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2853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5:34
当在事先决定的低外气温度时进行使利用侧热交换器发挥冷凝器的作用的制热运转的时候,执行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之后转换到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在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中,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同时通过喷射配管向压缩机的喷射口供应制冷剂,而且将滞留在储存器内的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连接配管供应到压缩机。在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中,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同时通过喷射配管向压缩机的喷射口供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当在事先决定的低外气温度时进行使利用侧热交换器发挥冷凝器的作用的制热运转的时候,执行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之后转换到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在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中,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同时通过喷射配管向压缩机的喷射口供应制冷剂,而且将滞留在储存器内的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连接配管供应到压缩机。在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中,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同时通过喷射配管向压缩机的喷射口供应。【专利说明】空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适用于大楼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大楼用多联式空调等的空调装置,例如通过配管连接配置在建筑物外 的热源机即室外机(室外单元)与配置在建筑物内的室内机(室内单元)之间来构成制冷 剂回路,使制冷剂循环。并且,利用制冷剂的放热、吸热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却,从而进行空 气调节对象空间的制热或制冷。 在低于外气温度-KTC左右的情况下,这样的大楼用多联式空调在实施制热运转 时,由于该低外气温度的空气与制冷剂要进行热交换,因此制冷剂的蒸发温度降低,随之蒸 发压力降低。 通过这样,被吸入压缩机的制冷剂的密度变小,制冷剂流量减少,空调装置的制热 能力将不够。另外,被吸入压缩机的制冷剂的密度变小,相应地压缩比增大,因此,过度地引 起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升高,发生冷冻机油劣化及压缩机损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这样的空调装置的方案,即:通过向在压缩机的压缩过 程中形成中间压的部位喷射二相制冷剂,提高压缩的制冷剂的密度,增加制冷剂流量,确保 低外气温度时的制热能力,降低压缩机的排出温度(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在于,如果被向负荷侧热交换器供应的高压制冷剂的饱和 温度成为室内空气的温度以上,则通过从高压气体制冷剂向室内空气进行放热,制冷剂进 行液化而形成二相制冷剂,利用该方式将该二相制冷剂向在压缩机压缩过程中成为中间压 的部位进行喷射,使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温度降低。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138921号公报(图1、图2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低于外气温度-KTC左右的情况下,设置室内机的空气调节对象空间的温度也 与之对应地降低。即,刚起动空调装置5至15分钟左右时,向设置于室内机内的负荷侧热 交换器供应的高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低于室内的空气温度。因此,在实施制热运转时,即使 向负荷侧热交换器供应高压制冷剂,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负荷侧热交换器也不会被液 化。 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一旦在低外气温度下运转空调装置,则气体制 冷剂被向压缩机喷射,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温度升高抑制效果变小。而且,外气温度越低 (例如-30°c以下),被吸入压缩机的制冷剂密度就越小,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温度的升高 幅度就越大。 即,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在高压制冷剂成为室内的空气温度以上之前,压 缩机的排出制冷剂温度暂时过度升高到大约120°c以上,存在引起"冷冻机油的劣化"及"随 着冷冻机油的劣化而出现的压缩机的滑动部的磨损所导致的损坏"等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一旦采用使压缩机减速以降低转速来抑制压 缩机的排出制冷剂温度升高的方法,则不能平稳地使压缩机增速,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才 能确保制热能力,存在会降低用户舒适度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用户舒适度降低同时抑 制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温度升高的空调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热源侧热 交换器、利用侧节流装置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构成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具有:喷射配 管,所述喷射配管的一侧与压缩机的喷射口连接,另一侧与利用侧节流装置和热源侧热交 换器之间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在压缩机的压缩运转期间注入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所述 制冷剂热交换器使在制冷循环的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喷射配管中流动的制冷 剂进行热交换;储存器,所述储存器的一侧与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另一侧与制冷剂流路 切换装置连接,储存液态制冷剂;以及连接配管,所述连接配管的一侧与压缩机的吸入侧 连接,另一侧与储存器的底部连接,当在事先决定的低外气温度时进行使利用侧热交换器 发挥冷凝器的作用的制热运转的时候,在执行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之后转换到低 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在所述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中,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 剂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同时通过喷射配管向压缩机的喷射口供应制冷剂,而且将滞留在 储存器内的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连接配管供应到压缩机,在所述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 中,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同时通过喷射配管向压缩机的喷射口 供应。 专利技术的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当在事先决定的低外气温度时进行使利用侧热交换器发 挥冷凝器的作用的制热运转的时候,执行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之后,转换到低外 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因此,可以抑制用户舒适度降低,同时抑制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温度 升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回 路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 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 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时的 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 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 时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回 路结构图。 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回 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以下称为100)的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 概略回路结构图。根据图1就空调装置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该空调装置100是通过 制冷剂主管4连接室外机1和室内机2,使制冷剂在其之间循环,从而可以进行利用了制冷 循环的空气调节。 空调装置100进行了改良,即:在低外气温度的情况下,抑制用户舒适度降低,同 时抑制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温度上升。 室外机1具备:具有喷射口的压缩机10、四通阀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 热交换器12、储存剩余制冷剂的储存器13、分离制冷剂中所含的冷冻机油的油分离器14、 一侧与油分离器14连接且另一侧与压缩机10的吸入侧连接的回油管15、双层管式热交换 器等制冷剂热交换器16以及第一节流装置30,这些部件被设置成通过制冷剂主管4连接。 在制冷剂热交换器16和室内机2之间的制冷剂主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装置,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热源侧热交换器、利用侧节流装置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构成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具有:喷射配管,所述喷射配管的一侧与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口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利用侧节流装置和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在所述压缩机的压缩运转期间注入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所述制冷剂热交换器使在所述制冷循环的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所述喷射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储存器,所述储存器的一侧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连接,储存液态制冷剂;以及连接配管,所述连接配管的一侧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储存器的底部连接,当在事先决定的低外气温度时进行使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发挥冷凝器的作用的制热运转的时候,在执行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之后转换到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在所述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中,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同时通过所述喷射配管向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口供应制冷剂,而且将滞留在所述储存器内的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所述连接配管供应到所述压缩机,在所述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中,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同时通过所述喷射配管向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口供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鸠村杰山下浩司竹中直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