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救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028317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楼救援系统,其包括用于设置在楼顶的复合运动机构,复合运动机构出于伸展状态,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的铰接点、第三拉杆与第四拉杆的铰接点均卡顶在对应楼顶边缘处;第一悬臂梁与第二悬臂梁均伸出楼顶边缘,第一悬臂梁与第二悬臂梁上均设置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折叠式救生舱。报警后只要接通电源即可展开救援行动,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传动简单灵活;合理的使用机械传动机构并将传动机构与支撑结构有机结合,并且实现了救生舱位移的精确控制,使系统简单牢固,承载能力强,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尤其是采用可折叠以及防火材料制作救生舱,使救生舱的工作安全、快速、准确,大幅度提高了救援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楼救援系统,其包括用于设置在楼顶的复合运动机构,复合运动机构出于伸展状态,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的铰接点、第三拉杆与第四拉杆的铰接点均卡顶在对应楼顶边缘处;第一悬臂梁与第二悬臂梁均伸出楼顶边缘,第一悬臂梁与第二悬臂梁上均设置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折叠式救生舱。报警后只要接通电源即可展开救援行动,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传动简单灵活;合理的使用机械传动机构并将传动机构与支撑结构有机结合,并且实现了救生舱位移的精确控制,使系统简单牢固,承载能力强,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尤其是采用可折叠以及防火材料制作救生舱,使救生舱的工作安全、快速、准确,大幅度提高了救援速度。【专利说明】一种高楼救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楼救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里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火灾,救援和逃生问题非常棘手,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现有的失火救援设备有:消防云梯、高空缓降器等。现有的火灾解救援设备存在以下问题:1、高度制约,从救援角度看,消防人员难以通过现有装备,如消防云梯等,达到50米以上的高度实施救援,只能望楼兴叹。2、现有设备安全稳定性差,从逃生角度看,目前国内拥有简易的绳绛高空缓降装置,但因逃生者使用该装置受多种客观因素限制,如下降时自转;操纵困难;或因心里紧张,风速大等因素,导致逃生者使用失败,此外,老幼病残等行动不便者也难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设备。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楼救援系统,以提高火灾救援的及时性与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高楼援救系统,其包括用于设置在楼顶的复合运动机构,其中,复合运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与第四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位于第三固定座、第四固定座后方,其呈方形布局,第一固定座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固定座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三固定座上铰接有第三连接杆,第四固定座上铰接有第四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上端设置有第一悬臂梁,第二连接杆与第四连接杆上端设置有第二悬臂梁;第一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拉杆,第二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悬臂梁上,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的铰接点上设置有第一竖直杆,第一竖直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悬臂梁上;第二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三拉杆,第三拉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四拉杆,第四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悬臂梁上,第三拉杆与第四拉杆的铰接点上设置有第二竖直杆,第二竖直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悬臂梁上;复合运动机构出于伸展状态,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的饺接点、第三拉杆与第四拉杆的铰接点均卡顶在对应楼顶边缘处;第一悬臂梁与第二悬臂梁均伸出楼顶边缘,第一悬臂梁与第二悬臂梁上均设置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折叠式救生舱。 所述的高楼救援系统,其中,上述第三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推杆,第四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二推杆,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均配置有驱动机构。 所述的高楼救援系统,其中,上述折叠式救生舱包括三层折叠式单元,每个折叠式单元包括一底板与四个伸缩杆,四个伸缩杆固定在底板的四角,上一层折叠式单元的底板兼作下一层折叠式单元的顶板;位于最上层的折叠式单元设置有一盖板。 所述的高楼援救系统,其中,上述导轨为钢索。 所述的高楼援救系统,其中,上述复合运动机构与折叠式救生舱配置有一控制中心。 