视图; 图5是本技术第一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第二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4号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5号辊的结构示意图。 21、料架;22、面板;23、传输辊道;24、缓冲挡板;25、弹簧;26、固定挡板;27、第一段挡板;28、第二段挡板;29、工件;210、凹面辊轮;211、1号辊;212、2号辊;213、3号辊;214、4 号棍;215、5 号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至图8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无动力翻料装置,包括料架21、传输辊道23和缓冲挡板24,料架21在水平方向上倾斜放置,在料架21较高一端的外侧设有传输辊道23,且料架21上靠近传输辊道23的一侧设有面板22,该面板22能够减小工件29落在料架21上与料架21的碰撞力度,减小由于碰撞对工件29或料架21的伤害,传输辊道23的高度不低于料架21的高度,缓冲挡板24通过弹簧25固定在与缓冲挡板24平行的固定挡板26上,缓冲挡板2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挡板27和第二段挡板28,第一段挡板27设置在传输辊道23末端的外侧,且第一段挡板27所在平面与传输辊道23成30?60°C的角,第二段挡板28设置在料架21的一侧,工件29在传输辊道23上移动直至撞上第一段挡板27,第一段挡板27给工件29 —个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将工件29推至料架21。 所述第一段挡板27上与工件29接触的位置设有凹面辊轮210,可以有效增大工件29与第一段挡板27的接触面积,减小由于碰撞对工件27末端的伤害,并且该凹面辊轮210的凹面给工件一个旋转的力,使工件更加轻松的转向料架21的方向。 所述传输棍道23末端由外向内的依次设有第一棍组(未图不)、第二棍组(未图示)和第三辊组(未图示),第一辊组的辊呈锥台型,第二辊组的辊呈圆柱体型,第三辊组的辊呈中部内凹的圆柱体型。当工件29被弹向料架21时,第一辊组对工件29的变向运动没有阻力,第二辊组对工件29的变向运动有摩擦力,第三辊组对工件的变向运动有阻力,保证工件29在运行到缓冲挡板24时不会改变方向,且能够从输送辊道23上轻松且平稳地滚到料架21上。 具体的,第一辊组包括I号辊211和2号辊212,第二辊组包括3号辊213,第三辊组包括4号辊214和5号辊215,且靠近3号辊213的4号辊214内侧边缘的高度低于外侧边缘,可以保证工件29从输送辊道23上更加平稳地滚落到料架21上。 综上所述,本技术无动力翻料装置,将缓冲挡板24的第一段挡板27所在平面调整成与传输辊道23成30?60°C的角,将工件29的横向的惯性力通过与缓冲挡板24的碰撞转化成将工件29推向料架21方向的反作用力,解决了翻料装置的动力问题,使得该翻料装置不需要额外配备提供翻料动力的装置,降低了设备的运转成本,同时简化了翻料装置的结构,降低了设备本身的制造和维修成本。 包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无动力翻料装置,包括料架、传输辊道和缓冲挡板,所述料架的一侧设有传输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辊道的高度不低于料架的高度,所述缓冲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挡板和第二段挡板,所述第一段挡板设置在传输辊道末端的外侧,且所述第一段挡板所在平面与传输辊道成30?60°C的角,所述第二段挡板设置在料架的一侧,工件在传输辊道上移动直至撞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无动力翻料装置,包括料架、传输辊道和缓冲挡板,所述料架的一侧设有传输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辊道的高度不低于料架的高度,所述缓冲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挡板和第二段挡板,所述第一段挡板设置在传输辊道末端的外侧,且所述第一段挡板所在平面与传输辊道成30~60℃的角,所述第二段挡板设置在料架的一侧,工件在传输辊道上移动直至撞上第一段挡板,第一段挡板给工件一个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将工件推至料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会刘银花王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强镀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