所述的高楼援救系统,其中,上述控制中心包括中央处理器、烟雾探测传感器、火灾报警器、复合运动机构控制模块、延时控制器与折叠式救生舱模块,烟雾探测传感器、火灾报警器、复合运动机构控制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折叠式救生舱模块通过延时控制器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楼救援系统,巧妙的采用了楼顶布设方案,构思新颖,解决了救火过程中攀高难题,救援与逃生工作基本实现自动化控制,报警后只要接通电源即可展开救援行动,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传动简单灵活;合理的使用机械传动机构并将传动机构与支撑结构有机结合,并且实现了救生舱位移的精确控制,使系统简单牢固,承载能力强,展开、收起自如,速度灵活调节,充分运用钢索的数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尤其是采用可折叠以及防火材料制作救生舱,使救生舱的工作安全、快速、准确,大幅度提高了救援速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中复合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高楼救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中控制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楼救援系统,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楼救援系统,如图1与图2所示的,其包括用于设置在楼顶I的复合运动机构2,其中,复合运动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座3、第二固定座4、第三固定座5与第四固定座6,第一固定座3、第二固定座4位于第三固定座5、第四固定座6后方,其呈方形布局,第一固定座3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7,第二固定座4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杆8,第三固定座5上铰接有第三连接杆9,第四固定座6上铰接有第四连接杆10 ;第一连接杆7与第三连接杆9上端设置有第一悬臂梁11,第二连接杆8与第四连接杆10上端设置有第二悬臂梁12 ;第一连接杆7上铰接有第一拉杆13,第一拉杆13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拉杆14,第二拉杆14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悬臂梁11上,第一拉杆13与第二拉杆14的铰接点上设置有第一竖直杆15,第一竖直杆15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悬臂梁11上;第二连接杆8上铰接有第三拉杆16,第三拉杆16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四拉杆17,第四拉杆17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悬臂梁12上,第三拉杆16与第四拉杆17的铰接点上设置有第二竖直杆18,第二竖直杆18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悬臂梁12上;复合运动机构2出于伸展状态,第一拉杆13与第二拉杆14的铰接点、第三拉杆16与第四拉杆17的铰接点均卡顶在对应楼顶I边缘处;第一悬臂梁11与第二悬臂梁12均伸出楼顶I边缘,第一悬臂梁11与第二悬臂梁12上均设置有导轨19,导轨19可以采用钢索等技术形式,导轨19上设置有折叠式救生舱20。 将高楼救援系统的复合运动机构2设置在楼顶I上,平时复合运动机构2处于折叠状态,即平时其置于楼的内侧,通过复合运动机构2可实现自由收放,当意外发生时复合运动机构向楼顶的外侧摆动60度,使折叠式救生舱20正好置于楼顶的外侧,建立一个应急升降平台。复合运动机构的大小是根据高楼的具体尺寸参数来确定的。 而第一悬臂梁11、第一拉杆13、第二拉杆14与第一竖直杆15以及第二悬臂梁12、第三拉杆16、第四拉杆17与第二竖直杆18形成一个三角架,既能限定复合运动机构2的摆动角度又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通过力学分析可以知道复合运动机构2由于有三角架的支撑,使其抗弯强度大幅度增加,并使原来的第一悬臂梁11与第二悬臂梁12的支撑得到了有效的改进。复合运动机构2在选材上采用了钢架结构,使复合运动机构2既坚固又平稳。复合运动机构2可以采用直线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楼救援系统,其包括用于设置在楼顶的复合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复合运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与第四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位于第三固定座、第四固定座后方,其呈方形布局,第一固定座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固定座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三固定座上铰接有第三连接杆,第四固定座上铰接有第四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上端设置有第一悬臂梁,第二连接杆与第四连接杆上端设置有第二悬臂梁;第一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拉杆,第二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悬臂梁上,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的铰接点上设置有第一竖直杆,第一竖直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悬臂梁上;第二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三拉杆,第三拉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四拉杆,第四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悬臂梁上,第三拉杆与第四拉杆的铰接点上设置有第二竖直杆,第二竖直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悬臂梁上;复合运动机构出于伸展状态,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的铰接点、第三拉杆与第四拉杆的铰接点均卡顶在对应楼顶边缘处;第一悬臂梁与第二悬臂梁均伸出楼顶边缘,第一悬臂梁与第二悬臂梁上均设置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折叠式救生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有松杨双辰徐子奇张海馨刘赟刘仲禹赵迎吴倩倩郭微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